首先需要申明的是,我没有看过任何写作方面的书籍;除了小学的作文竞赛班,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写作培训。本文所述的一切方法都是个人经验,未必适合所有作者,大家各取所需即可。
我认为短篇写作的事前准备是最重要的环节,比动笔和修改还重要。如果一篇作品是以脑洞或结构取胜,那么整个构思过程的时间恐怕要远远长于写作时间。之前写《像人》和《像侵》就各花了一个月构思,而动笔和修改的时间不超过一周。当然写得快的作者没这么夸张,但这个时间比例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短篇创作的重头戏到底是哪个步骤。
如果选材不这么特殊,比如拿个人经历或某个热点事件改编,就不用这么费事。但作者在作品主题和详略取舍上还是要在动笔前考虑清楚——你写这篇小说是想表达什么?有什么中心情感和思想?
许多作者喜欢这样回答读者的询问——作品写出来了,如何解读全看读者,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大家不用被这类说法唬住,本人不说不代表没想法。作者有时有明确的创作思想,有时其意图深藏于潜意识,但本人不知道不等于没有,当然也可能有不便明说的原因。
虽说作者写出的一切文字都包含其潜意识的反映,但我不推荐大家稀里糊涂地去写。作为初学者还是应该好好考虑清楚自己的主题再动笔,有意识地去创作每一篇作品,才能快速提高。
通常来说作者先有想要讲述的故事,再去确定主题,也有人围绕一个想要表达的主题去搜集材料并构思故事,全看个人习惯。我属于前者,喜欢先设计情节,再从中挖掘可表达的思想。第二种方法在我看来要更高级,以后也许会慢慢向这个写作方式过渡。
作品主题不一定是一个,可以有多个,也可以包含多个次题。主次之分决定了下笔时的详略区别。比如我的《测爱仪》,两个主题简单明确,就是原生家庭的不幸导致成年后的感情障碍,以及害人不浅的有毒闺蜜情。但文中也触及了重男轻女、影视爱情观、剩女现象、加班文化、道德冷漠、疫情影响、拆迁补偿等多个社会问题——这些次题都以小篇幅带过,但结尾部分必须突出强调真正的主题。
关于如何构思具体情节,初学者通常还是从自己和身边熟人的真实经历起步,根据想表达的主题,对这些素材进行取舍拼接,最后剪辑出一个故事来。对新闻热点进行深度想象和扩展加工也是个好方法,比如康三郎的《一个互联网人之死》就是典型的例子。
所以平时除了阅读,多接触各种人和事(无论在现实中还是网上)对写作也有很大帮助。作者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从各种琐事中梳理出值得一写的故事情节。无论什么体裁,写作拼的都是平时的积累,而不是下笔时的灵光闪现——即便灵光一闪,也是依托于持续不断的积累和思考。毕竟灵感这东西是坐等不来的,那是艺术女神给勤奋精进者的奖励。
说到底,只有日常积累才是最重要的准备工作。这种准备是多方面素质的综合,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一点一滴慢慢来。
故事构思是一个长时间的工作,并非坐在屏幕前完成的。在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作者脑子里时刻都在思考故事情节和设定。因此一旦有什么想法、点子、金句,或者独特的开头结尾等,一定要立刻记录下来,否则眨眼就会忘掉,尤其各种细节灵感真的是转瞬即逝。别等事后忘了之前的想法再哭,那就晚了。
当然最后下笔时,这些点子未必都能用上,有些事后再看会发现很不靠谱。但记下来这个步骤是必须的,也一定要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这是好作者的自我修养。
此外涉及到的各种行业知识和背景文化(如方言等)都需要作者下笔前多多查阅相关资料。资料准备得越充足,成品质感就越厚重和专业,这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有时甚至一个词的使用就能看出作者的功夫。我在写《拥抱》前就对中南美国家的文化习俗和社会正治状况有一点了解,下笔前又搜了不少资料,所以文中才能呈现出令自己满意的背景描写。
故事构思完成之后是结构准备——你想以什么样的叙事方法来表现这个故事?正叙、倒叙、插叙、回忆、对话,还是第三者视角展开?单线、双线还是多线叙事?线形、环形或是链形结构?人称方面如何选择?是否需要转换?如何设置反转和伏笔?这些技巧方面的问题我在《故事or小说》一文中有很多举例,在此不多赘述。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考虑技巧和故事本身的适配性,还有作者本人的习惯和能力。比如《测爱仪》的倒叙溯源结构就和这个故事本身非常匹配。如果作者对技巧有把握的话可以追求别具一格,没把握就用最万能的第一或第三人称单线正叙,能写好也是本事。
创新方面最好小步走,不宜一次用太多,搞不好容易出车祸。试图创新的话,动笔前就得做更多准备。如果想采用某种别致的叙述技巧,最好提前看几篇这类作品,参考一下别人的写法,下笔时好心中有数。
结构确定之后就是文笔方面的准备。不少作者有习惯的文风特色,定型后不好转变,因此不太重视这一步。可我觉得,针对不同的主题和情感,文风也应该和内容相适配才好。好作者的文风在一定程度内是有灵活性的,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整。
我在构思《像侵》时注意到这个问题,因为这篇的风格和结构都跟上一篇《像人》不同,用以往的语言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而且那时看大家的上榜作品比较多,别人的文风对我造成了影响,一下笔就发现不对劲。本来已经把特德·姜的小说看了个遍,但为了纠正文风,我把他的《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又认真读了两三遍才心中有谱,这才终于达到我想要的最平实简洁的叙事风格。
这也是为什么我现在很少看上榜作品了——大家都写得很好,而且风格各异,很容易对成长期的作者造成干扰。我的想法是树立几个崇拜的名家作为标杆,尽量去揣摩他们的思路和风格,再加上作者自己的思考和改进,一步一步,努力去达到甚至超越他们的水平。
当文笔上也觉得心中有数,至此所有的准备都已完成,可以找个好时间动笔了。当然,准备工作需要做到什么地步,取决于作者的天赋和积累、作品题材,还有目标是写出什么水准的作品。对我这种想要攀登高峰的笨鸟来说,就必须在这一阶段下足功夫,否则只会写出令自己羞愧的东西。所以我认为下笔前的准备才是整个短篇创作工程中最重要和最耗时的一环,相当于打地基,而地基的深度决定了成品这座楼能盖起的最大高度。
最后一提的是,不少人初次写短篇故事,往往文思如泉涌,短时间内就写出一篇佳作。这也许是因为有才华,更可能是因为之前的人生阅历已经替你做了充足的准备,完全可以支撑起第一篇甚至头几篇作品,所以首次下笔可能反而是最容易的,我写第一个短篇《时间的漩涡》时就是这种状态。但如果把短篇写作常态化,那这样的情况就会比较少见,大多数时候都需要细致的准备。如果你每篇作品都感觉写得很容易,那只能说明你始终在原地踏步地重复自己。
一直局限于个人经历和所见所闻也不是不可以,但就只能在这个层次徘徊了。好作者迟早都要突破舒适区,学着从零开始虚构一个故事,这才是蜕变的开始。对我来说,这个转变就始于第四个短篇《拥抱》。
综上,创作方法的准备篇已论述完毕。之后会继续发布创作方法的实战篇,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