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柳氏宗祠汇

柳氏民居


柳氏民居,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西文兴村,是为唐代大诗人柳宗元的后人------祖籍沁水的陕西华昌府通判柳遇春修建的故居。创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院中一石牌坊迎风板上尚存有楷书题迹:“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冬十月立。”从现存民居建筑形制、风格上看,清代屡有修葺、增建。

建筑坐北朝南,南北长84米,东西宽48米,占地面积4032平方米,总计房屋114间。院落分为两组,以东西走向的村中街道为中线,南北两侧并列两院。原建筑有13座院落,现仅存4座。除两座石牌坊为明代所建,其余皆为清代建筑。

民居平面布局分单进、两进,建筑形制多为悬山和硬山式。以村中街道划分,南北两面对称分布,建筑布局紧凑。南院后墙以东西为轴线,建过街楼。各院门额以楷书题院名,四院均为封闭型四合院。保存完整并具有代表性的院落是“司马第院”,坐北朝南,两进四合院,中轴线上依次有倒座、正房、上房。前后院东西两侧各建有厢房,硬山式屋顶,院门位于东南角,单开板门一道。正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二层楼阁式。下层设楼板,东次间设楼梯可达上层。其余院落中上房、正房等形式相同,同为一个时期遗物。

院内两座石牌坊,青石筑成,二柱单楼悬山式。迎风板两块。一坊题“丹桂传芳”,一坊题“青云楼武”。有明嘉靖二十九年修建题记。

2006年05月25日,柳氏民居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简介

大唐文兴柳宗元遗族世居——柳氏民居历史文化旅游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西文兴村,太行、王屋、中条三山环抱,为国家4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永乐四年,柳宗元遗族耕读发家,始造河东柳氏府邸一进十三院,占地三万多平米,是中国目前唯一以同祖血缘世代聚居的原始古村落。古民居建筑工艺高超,风格独特,融明清建筑艺术精华为一体,集南北建筑风格于一身,同时异常巧妙地将皇宫建筑工艺运用到民间,真实地记载了中国百世书香文人做官的历史,深刻地揭示了明代“官而商”到清代”商而官”的社会发展史,实为中华古民居建筑艺术之绝品。

这里现存的元宝耳石狮、一品青莲节节高砖雕、明四意暗八仙木雕堪称海内孤品。中国著名理学家朱熹、一代“心学”宗师王阳明、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毛泽东主席书法的启蒙远师方元焕、唐代画圣吴道子等历代大家留下的书画碑刻真迹,在世界上更是极为罕见。


柳氏民居,位于(太)行(王)屋,历山腹地的沁水县西文兴村。这里群山环抱,峰峦叠嶂。出自太行地,北有鹿台(山)蟠回,高出诸峰,曰:鹿台挺秀;南应王屋,驰奔云矗,倚空向出者,千峰碧苍翠,曰:行屋拱翠;东曲陇鳞,下临大涧,曰:三台左抱;西山隆沃,壮似行而复顾,曰:九冈右环;吾柳氏族世居之。(《一房山记》)。西文兴村是一座始自唐末,河东柳氏世家以血缘聚居的千年古村落遗存。如今,该村仍居住着56户人家,220余口人,几乎全为柳姓一族。柳姓人家世守祖训,勿宣门庭,祖祖辈辈生活在祖上遗留下来的高门大户,深宅大院里,世代繁衍生息。且族人岁齿清晰,长幼有序,字讳有章,家规不乱,世代传承。


近几年来,这个神奇的河东柳氏世代以血缘聚居的千年古村落,引起了众多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的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清华大学文物与古建研究院、国家文物局、国家建设部、中国柳宗元研究会、山西社科院家谱研究中心等专家学者纷至沓来西文兴古村落对《柳氏宗支图》碑,《河东遗训》《柳氏族谱》以及柳氏墓碑、铭文、家训、门匾题刻等金石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探古考证,同时对柳氏谱系名讳进行了科学的考证,得出了一个惊人的历史性结论:“唐末,始祖自河东徙沁(水)历(山)”(《柳氏宗支图》碑),迄今生活在西文兴古村落深宅大院里的200余口柳氏村民,竟然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一脉同宗后裔。而且柳氏族人世世代代恪守祖训:“耒读为本,族产勿分,合族聚居,勿宣门庭,以为文人大(谐音:待)兴者”(《河东遗训》),世代传承。

