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常常说起,以往杭州人和萧山人见面,是怎么互相看不顺眼。虽说语言分化大体上是因为一条钱塘江的缘故,比如说老底子的杭州人说你,都是说侬,而我们这边就说嗯(一般人还说不出来,由此所谓的吴侬软语也常常被人讽刺为鴃舌鸟语)。然而大概是杭州先发展的缘故,龙井、丝绸、刀剑、团扇,这些许东西如今不仅成了杭州的产业标志更是成了一大文化特色,而萧山当时有什么,有的就是除了名的萝卜干。其实要说萧山的文化倒和绍兴还有些近,总之印象中是如此,大家都会出产些小零食,比如绍兴有茴香豆和老酒,萧山有萝卜干,大体上都是下酒的东西。
所以杭州人以往都拿这个来说事,当然现在滨江这边也发展了,成了发展重点区域,由此有钱人也多了起来,有人也笑称现在杭州人提起萧山就是萧山老板了,不过这些都是如今人们茶余饭后的打趣话了。自从滨江区被划归到杭州市,萧山如今也变成了杭州的一个区,大家都被圈定在一个城市里,因此这些话题也渐渐成了过去。
小时候的印象中,我们总是自以为是萧山人,但是也不是,我们在杭州市的对岸,我们也在萧山市的边缘,我们就像一群自由生长的边民,任其选择归属。有的因为治安问题而搬到杭州城区,有的因为未来发展而搬到滨江,这块杭州和萧山的交接地至始至终都是人来人往,而也总有那么一些人在此地生长,并生活了一代又一代。
我们家显然就是其中一个,当时在我们的印象中,真正的萧山人呢有些不修边幅,甚至土里土气,而杭州人呢又有些装腔作势,有些还油头粉面。当然除了这两个地方,我们还会提提上海,上海离我们很近,虽然我们从未在那里居住过,但是它给我们印象却格外的亲切,它就像一个邻家小院,我们虽然不常去,但是我们知道想什么时候去,都什么时候去,何况我们也听得懂他们的话语。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一起去上海做调研,晚上走在浦东区某条街上,当时一对上海母子在对话,儿子显然已经三十多了,正在不耐烦地和母亲将自家房价的事情,我就坐在旁边,母亲不好意思地看了看我,对着儿子说,有人听见的,还是不要说了。然而那儿子很自豪地说了一句,这呶,木关系的,话语他们又听弗懂。然后我看了那男人一眼,然后没有揭穿他这种自得其乐的骄傲。上海人在我们印象中似乎就仿佛那些蹲挤破旧小公寓里面的金丝眼镜男,有些小气又有些刁钻,而且还有莫名来由的自豪,而我们那时候住着宽敞的屋子,还能去城区看看西湖风景,莫不是惬意的,因此我们还要骄傲。
或许长大之后,在同龄人对于大城市的崇敬感染下,慢慢地也体味到了这些灯红酒绿的玻璃森林的味道,北京、上海、深圳,本地人或许会住在相对宽敞的地方,倒是许多渴望拼搏出事业的外来者会挤在一个小租房,迫切地想去遇见自己的机遇、贵人和爱情,他们或许能日进斗金,他们也同样学会了挥霍,可以躲在一个角落吃泡面和饼干度日,也会出入奢侈品商场大肆购物。
然而在我印象中,上海却至始至终给我的却是另一种印象。这故事就要从我徐娜大姑说起了。小时候阿公家的两个孩子都是极棒的,一个是纪元阿伯,一个就是徐娜大姑,大姑在我很小的时候还在滨江,之后就一直外出工作。在我印象中都是我所在这个地方一直都是充斥的外来者,而大姑去上海工作也并非像现在那些年轻人一样被赋予一种崇高的意味在。
上海就是一个有着好玩的科技馆和破旧街巷的地方,新科技在那里萌芽,而老上海们就在破旧的街头巷尾说着闲话。或许是太相近的缘故,那些别致的小洋楼我们这里也有,只不过那里的更陈旧一些,要说那些灯火辉煌和华丽的玻璃大厦,那个时候杭州确实还没有,但是我一直以为就杭州发展而言,本来就青山绿水环绕,不妨青石小路,粉墙黛瓦,又何必盲目装修些西方的物什来破坏本身的美感呢。
那个时候大姑一直在上海工作,我也时常见不到她,但是从她的字迹和偶尔的见面中,她更像一位独立而时尚的大姐姐,一直保持着优秀的姿态,我以为我们家里的这些人,男生大多是要以纪元阿伯为榜样的,女生的话,大姑就是榜样。
第一次去上海的时候,还小,妈妈带着表哥和我一起去的。当时的印象已经有些模糊了,还记得我和表哥玩了一些科技馆里的真人虚拟游戏,上海当时在这个方面就做得很前卫了。而晚上玩累了,然后就到大姑的公寓去睡。我记得大姑当时似乎也是合租,总是如今想来真是有些不太好意思。整个房间似乎是复式结构,因为我和表哥晚上占了二楼,大姑他们是怎么睡了,模模糊糊也记不清了。总觉得这样的房间干干净净的,像是旅舍。
那个时候也不知道外滩,只是看到了对面的东方明珠塔,匆匆走过了场,就回到了家,不知道是因为当时母亲走穴式的旅行方式还是我还小的缘故,总之小时候对于上海的印象除了这些也没有别的什么。直到后来一次次再来到上海,再走过外滩,再走过徐家汇,再走过东方明珠塔,再走过那些老旧的小巷,或许才慢慢构成了今天对于上海的印象。
然后上海于我们而言,依旧是一个落英缤纷的小院,我们去那里,不会感到陌生,也不会察觉膈膜,不会有那种崇高的形式感,更不会有那种强烈的消费欲望。我以为现在的人们大概都是被去大城市奋斗的标语给蛊惑了,所谓一个大城市,给你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博大的胸怀,让你珍惜已然拥有的东西而不是对于徒增对过去的鄙夷和厌弃,它给你更多的机会是让你懂得把握,给你更多诱惑是让你懂得自持,给你更多繁华是让你不忘星辰,给你更多起伏是让你脚踏现实。
上海,它就是上海,它或许会让更多的人迷失自己,但是我想一直在它身边的人们一定看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