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惯例,周末全家人睡懒觉,一律自然醒!这大手笔。
睡得正香,宝宝过来告诉我她今天的安排:先写作业,再上舞蹈课,再去姑姑家……摸摸了她乖乖的小脑袋,翻个身接着睡。
然后迷迷糊糊听到一阵哭声,夹杂着爸爸的呵斥声。
不想第一时间过去,先听了一会儿,判断下情况。
“你这么着急干什么?我讲得一点儿都没听进去!”
“我听不懂!”
“什么听不懂?就想赶紧知道答案,这是为做题而做题!有什么用!”
“哼!我去找妈妈!”
哐当!甩门,哐当!开门,把自己摔我床上了。
“爸爸一点儿耐心都没有!”哭得好伤心,“我不做了!”
让她哭了一会儿。
哭声渐弱,还是埋头趴着。
“好了,宝贝,你是太着急了。”
“可是我真的听不懂爸爸讲的啊。”
“只要你认真听,不会听不懂的,爸爸想让你以后碰到类似的题都会做,而不是就会做这一道题,光赶时间有什么用?”
“才不是!爸爸就爱训我!”又开始哇哇大哭。
“宝贝,爸爸不会平白无故训你。他是看你着急才着急的,你做题老想赶紧把答案写上,这是不行的,如果爸爸只告诉你答案,那很简单,可下次你再做同样的题目还是不会,而考试的时候没人在你身边提醒你,你只能靠自己。分数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只想得一百,爸爸妈妈帮你做就可以,每次都能得一百。那有什么意义呢?关键你得真正会。”
“哼!”看来不光爸爸的话听不进去,妈妈的也一样。
“你嫌爸爸没有耐心,可是你的耐心呢?我也没有看到。如果你还是这样的话,我跟爸爸站在一边。”
“站一边就站一边!我不理你们了!”爬起来跑另一间屋,又是哐当一声。
懒觉被迫结束。
我爬起来,洗漱完把粥煮上,然后才去敲她的门,尽量柔声说:“宝贝,把门打开。”
“干嘛呀?”她的语气倒也没那么冲了。
“先打开门。”
开了。
“我们来解决问题。把自己关屋里、趴床上哭、不理人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还是抽抽搭搭的。我把她抱起来。
“把作业拿过来,妈妈跟你一起。”
是数学一起作业,每道题都有时间限制,怪不得她着急。情急之下,还不忘按退出键,给自己留了补做的余地。看来宝贝还挺细心的,没有不管不顾。
不由心里给她点了个赞。
给我拿来纸和笔,开始吧。
引发冲突的题目是这样的:
一张方桌坐八个人(一副图画,桌子有四个面,每个面坐了两个人。)
问题一:两张桌子可以坐几人?
问题二:两张桌子拼在一起可以坐几人?
问题三:三张桌子拼在一起可以坐几人?
第一道很容易,2×8=16人;
第二道也不难,画了连在一起的俩桌子,两条边消失了,数了数6条边,2×6=12人;
第三道麻烦点,画三张连在一起的桌子,四条边消失了,还有8条边,2×8=16人,跟第一道的结果一样。
填好数,点击发送,回答正确!
二年级上学期的数学题已经初见刁钻(老觉得这个“钻”不对,查过发现是对的,多音字,zuan,阴平,去声。可还是觉得不对,再仔细看看,看啊看啊,然后这个字就快不认识了,这有个专业术语叫:语字饱和现象中的字形饱和现象)端倪,可毕竟才二年级,就算学中文、思政的文科生脑袋的我也能解决绝大部分(不敢说全部)。
这道题答案不会错,可规律一定有,简单算法也一定有,刚才爸爸讲的就应该是。我估摸着还得快点让宝宝解开刚才的疙瘩。
一起作业全部完成。我让她翻出这道题,再看一遍,这次她给我讲的。“妈妈,我已经明白怎么做了。”还是靠数数做的。
“宝贝,咱们这么做没有错,可是是笨笨的办法,我们去找爸爸,听听的做法好吗?”
“好。”没有一点儿不情愿就拉着我的手去了。
爸爸趴在床上看手机。
抬头看看我,“爸爸还在生气。”
“不会的,爸爸哪有那么小气。”
看到我们过去,爸爸坐起来接过去宝宝递过去的纸和笔,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很大度。
“我们要听听你讲这道题。”
然后爸爸很有耐心的给我们讲解,有两种不同的解法,而且是不用数数的,以后碰到类似的题目,就算一百张桌子一千张桌子拼起来也有固定算法了。
宝宝学会了,她好开心。
为了不犯同样“只会做这一道题,而不是会做同类型的所有的题”的错误,我想让宝宝想明白“遇到问题时,爸爸或妈妈要有耐心,宝宝也要有耐心。这期间有什么想法要直接提出来,大家商量,而不是发脾气或大哭。”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都应该这样解决。
“以后爸爸给你讲过的难题咱俩一起听,如果妈妈没听懂,你就再给妈妈讲,直到我听懂了为止,可以吗?”
“嗯!”最喜欢当小老师了。
什么是互相理解?我理解的“理解”是一定程度上的感同身受。
做爸爸妈妈觉得累,做一次女儿试试?做老师觉得累,做学生试试?不要靠想象,以前怎样怎样,也知道那只是“以前”了。现在的孩子是全新的孩子,家长也是“孩子已经长这么大了的全新的你”。如果所谓权威会影响到对孩子的体谅,那这种简单粗暴的权威不要也罢。
每个人都想要尊重,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对待自己的时候多点儿耐心。
想让别人怎么对自己,自己就先那么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