曾经显赫历史的河东世家柳氏名门后人仍扎根于山西故土。而被中国柳学界苦苦寻求的柳宗元后裔居然千年举族隐居在(太)行(王)屋深山,历山腹地的山西沁水西文兴终被发现。这一重大的历史性发现,即刻引起了轰动,为中国柳宗元研究填补了历史空白,为传承柳宗元文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实证。2004年9月广西柳州柳宗元国际研讨会上,中国柳宗元研究会向国际柳学界发布了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国际柳学研究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柳宗元后裔在山西沁水西文兴发现,也为三晋名贤柳宗元在山西故土上没有踪迹填补了历史的缺憾。

《山西通志·乡贤录》载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柳宗元唐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中进士,由于才华横溢、为官清廉,因而青云直上。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顺宗皇帝即位,改号永贞,升任柳宗元为礼部员外郎。柳宗元与王叔文等一起力主革新政治,主张罢免贪官,因而触动了权贵们的利益,权贵们勾结起来,迫使身患重病的顺宗皇帝传位给太子,同年8月宪宗皇帝即位,改号元和,先贬王叔文为渝州司马,次年被杀。与王叔文进行政治改革的八名同党均被贬为“边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于众党人中罪状最甚”者柳宗元先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剌使。柳宗元在柳州四年,继续推行革新,政绩显著,深受百姓爱戴,被称为“柳柳州”。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他病亡于任所。 :

清贫为官的柳宗元被贬谪后,看似寄情山水,实则心存忧患。当年参加政治变革的“二王八司马”中王丕显病死,王叔文全家被杀。由于仕途蒙难,身为改革派第三号人物的柳宗元,随时面临性命之忧,为避“灭绝九族”之祸,他被贬后令河东柳氏分散外迁,秘密传训家人:“皇恩食邑中条道中,五谷为生,耒读为本,忠恕廉洁,忧国忧民,弃府始徙,盛名勿扬……成名勿宣门庭,得志勿忘饥民。”(见《河东柳氏族谱序》)。不久,一代才子名吏柳宗元病死。其二女尚幼小,长子仅四岁,次子尚未出生,家无积蓄。幸亏同乡好友裴行立慷慨解囊,其灵柩运回长安万年,入土为安。此时政治恐怖犹在,柳氏家人无法在长安立足,只好变卖家产,渡过黄河,隐居到了离祖籍河东不远的历山深处。从此,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河东柳氏,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柳氏后人以耕读为本,隐姓埋名,历经宋元,不宣门庭。

明清复兴

柳氏家族东迁以来,先是居住在翼城县南关,那里至今有柳家园,保存着“河东旧家”的门匾,后又定居在沁水县西文兴村。“西文兴”意为:柳氏从西而来,子孙以文兴为业。 :  据柳氏后裔柳春芳墓志铭所载:“始祖琛,是由翼城县迁沁历之西文兴村”,而柳琛是西文兴柳氏明初始祖,唐末至明历经宋、元两朝,却无柳氏一人,是因河东柳氏唐末选址徙居沁历建造文兴村,因交通不便或还有其他原因暂居翼城南关一带,直至明永乐年间柳琛发迹,才实现了徙居沁历建造文兴村的遗训。 :  百世书香门第,千年兴旺氏族。柳家沉寂了500多年之后,到了明代又重新复兴起来,子孙通过“学而优则仕”的途径,重新步入官场,使人们对河东柳氏再次刮目相看。

