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曾国藩传
【作者】张宏杰
【主题】: 曾国藩的功绩
一提到曾国藩,无论是在他那个年代,还是在现代,首先是他所创立的军功:平定太平天国、平定捻军起义,恢复江南经济,以及开创洋务运动。
以怎样的阶级立场去看待曾国藩的军功,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如果单单从做事,做项目的角度来看和分析曾国藩的军功,却能够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启示。
001 战略眼光的读书人
无疑,曾国藩终其一生,其战略眼光都是宏大的。这才是决定了他最终“军功盖世”的历史格局。
平定太平天国,当时的主流战略方向有两个。
第一个方向是以咸丰皇帝为代表的正规军战略方向。这个方向是首先针对南京,先用江北、江南两座大营困住南京,先把南京攻破,在逐步剿灭长江中上游的太平军。这叫“斩根除枝”计划。这个战略的立足点是“保皇上,保北京,不扩散”。
有意思的是,太平军的战略,是先夺取南京,接着夺取江南富庶之地作为总根据地,再伺机北上。
咸丰和洪秀全虽然是死对头,但是两人在战略上却有着共性:那就是贪图享受,怕吃苦,总想着一劳永逸。结果两个人一旦陷入舒适区,就都拔不出来的这种特性。他们俩的战略都是:“奋斗—享受—再奋斗”这种小商人思维。
曾国藩不太一样,他讲究的是“稳扎稳打”,讲究的是基础功夫做扎实,一步一个脚印。他的战略主张是从长江中上游慢慢滴向南京挤压。攻占武昌、九江、安庆,最后是南京。把前面几个解决了,南京的主要物资供应渠道、兵源渠道截止,长江交通便利这个优势条件没有,南京变成孤城。曾国藩是“先苦干,后收获”的农民朴素思维。
事实证明,最后曾国藩赢了。咸丰帝想一劳永逸,但是他的正规部队早已经腐败透底,没有战斗力。他的部下也是秉着“贪图享乐”这个基本点,不团结、不协作,互相掣肘,相互争功避苦这样的合作方式。所以咸丰的战略,没有可以帮他实施团队,他的团队比竞争对手的团队弱,注定了当他和竞争对手用一个样的战略争锋相对时,他只能是竞争失败。
太平军拥有的是超强的战斗力,超机动的灵活性,打的是运动战。江北、江南大营相继被太平军破,咸丰的皇家正规军被彻底打败。但是碰到了曾国藩的湘军,碰到了这种“农民工先修工事后打仗”的打法,碰到了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的一根筋战术,在灵活的战法也施展不开。最后的结局,果然依着曾国藩的计划,最终终结于南京。
之后,无论是曾国藩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判断,还是对于清剿捻军的战略,对于创办安庆机械局、江南制造局开展洋务运动的战略,对于委派赴美留学生开启思想启蒙运动的战略,乃至于对于大清未来寿命的预判,都彰显出曾国藩过人的战略眼光。
如果非要评点曾国藩的优点,除了他自豪的“倔强”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他战略上的过人之处。他的战略思考,几乎都是对的。这一方面得益于他广泛的阅读,也得益于他培养了一大群人才,这些人才形成了他形成正确战略的智囊团。最根本的,更得益于他对于知识、对于未知世界的开放态度。曾国藩自始至终,都是以一个读书人自居。对于知识、对于他所不懂的未知世界,都保持一种谦虚的好奇状态,终其一生都是以一个学生的态度。
所以说好学+谦逊,才是一个人形成一个大战略、大格局的必要条件,这一点,值得每一个人借鉴。
002 扎实的“行动派”
曾国藩的这个扎实体现在两点,一是对自己要求扎实,二对项目完成扎实。
对自己要求扎实,体现在他的名言:“结硬寨”上。
曾国藩响应朝廷号召,在家乡举办团练,招兵练兵,清缴土匪。重点训练自己的水师,打造专门的战船(太平军都是临时征用民间船舶,虽然数量众多,但没有专业性),配备西洋大炮(太平军不具备这个武器优势)。不惜重金,不余遗力。
湖北局势紧张时,咸丰皇帝数次命令曾国藩率兵救援,都被曾国藩拒绝。理由是兵没有练成,战船没有建好,西洋大炮没有购置完备。咸丰皇帝很不高兴,屡次写信骂他,说他沽名钓誉,属于吹牛皮之人(曾国藩早年给咸丰写过批评意见,这一次被咸丰原样借用),还说了很多很刻薄的话,曾国藩就是不听,依旧练兵不动。
湖北被攻破,自己的好友兵败身亡, 曾国藩还是不出兵。他很清楚,拿着这些没有训练好的湘军上战场,就是去当炮灰。拿着没有西洋大炮的战船去出战,一碰就会被击垮。后面证明他的这个思路是对的,曾国藩第一次出战,自己这一路惨败,逼得已经跳了水,被手下救上来。另一路他的主力,却取得了湘潭大捷,这是清朝第一次大规模打败太平军,咸丰皇帝自己都不相信这是事实,曾国藩靠的就是一年多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硬功夫。
