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太上感应篇》是中国历史上最受尊崇的善书之一,凡能看到本书的,都是有福之人。若能接连不断读完,牢记心中,有能付诸行动,那就是大福之人。人生在世,若不能见此书中之王,就可能长劫沉沦,没有办法出离苦海,那将会是一个人天大的不幸。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句话作为《太上感应篇》核心要旨贯穿于全文。读懂了这一句话,这本书你就读懂了一大半。
01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这句话说的是福祸没有谁能够主宰,实际上只是人心自己招来的罢了。
这一说这句话是一条真理,正如《易经》所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从小处来讲是凶吉,从大处来说是祸福。“无门”就是说没有一定的窍门。一个人要想趋吉避凶是没有什么窍门可言的,为什么?因为都是人自己招来的,一切唯心造,自作自受。
天地自然是大公无私的,你需要什么他就给你什么,但当人心存恶念时,天地自然也会给他惩罚。正如庄子所言:“因物付物,任万物自用”,根据万物所需,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就像太阳普照大地一样,一切众生都可以各取所需。
因此,得祸得福,本就没任何窍门,所有祸福都是人心自招。
02
善恶只在一念之间
人的一念还没有生起时,此心清净,如同虚空没有一点尘土,为什么突然有了善恶呢?只因为这当下一念才动,所向为好事就是善,所向为坏事就是恶。刚开始只不过是起一个念头罢了,只因起这个念头就驱使人去做这个事,等到后来日积月累,就有善人恶人的分别了。
得祸得福,都决定在其念的时候。因此,太上开口就说“无门”,说“自召”。让人时刻谨慎观察自己当下一念是什么,这起念之初,加紧提高警惕。
所谓觉悟,就是善于内观反省,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人心善恶,莫不都有苗头。当起一念时就马上观照,就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易经》说:“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说的就是一个行动的苗头,即起心动念。虽然还没有行动,但是这个行动的吉凶就预先显示出来了。在这个起心动念的地方看得破,做得主,自然就欲望消除,天理保全,一切行动都会与吉祥相会。
如果念头相反,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天地悬隔了!
03
是福是祸,关键看你能不能读懂这一点
是福是祸并没有明确界限,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宋朝时候,有一位高僧名叫灵源禅师,他对程颐说:“祸能生福,福能生祸”
为什么祸能生福呢?因为人处在危难之时,心中迫切想要平安,更深切地追求走向平安的真理,为了离开危境,他尤其能够做事谨慎,心存敬畏。
那为什么福能生祸呢?因为人处于安乐时,就会放纵自己奢侈的念头,无所顾忌,骄奢懈怠,因为环境的影响,尤其轻率随便,态度也会变的傲慢无礼。
保持一颗平和之心,静心观照,心存正念,一切妄想自然退让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