明永乐四年,柳氏后人柳琛殿试三甲,治文赐同进士出生,为光宗耀祖,大兴土木,建宅于西文兴村。始修祠堂,继修文庙、关帝庙等。西文兴柳氏第三代族人柳(马录),沁水廪膳生,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中庚子科进士,授正四品官承德郎;第五代族人柳大武,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入国子监,嘉靖十一年中壬辰科武状元;柳大夏,明嘉靖十年赐进士出身,进京任医学训科;第六代族人柳遇春,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中丙午科进士,任山东宁海知州,补陕西同州知州。正是由于柳遇春和他的祖父柳(马录)的功德,所以在嘉靖二十三年和嘉靖二十九年由当时的沁水知县程南、县丞杨言,随同钦差提督杨守仪、巡按山西监察御史齐宗道等亲赴西文兴村为他们祖孙二人各立一座“丹桂传芳”和“青云接武”的石牌坊。柳家再兴土木,建造了规模宏大、门庭森严的一进十三院府邸。这次修建历经二十多年。直到明隆庆四年才基本完成。吏部尚书王国光亲笔为柳府提写了“屏障插文峰百世书香飞骥足,楼台围带水九天水暖出龙头”楹联,至今仍保存完好。

广置田产

《柳氏重修继志堂碑记》中有:“明嘉靖年间,世祖柳逢春……资产充足,产业阔大,始亲置南山东川山场庄田。”明末的西文兴村,可以看到庄严肃穆的牌坊街,规整豪华的四合院,玲珑剔透的绣楼,四季不败的花园,风光无限的观景台,气势磅礴的观河亭,香烟缭绕的关帝庙,俨然一座山中城堡,许多建筑至今保存完好。

明末,西文兴村遭兵祸,受到了一定的破坏。不过,到了乾隆年间,该村再次兴旺起来,此间柳家出了两位理财大师——柳春芳和柳茂中,父子二人在经营盐业和典当业中获得了暴利。重修了祠堂、文昌阁、文庙、关帝庙,并在关帝庙的东西两侧新建了魁星阁和真武阁,建造了富丽堂皇的“中宪第”宅院。西文兴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富不过三代。又过了150年,沧海桑田。柳宗元的后裔们沦为山民。他们的思想、观念、生存方式,与周围山村的百姓,已没有多大的区别。诗书传家的风气一旦发生断层,他的吏治思想、文学成就、人格力量和人文精神就变成了虚无缥缈的东西,他的后人无法理解,也无法传承。但柳氏宅第的建筑,是家族兴衰的见证,显示着几百年来的不同凡响,仍向现代人展示着它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柳氏民居四周青山绿野,风光秀丽。依山而建,西高东低。举目南眺行屋拱翠,挥手东指三台左抱,侧身西观九岗右环,回首北望鹿台挺秀,是谓之“环山居”。平面设计为万字形的皇家图案,整体布局为“福禄双全”。

柳氏民居为典型的明清城堡式庄园建筑。它依托北山,起势作“凤凰展翅”。原建筑面积98亩,一派气吞山河之势。整个建筑大体分三部分。村南端为外府区,包括柳氏祠堂、关帝庙、文庙、柴房和左右过亭等。文庙内又设有圣殿、小学堂、纸帛楼;中部区为东西走向的村内小街和街东端的文昌阁、校场以及两个高大壮观的石牌楼等;村内小街往北,便是柳氏民居的内府区,为全封闭式。其四角有小戏台、观河亭、赏景楼、府门楼。进入内区只有两门可通。一是西南角的府门楼,座北朝南,门临村内小街;另一侧是东北角观河亭下的砖拱门楼,可走出村外。在内府区的北四府与南两府之间,有一条可通遍六府、走出两门的府内环形街。另外,柳氏民居至今保存着完整的明清古街道、小巷还有18条之多,总长约1.5公里。