曾国藩的“结硬寨”,最佳落实者是他的兄弟曾国荃。曾国荃每到一处,必深挖沟,高筑墙。曾国荃的队伍,大部分的工作是战场基建农民工,挖战壕,挖工事永远是第一名。这份倔强搞得以运动战擅长的太平军对付湘军毫无办法。攻又攻不下,引又引不出。只能任凭他们一个一个地拔营夺寨。
对于项目的扎实完成,就是曾国藩另一个名言:“打呆仗”。湘军基本上都是以静制动,等着别人来打他,他要么围点打援,要么借助工事死扛硬顶。没有别的技巧,没有太多的谋略。书中写到,曾国藩打仗,每场仗打完了以后,战场的地理地貌,都因为湘军挖战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弟弟曾国荃打呆仗也是出了名的。攻打南京,曾国荃两年功夫,挖了几十条地道。一一被李秀成识解。他就再挖一个,不行再挖一个。就靠着这股呆劲,终于给他挖通了一条到了南京城墙下。埋上炸药,一生巨响,把坚固的南京城轰出一个缺口,以此缺口,湘军攻入了已经饥饿疲惫不堪的南京。
所以说,曾国藩做项目,没有任何技巧,就是一步一步步骤地按照计划执行。完完全全地执行,让无论是自己的对手还是自己的合作伙伴,都按照计划来,跟着节奏走,最终把项目完成。
曾国藩是彻头彻尾的行动派。
003 与人合作
曾国藩,是一位善于与人合作之人。
《曾国藩传》传里面,把曾和明朝的清官,海瑞做了一番比较。
两个人的共同点,都是骨子里面都坚守中国的儒家文化价值观(我自己发现我自己也越来越倾向于这一点)。
而不同点在于,海瑞更加倾向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在自己周边下功夫。把自己头到脚,从里到外,都变成一个完美的“圣人”,同时也要求自己的旁人也都要变成“圣贤”,书里说他有点“自虐和自残”倾向。所以他这么一个人,到最后,周边一个支持他的同僚和同事都没有,一个战友都没有。虽然他成就了自己“清廉”的名声,但是真正的并没有做成什么有用的事。他热衷于把自己变成一个儒家的“神”,老百姓也愿意把他供奉成“神一样的官”,他求的是名。(此为书中观点,这里不具体展开讨论),对于求一个好名声的海瑞而言,他的“不合作”,是出了名的。
而曾国藩则遵从“外圆内方”的处理人际关系。
内方,在于他对自己,对于自己的直系家属要求很严。他遵守儒家的“耕读传家”的思想,要求自己和家属勤勉,对于子女的读书,抓得很紧,后代出了不少人才。
外圆则在于他对朋友很慷慨。不同于当时的官宦之家的幕僚,在曾国藩手下干活的人有1~200人之多。这些人都是当地的读书人,或者有理想有抱负得不到施展,或者是生活有困难得不到用处。曾国藩最大的一个乐趣,就是当老师。他的幕僚圈子,更像一个学校。挑选胆子大的,外派去打仗。挑选胆子小的,留着校撰书籍。据说有一个人,写字写得又快又好还没有错别字,曾国藩把这个人当成了“奏折打印机”。后面他的人才库里面,出了很多巡抚、总督级的人物。
曾国藩用人观点,尤其是在他蛰伏两年,再度出山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不再严格以儒家的标准要求他人,而是更多地考虑他人的利益。他很明白,时代潮流就是这个样子,如果以过去儒家思想去要求,不仅不切实际,而且基本上没几个人做得到。但是如果让这些人以自己的利益和自己的项目挂钩,这些人往往能舍出性命,拼命努力。
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自己的弟弟曾国荃。曾国荃及其属下打仗,没有多少思想和远大抱负,他们的利益是他们行动的指南。曾国荃自己评价自己:“挥金如土,杀人如麻!”曾国藩作为大哥,对此也是基本上无可奈何——因为这个兄弟执行力实在是太强大了。曾国藩对整个湘军能做到“动如臂手”,利益,是中间最重要的纽带。虽然曾国藩终其一生,对周边的人反反复复地灌输儒家文化,但是他很清楚,利益驱动,才是湘军凶悍和骁勇的根本。
所以,到了最后,曾国藩裁撤湘军,自剪羽翼,让自己的属下在得到了战争的好处之后,就自行断了他们的“打仗发财”的路子。这个举措也是防止湘军进一步膨胀下去的趋势。真的到了湘军扩展到全国,就如同袁世凯的北洋军扩展到大半个中国一样,搞到最后,曾国藩也不一定有办法能节制,还不如见好就收得好。
恰恰是这一点,深得北京最高权力机构的赏识,不但保住了包括曾国藩及其十几万湘军的性命和既得利益,还让曾国藩得以善终。
与人合作,以诚相待(曾国藩后期,对待洋人的基本外交政策,竟然也是以诚相待,这在当时,非常具有超前意识和远见卓识),保证他人利益,这是曾国藩领导力很高明的地方。
对自己的利益,自己集团的利益有很清楚的认识,适当时机,能舍弃一些巨大利益的诱惑,这是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最高明的地方。一般能做到他那个地位的人,很少能够有人全身而退,曾国藩时主动意识到并且真正能做到的为数不多人。
从项目管理上来看,曾国藩是一个很不错的项目策划、执行和管理者。同时,他也很清楚自己的最大利益与和统治者利益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