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时候,可能是我一辈子作息最规律的日子了,每天写完作业很早的睡觉,而那个睡眠是我大学再也不敢奢求的。
深夜睡不着,白天起不来,已经成了习惯。
有天晚上过了零点,我们宿舍刚熄灯,黑暗中舍友突然说了句话。
“天呐,我们都在发光啊。”
我还在看手机公众号的深夜推文,含糊地“嗯?”了一声。
“手机屏幕是亮的,你的床帘和我的床帘都在发光。”
这句话突然让我愣了一下。
以前的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我缠了爸妈很久才给我买了MP3,每天晚上听歌睡觉,脑海中经常会想很多,未来自己会怎样,会遇到什么人,会不会有钱,会不会好看,然后脑海中的电视剧演完了也睡着了。
那时候我真的坚信未来一定会发光的。
大学,我每天晚上脑子空空,什么也不想想,觉得现在已经很难过了,晚上就放肆一下吧。刷着手机,发光的是手机屏幕。
下面是4个朋友给我讲过的他们关于光的故事,我选了几个印象深刻的:
@大柯
“宿舍台灯的光,变成了电脑游戏的光”
那个时候我们刚进大学,4人间,宿舍亮堂,每个人都怀揣着梦想,准备好在大学大展拳脚。每个人的桌子干干净净,课桌前贴着每天的计划,早上按时起床。
睡对床的兄弟每天早出晚归,在读书馆待到闭馆,刚进大学的时候他就对我们说他到时候一定要争取到保研的机会。
我们宿舍其他的人那时候干劲也很足,他起床的时候也和他一起起,从不逃课,晚上宿舍里安安静静的,大家都在看书。
可能是那时候不熟,大家面上也矜持,看你不说话我也不说话了。后来熟了起来,大家就开始约着吃烧烤,说骚话,喝酒打球,喝得晚了第二天就不去上课了。那时候觉得还挺爽的,觉得那才是真正自由的大学生活。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男生迷上游戏之后真的不是盖的。买了电脑之后宿舍一个人率先玩起绝地求生,带着我们哥几个都开始玩了。
到了后面我一回到宿舍就被舍友呦呵着一起去打游戏,那个对床的男生本来还和我们打几把,后来就不打了,每天自己去图书馆,吃饭走路也渐渐不和我们一起了。
宿舍里有个性子直的,对那个男生说:“你别太不合群了,搞得我们和欺负人一样。”
那哥们什么也没说,依然独来独往,后来没过多久他就搬出去了。后来我们在校榜上看到那个男生拿了一等奖学金。
他走了之后,我们宿舍的光三年都没有熄灭过,只是从台灯的光变成了电脑游戏的光。
@夏洛克
“月光伴我。”
我从小是奶奶带大的,奶奶家住在农村,房前是葡萄架和菜田,后面是玉米地,院子里养了猪和很多小鸡。
那里简直是我小时候的天堂,数不清的乐趣,在那里总觉得时间过得很慢,那里的每一天都是无忧无虑的。
晚上和奶奶一起睡,那间房子窗户很大,月光透进来洒在地板上,窗外寂静。
夜已深,奶奶的收音机还响着叶文老师清亮的声音,呼吸声伴着外面知了的声音,是夏天的记忆。
半夜我想上厕所但是胆很小,很怕黑,奶奶睡得很轻,每次我摇摇她,她就缓缓醒了。
“奶奶陪我上一下厕所吧,我害怕。”
小时候的我真的很烦人,可她从来没有怨言,大半夜起身陪我到院子外的茅房上厕所,外面的月光很亮,勾勒出一大一小两个影子。
那时候总觉得那种陪伴是一种永恒的东西,是不会消失的。但有一天奶奶突然向我说了告别,无声无息。
我就变成了一个人睡,也一个人上厕所,不变的是月光依旧还在,只不过影子少了一个人的。
我想,如果永恒只有一次的话,在那个时候,那个她还在我身边熟睡的深夜用掉就好了。
@斯薇明
“那年一起看看烟花的人,已经死了。”
我和他是在大学时候认识的,他追的我,我刚好也很喜欢他,他幽默又开朗的,正好填补了我沉闷的个性,带给那时候的我太多光亮。
我们每天都在一起,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吃饭散步。
一起去过好几个城市,也一起跨了3年的年。
记得大学最后一年,我们两在重庆的解放碑跨年。那里人山人海,在人潮汹涌中他紧紧抓着我的手,刚好零点了,烟花绽放,光晕映在我们脸上,更映得他的眸子亮晶晶的。
我爱死了那一刻,周围的欢呼声汹涌,可我的全世界只有他和烟花。
到了见父母的时期我们遇到了困难,他的父母不想他找一个外地的女生,而我一直坚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都是可以克服的。所以当他毕业后继续读书,我就选择了开始早早找工作,为我们以后的生活打拼。
毕业之后我们开始异地了,我每逢周末就坐长长的火车去找他。
可能是异地太久,后来他的热情越来越淡,每天的问候慢慢就变成了几句嗯,啊,哦的寒暄。直到我有天没有提前告知他我要去,想给他个惊喜的时候,正好撞见他和一个女生手挽手散步。
那一刻我的心凉得彻底,连眼泪都流不出来,我在路灯下远远的看着他们越走越远,路灯下我的影子显得那么卑微。
看过了那么多年烟花的人最后还是走散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放过烟花,也避免去看,那年烟花在我心里留下的刹那光景,连带着那个人一起,已经变成了灰烬。
@端木
“没有人看春节联欢晚会,大家都在看手机。”
原来过年的时候家里人都十分兴奋,过年对于老百姓就像一种仪式一样,要买新的衣服,新的鞋子,新的一切,除旧迎新。
现在生活变好了,新衣服新鞋子不用一定要过年才能买,好吃的随时想吃都可以买到。
可能唯一不变的就是团聚了。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听有标准过年气氛的歌曲,唠唠嗑,说说话,一起度过这样的一年又一年。
但我总觉得这几年还是变了一些,连过年都变得“高科技”了一些。现实版的红包和红票子都可以用一个红包样式的像素图像代替,里面数字存进零钱里,代表你收了红包,也接受了这份电子祝福。想起小时候的红包是真的红包,一叠票子拿在手里厚厚的,每天点钱100遍,得自己像个暴发户。
每到群发的拜年短信一堆,还没来得及和身边人说一句“新年快乐。”,就先忙着回复手机上的祝福消息了。
现在过年,不会用手机的爷爷奶奶就坐在那里看我们不停的打字拍照,他们们的内心可能和一年才准备一次的联欢晚会发现自己没有人看的心情一样。
不知什么时候起,电视里联欢晚会的红光变成了大家照在脸上的手白色的光。
光它变了好像又没变,一直在变的其实是我们罢了。
你有什么故事是关于光的呢?我也想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