由于历史、自然等诸多原因,柳氏民居原建筑已大部分塌毁,现存完整的还有七座院落,仍具规模的明清残院12座。这些庭院建筑形制大致相仿,皆为四合院式。院门偏于一角,多为坤、巽、艮门。完整宅第的大门均有牌楼装饰和石狮石鼓相镇。院内东、西、南、北四面为两层楼阁式建筑。其中北房为高阶台,宽走廊。每院四角又另有一小院,房屋两间。这种建筑形制俗称“四大八小式”。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精美的工艺便是它流动的旋律。柳宅建筑在整体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均衡与对称法则,于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又求统一。其局部却多汲江南之灵气,而渐成一番娇巧隽秀的格局,置身其中,给人以艺术佳境的感觉。

在柳氏民居信步漫游,你会被那无处不在的木雕石刻所吸引。每一道门楣、窗棂、栏杆、扇、飞檐,每一块裙板、匾额,每一根梁枋,每一级斗拱,无不雕刻着精美的纹饰。千姿百态,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仅窗花图案就达40余种,故事木雕板块百余方,石雕(包括柱、瓦、斗、拱、脊兽、鼓、狮、础、碾、磨、臼、下马石、练功石等)有上千块之多,构栏、华板、裙板近千,且图案几乎无有雷同者。 :  柳氏书香门第,受其美学情趣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柳府建筑工艺风格在意境创造、艺术造诣以及文化的蕴含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柳氏民居集南北风韵于一身,窗棂、耍头以典雅大方为先,雀替、栏杆以玲珑精巧为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构图缜密,雕刻精美,并通过谐音、成对、顾盼、呼应、回旋等表现手法,用传统吉祥图来喻事、抒情。仅一个“行邀天宠”的门楼,就已读出近30种含义。例如:以云纹、蝙蝠来表“天降鸿福”,以莲花、桂枝来表“连生贵子”,以一根绳子串三个铜钱来表“连中三元”,以五蝙蝠展翅围绕一个寿字来表“五福朝寿”,以万字纹、菊花、莲花来表“万年连举”,以慈姑、祥云来表“慈祥”之意。还有四艺(琴、棋、书、画)暗八仙(八仙所持之宝)……我们不得不惊叹古人的聪明才智和无限的创造力。

建筑艺术

从建筑艺术和建造技术来讲,柳氏民居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坤门乾主,巽门坎主,极符合我国传统的风水堪舆理论。柳府各种配套设施相当齐备。像各府第的后院,上有铁丝网覆盖,下有地道家家相连,院院相通,号称“天罗地网”,并配有警铃、防火墙等。而更让人惊叹的是“河东世泽”的宅院的大门,它共有十二道门栓,其中六道软栓,六道硬栓。即便是身处院内,不知情者也不容易打开此门,足可见柳府之戒备森严、防护意识之强。究其原因,其一当作防盗之用,其二亦或还作防战乱、政乱,作避难之作,可谓用心良苦。另外柳府还建有后花园、观河亭、赏景亭、小戏台等供娱乐,并有专供成年少女居住的闺绣楼、梳妆台等。柳氏民居从其建筑艺术、工艺质量、建造技术来看,水平之高,布局结构之考究,文化底蕴之深厚,在我国古代民居中实属罕见。

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柳氏民居是一个艺术的殿堂,让人不解的是这个偏远的小村落何以保留了那么多的艺术精品,那些名人丹青、大家墨宝、家训碑碣、精美壁画,无不让人惊叹不已。仅名人书画碑就多达40余通,特别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明代书画家文征明、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书法碑刻在我国北方也少见,这个偏远的地方却完好地保存着,尤其王阳明与朱熹这两大对立学派代表人物的书法碑刻同时在此发现,表明柳氏宗族博采众长,取各家学派精华为已所用的心迹。更让人称绝的是这里发现了被誉为“画圣”的唐代名画家吴道子的三通画碑,其中之一为《圣贤十哲图碑》,题材为孔子向十大弟子讲述尧舜的故事的场景,画中人物形态各异,衣带飘逸,线条流畅,有题款三处,吴道子画碑在全国也少见,他的画迄今未见真迹,仅有摹本《天王送子图》可反映其画风,因而其画碑也弥足珍贵。

