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顾师《道德经》第五章的讲解,对于道的体会更亲近了。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顾师说这里的“不”字不仅仅是否定,还有超越的含义,这对于一个初学道德经的人来说用来解读道德经文义是非常受用的。仁是儒家非常崇尚的品质,是对待他人亲爱、仁爱的状态。而这种仁并没有超越二分对立的状态,它是有偏狭、偏私的。所以我们对于某些人亲爱,对于某些人会厌恶。“天地不仁”就是天地超越了仁与不仁的二分对立,天地是没有仁的特性的、因为它没有私心,没有偏向,更没有“我和我所”的。那天地是什么?它已经超越了对于一般人而言的喜好和厌恶,它所呈现出来的品质就是“道”,或者是“真心”、是“佛性”、是“实相”。“刍狗”是古时候人们用草扎的狗,拿来祭祀用的,用完之后就被人们丢弃了,因为人们知道刍狗是假的狗,用过之后可能被丢在地上随意踩踏、最后被焚烧。天地也是这样,春夏秋冬,生生灭灭,轮回不息。因为它超越了仁与不仁的二分对立,把万物当作刍狗一样对待,不会产生特别的喜好和厌恶。圣人和天地有着相同的品质,是体道、证道、与道融为一体的人,也超越了仁与不仁的二分对立,把百姓当作刍狗一样对待,也不会产生特别的喜好和厌恶。
在这里再说说关于“刍狗”一词的个人看法:刍狗是用草扎成的狗,它的本质还是草,草还可以做成稻草人、鸟巢或者其他用途。对于草本身而言,草当然不会对刍狗有特别的偏爱,因为刍狗只是草的载体。这就像是一个比喻,同样的,万物都是由道演化出来的,它的本质是道。道对于万物也不会有特别的偏爱,因为万物只是道的载体。所以天地对待万物就像草对待刍狗一样,本质上是平等心,没有任何仁与不仁的偏私之情。百姓也一样,也是由道演化出来的万物之一,道对于百姓当然也不会有特别的偏爱,圣人已经与道融为一体,具有道的品质,因此圣人对待百姓就像道对待万物、就像草对待刍狗一样,本质上是平等心,没有任何仁与不仁的偏私之情。
最后,在诵读道德经观心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两句话来反观一下自己。我们通过诵读法在向内观照念头生灭的时候是否还有能所的二分对立,对于念头的觉察,我们要超越二分法,只是看着它,就像草对待刍狗、天地对待万物、圣人对待百姓一样,不要被刍狗、万物、百姓、念头的这些表象所欺骗了,它们只是道的载体、影像,并非真实、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