更让文化人流泪的是,原藏于西文兴村柳增寿家的《柳氏族谱》以及《柳氏继志堂家谱》,是研究柳宗元与西文兴村柳氏族人宗支源流关系的重要实证。1978年,有人发现此物后当即抄录下来。谁知1997年柳增寿去世后,其侄孙竟将《柳氏继志堂家谱》当废纸卖掉了,至今原件无处寻觅,传世的只有那位有心人抄录下来的文字。

前些年,村民们保护文物的意识更为淡薄。为了建设“文明村”,有人竟把村里的文庙、圣庙、祠堂、环山居等古建筑都陆续拆掉了。这些建筑虽然破旧,但记载着小村的历史,一旦被毁,西文兴村的文化价值就失去了特有的见证物。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近年,随着一批又一批的文化人不断到此探访,西文兴村的柳氏村民们,从客人惊诧的眼神中,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当他们得知以往被熟视无睹的司马第、中宪第、河东世泽等八大院落以及这些院落里千姿百态的门头、斗拱、楼栏、雀替、窗花、门棂,竟是价值连城的文物时,大家都惊呆了。村民们慢慢醒悟过来:要想脱贫致富,只要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东西,就有希望。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柳栓柱,是柳氏第21代族人,他正在发动族人全力保护祖先留下的这笔最珍贵的遗产。

如果说,山西晋中的王家大院、乔家大院是研究三晋富商豪门的“化石”的话,那么至今还生活着200多人的柳氏民居,就是研究三晋名门望族的“活化石”。这里的居民还在进行着形形色色的生存活动,包括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特定的地方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

柳氏民居

位于沁水县城西南25公里的土沃乡西文兴村。这里风光秀美,四时景色宜人,南眺行屋拱翠,北望台挺秀,东西两边左抱右环,是谓“环山居”。这里主要是明清时期城堡式的民居建筑群。它与唐代大文学家、大政治家柳宗元有著密切的历史源渊。柳氏民居现存的“河东世泽”、“司马第”两块门匾和《柳氏家谱》中“柳氏系河东世泽……唐末世祖,永州司马”,以及村内关帝庙碑文中“关帝与吾同乡”、“念祖怀乡”等记载均可佐证柳氏民居系柳宗元后代住所。

柳氏民居景点照片

作为明、清时城堡式庄园建筑的典范,其整个建筑大体分为三部分。其中包括外府区柳氏祠堂、关帝庙、文庙、圣殿、小学堂、纸帛楼﹔中部区文昌阁、校场、石牌楼﹔全封闭内府区的小戏台、观河亭、府门楼等数拾处人文景观。此外还有至今保存完整的明清古街道、小巷18多条约1.5公里。

柳氏民居受其书香门第影响,府院建筑的创意及文化蕴含都达到很高水准。不仅题材多样,构图慎密,而且在运用传统吉祥图案喻事和谐音表现手法方面都令人大开眼界。如以莲花、桂枝表示“连生贵子”,用一根绳子串三个铜钱表示“连中三元”,以五蝙蝠展翅围绕“寿”字表示“五福朝寿”等,类似图案仅“行邀天宠”门楼就有30多种。

柳氏民居中现存字画也有独到之处,除朱熹、文征明、王阳明、郑观洛等名人碑刻手迹40多通外,还有唐代著名画家“吴带当风”之称的吴道子的墨迹画碑,其《圣人十哲图》取材孔子向十大弟子讲述尧舜故事的场面,堪称绝世之作,尤其在北方极为罕见。

除此之外,柳氏民居中尚有家传祖训,世代名人传记等。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就有柳遇春与吏部尚书王国光,内阁大学士田宜庵同游历山舜王坪的记载。

读史明志、知古通今。柳氏民居作为一个集南北风韵于一体的明清文化奇观,不仅是一部研究地方民风极有价值的历史资料,而且在建筑、碑刻、书法艺术和伦理道德等方面也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柳氏民居的先祖,为唐代河东解州柳宗元的同宗。唐末永贞年间,柳宗元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遭到贬黜,他的同族为了免受牵连而四散逃避,族中一支就隐居在此。历经宋元两代,河东柳氏族人游居历山一带,时至明代永乐年间,河东绛州公柳琛携妻杨氏定居沁水,建造西文兴村,距今约600年。柳氏民居真实地记载了由明代的“官而商”到清代的“商而官”的社会发展史,揭开了河东柳氏家族百世书香门第的神秘面纱。


柳氏民居为典型的明清城堡式建筑群,内部结构有点像古时的瓮城,村外还环绕着城墙,由此可见村落防御之严。一是因为柳氏家族富甲一方,怕人抢掠,二是因为明末闯王军队经过,为了自保。村落骨架主要是一条环绕几个大院落的环形通道,其中一条最宽的街道叫牌坊街,街道上有两座石牌坊,石牌坊完全是仿木结构,一座上书“青云接武”,一座上书“丹桂传芳”。在我国现存的牌坊中,主要有贞节牌坊、功德牌坊两种,但柳氏民居的这两座牌坊是成贤牌坊,取意“学到痴愚便是贤”之意。是明朝廷表彰柳氏族人柳禄、柳遇春而修建的,至今有450年的历史。目前在我国尚属首例。

柳氏民居,就其建筑规模、艺术、工艺质量、建造技术来看,建造工艺水平极高,布局结构精巧,砖木结构十分坚固。从门、窗、过亭、檐头、楼道的斗拱、勾檐、浮雕、门匾、楹联、绘画、木刻、石雕、书法的装潢、布局上看,其观赏、研究的价值好于乔家大院,且保存下来的文物之多之好在我省少见。据考证,目前有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书法碑一通,明代文学家王阳明的书法碑二通,明代曲江书法家方元焕的草书碑刻四通,明户部侍郎、吏部尚书、可乐山人王国光诗作碑刻一通,明代内阁协办大学士田宜奄的诗作碑刻二通,宁海知州柳柳泉的碑刻二通,大书法家文徵明的书法碑一通,郑观洛的书法碑一通。另外,还有未署名的书法碑40余通,以及不少的石、木刻楹联、壁画、皇家赐匾多幅,还有柳氏族谱等文物。特别是朱熹、王守仁、文徵明的书法墨迹碑刻在我国北方实属罕见,研究价值极大。除此之外,还有散落在地头院落的家训、祭祖、记事、皇旨碑石、墓志碑石多通。从这些物件的艺术构筑上,便知晓柳氏民居的研究价值之重要,更是研究我国北方人文历史、古建筑史、文化、艺术、书法、考古方面的珍贵史料发掘地和开发、利用、游览的胜地。

修建牌坊

年代久远,石材已风化疏松,但石牌坊下的8头石狮却还活灵活现。这8头石狮被称为“教化狮”,意为古代知识分子从求学到仕途的8个人生历程。丹桂传芳牌坊下的第一尊石狮叫“翘尾巴狮”,它嘴上拴着绳索,尾巴向上翘着,表现文人傲慢清高、口无遮拦、爱发表意见。用绳索拴住狮嘴,告诫柳氏族人,话到嘴边留半句,祸从口出的道理。第二尊石狮叫“老实狮”,狮子的尾巴藏在了两腿之间,表现文人不再傲慢,懂得夹着尾巴做人了。第三尊石狮叫“安分守己狮”。狮脚下有两个小狮子,肚子下面有一个大圆球,意为安安分分过日子,坚守规矩。第四尊石狮脚下踩着一个探出头来的小狮,肚子里还有一个低着头的小狮,意为“出人头地”。青云接武牌坊下的第一尊石狮叫“金榜题名狮”,狮胸前戴了一朵花,表示已经高中进士。第二尊石狮叫“寻求靠山狮”,狮身紧靠石柱,提醒柳氏后人,高中进士后要投靠到权贵的门下,便于日后发展。第三尊石狮的前腿直直站立,身子向上仰起,狮身下卧着一个凤头、鹿尾、狮身的小狮子。意为“坐享俸禄”。第四尊石狮叫“宦海沉浮狮”,狮脖上的一圈毛,酷似内方外圆的古钱,意为挂着钱串子在宦海里寻求生存。告诫柳氏后人,官场沉浮变化莫测,该用真本事就得用真本事,该花钱送礼也要舍得花钱。

离开这8头含义深刻的石狮子,我们走进了百世书香、为官几代的柳氏民居院落。柳氏第六代柳遇春曾修建了13个院落,可惜大部分毁于明末战乱。现存6个完整院落,为中宪第、司马第、河东世泽、行邀天宠、香泛柳下、磐石长安。

如果把村落比作是佳人,那么建筑就是她的容貌和身材,而深藏在建筑里的丰厚内容就是这位佳人的灵魂了。漫步柳氏民居,无处不在的木雕古刻,体现着柳氏家族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每一座大门前的石狮都有一对元宝形的耳朵,标志着柳氏家族的富足和不可一世。院内每一道门楣、窗棂,每一根梁枋、斗拱,都蕴含着柳氏族人超凡脱俗的想像。仅各大院落的窗花图案就达40多种,故事木雕板块有百余方,各种石雕有上千块之多,竟无有雷同之处。这里的雕刻没有太多的规矩和束缚,一切等级尊卑的限制在这里荡然无存,龙凤图案随处可见。

印象最深刻的是,司马第院落门头上的九层斗拱,层层相叠、美不胜收,在我国民居中是最高的门楼;行邀天宠院落的门廊木雕,形色各异,争奇斗艳,共有30种含义;河东世泽院落的大门内置12道门栓,就是身处院内的人,若不知情也是断然打不开的,院内上空还布有铁丝网,地下有地道和各院相连,可谓“天网地道”,可见此院的防御功能之强。

置身这精美的艺术宝库,仿佛走进了一个美艳绝伦,又心灵独秀的佳人心中,我用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感触,与她进行着心灵的对话。可是我视线所触及到的,不过是她露出的一丝神采;我费尽心机所能领悟到的,也仅仅是她内心的一角。想读懂她的内心又谈何容易。

而在这位“佳人”的身上,还有更让人惊叹的丰富宝藏。柳氏民居现存的名人书画碑在国内堪属一绝。南宋朱熹、明代王阳明、王国光、、文征明、方元焕等均在此留下了手迹。更让人惊奇地是,这里还保存着“画圣”吴道子及一代山水画宗师荆浩的几通画碑,这可以算作是“国宝”了。

在一处院落里刚刚装修好的两间厢房内,我们见到了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让我们不能理解的是,这些珍贵的石碑都被摆放在墙壁下角,石块砂砾将它们堆砌在一起,不仅没有任何装饰,甚至连应注明的名称和解析也没有。望着它们,竟让我们有点不知所措。若不经人指点,根本分不清碑刻分别出自谁人之手。走进此房内的游人无不叹息,这样珍贵的“宝贝”怎么会遭受如此的冷遇?

碑碣见证

碑碣是历史的见证,书画烙满岁月的印痕。文风扑面、墨香宜人,本应是令人无法抗拒的诱惑。然而在这里,却让我们感觉到了一种与光彩照人的建筑外貌不太协调的内在体现。这份遗憾,让我有些心痛。仿佛间,我感受到了这位美貌“佳人”的内心深处竟有着一份忧郁,一份伤情。





浙江台州柳氏宗祠

  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境内桃渚古城城里村。该宗祠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54年的家族祠堂建筑,在民国3年重修。1998年后,该宗祠因年久失修而局部倒塌,到2004年损坏严重。为了延续这一历史文脉,增加桃渚古城旅游的可读性,在当地镇政府和宗祠所在地城里村村委的支持下,今年4月8日开始,柳氏宗祠的修缮工作正式启动。村民们为此自筹资金30余万元。宗祠是凝聚家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一座座宗祠书写着各个姓氏的历史渊源,让人感受到他们变迁、发展的轨迹。 

  经修缮后的柳氏宗祠以崭新的姿态重落古城,向游客开放,五间宽敞的大厅,两边有楼门,有两双正台门,都雕有古代雕刻,好一幅极具古朴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有几百年历史的柳氏宗祠经过近半年修缮后落成。淳朴的柳氏宗亲用祭祖的方式来庆祝这一喜事。

              据史书《鹤乔*字*允达先生自序》,216年前,乾隆55年,即1791年,柳氏先祖在生产工具落后,全村不足100人丁的情况下,在70多岁高龄的柳允达带领下,建造了现今重修的柳氏祠院的前身。解放后,柳氏祠院一直为村公用,近几年来,由于长期以来遭受风晒雨淋,疏于照理,正堂全部塌毁,无一好瓦好橼。2006年5月,由桃渚柳氏第15代传人,85岁高龄的柳桂荣,第16代传人,67岁的柳湘法先生等人的倡导和带领下,并由柳湘法首先出资4万6千元,然后召集自愿人组成八人修缮小组,并在社会各界人士和村民的关心和支持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投入30万人民币,他们与族人每天义务工作15小时,毫不计较个人得失,终于在5月5号正式动工,于2006年12月完工。22日举行柳氏宗祠落成庆典活动。经8个月,计231天,依然按原址原貌,重现了当年河东堂的柳氏祠院的辉煌,并对外游客开放。

    据67岁的柳氏16世传人柳湘法先生介绍:在桃渚古城里处处都充满着历史的神秘色彩,而柳氏祠院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桃渚古城5大复苏项目之一。



贵州印江《柳氏宗祠》


第一次会议:左起、柳利波、柳开亮、柳淞、柳人新、柳开明、柳冠华

修缮前、位于市中心

修缮后


位于印江县城峨岭镇甲山村,文昌阁北侧约100米。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祠堂占地面积约500m2,是为纪念明洪武二年(1369年)入黔平夷的威远将军柳毅忠而建,距今已有近370多年的历史。该宗祠曾是印江、铜仁、岑巩、思南、凤冈、石阡、沿河、平坝、德江等县柳氏族人的总祠堂,每年清明时节,来自各地的柳氏族人聚集在这里祭祀祖先,香火非常典盛。该祠堂集木雕、石刻、壁画于一体,属明清古建筑模式,具有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解放后,该祠堂基本上没得到妥善管理。尤其最近几年,更是受到了严重的人为损坏,屋顶多处漏雨,围墙四周阴沟多年堵塞,雨水浸入院中。外地人在这里烧火做饭,大门失修,任人进出。多种因素威胁着这一古建筑的安全。

修缮前
修缮后

为了让这古建筑得以保存、为柳氏后人的纪念活动和社会和谐创造条件,避免这一文化遗产遭受更大的损害而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在柳氏贵州印江一支《柳氏威远谱志》发起人柳仁新宗亲的倡导和组织下,通过筹委会全体人员的多次努力,使本将因年久失修且旧城改造而面临消失的印江《柳氏宗祠》终于得到了印江文物管理局的重视并已上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迁建。于2015年6月初10(7月25号)树立捐款功德碑,2015年7月初6(8月19号)举行竣工暨祭祀大典。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水茜镇庙前村柳氏宗祠


 柳氏祠堂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水茜镇庙前村柳家,始建于八十年代末,占地建筑面积108.12㎡,分上、下两厅,上厅为正厅,高6.80m,下厅为前厅,高4.50m,下厅中央设一长方形天井。由于当时经济条件所限,祠堂正面采用砖彻墙体,左、右、后三面垒砌黄土墙,屋顶是木瓦结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980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178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868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98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92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21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10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69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93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59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3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42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3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0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4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33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50评论 2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