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开始兴起,我十分焦虑。因为作为一名只会写文章的内容从业者,我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短视频洪流。都说站在时代风口,猪都能升上天,可当自己真站在风口上,所谓的机遇真的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完结《猎户先生说》后,简书基本断更,我也从此走上了一条漫长的探索之路。如今我心中的疑惑已慢慢解开,特来分享一些经验和感受。特别是刚步入职场的内容从业者,无论你是新媒体运营也好,内容运营,又或是短视频运营,此文都能有一些帮助。
1、何为内容
到底什么是内容?我曾无数次思考过这个问题,心中曾有无数个答案,甚至每个时间段对它的理解也都不一样。
刚开始接触公众号的时候,我心中的内容就是几篇推文,后来开始接触短视频、电台后,我发现图文、视频、音频均只是内容的形式。再后来,我去运营独立专栏,我又发现整个专栏的里的所有东西都属于内容,包括产品设计和专栏价值。如今,当我跟客户合作去拍摄宣传片时,从最初的方案策划到后期的内容制作,整个环节我都会把它称之为内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合作内容。直到这一步,我对内容的认识才开始产生了“质”的变化。所谓内容,更像是一种装在容器里的物质。“物质”一词概括起来很抽象。哲学上说,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又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我认为后半句“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是最接近“内容”的概括。
内容是怎样的物质很重要,但承载它的容器更重要。容器千变万化,可能是一个网站,可能是一个APP,也可能是一封邮件。忽略容器,空谈内容就很虚无缥缈,内容一定是伴随容器而生的。然而,很多时候我总是在思考内容是怎样的一种物质,为它的变化而焦虑,却忘了承载它的容器也在变化。物质本身就是运动的、变化的,内容跟它的容器也不例外,当我想明白这一点时,心中困惑便倒少了很多。
2、内容形态
对内容的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在互联网这个大容器下,大家对内容形态划分却趋于一致,总共分四大类:图片、文字、视频、音频。它们相互组合,生长在互联网产品各个角落。而每种内容形态的背后也都有对应类型的内容创作者和从业者。
每当我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转型时,会觉得很可笑。因为根本不用转,干的还是内容从业者的事,只是内容形态发生了变化,我只需要提升对应形态内容的制作的工具和方法即可。几年前,新媒体行业还产生了新的职业——全媒体运营师,看着要求颇多,其实就是把这种内容形态融会贯通,如果后面有新的形态再融进去即可。媒体新旧与否,平台多少都只是内容的容器,当我们的内容本身能做到随着容器变化而变化,那摆在眼前的难题都能找到答案。
几年前,微信公众号打开率持续下跌的时候,我听过太多人说图文内容不行了,纯文字更没有前途,我在后台看着持续下跌的数据,也深以为然。可现在短视频、直播数据也都在降的时候,大家同样开始抱怨。
当我们摘下平台数据滤镜去看待这个问题时,你会发现这四种内容形态依旧无处不在,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衰落。以图文为代表的图书,以音频为代表的流行歌曲仍触手可及。没落的从来不是内容形态,而是各种作为容器的平台。平台会消亡,内容形态不会,会有新的容器产生并去承载它。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内容创作,关注容器本身也很必要。
3、把写作变成创作
写作者容易有“写作思维”,很容易把自己代入“写”的角色,这样就会把自己困在写作中。有“写作思维”谈不上是什么坏事情,但如果你有跨内容形态工作的需求,比如说之前只写文章,如今却需要开始做短视频了,那就需要跳出这样的思维。只有把自己从写作者,变成一名创作者,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内容形态创作。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背后相匹配的能力也发生了变化。
从公众号推文到商业文稿再到短视频和APP内容专栏,我都经历过。虽然形态多样,但无论哪种形态下的内容创作都少不了基本的写作能力。关于写作相关内容,我已写过太多,这是一种很基础但又不可或缺的技能。如果你本身写作能力很好,跨内容形态去创作阻力会小很多,之前写文章很顺手,后面写短视频脚本也不会太难。
写一份出彩的脚本就需要后续的学习,这个确实有一定难度。要懂剧本、懂摄影、懂剪辑,甚至还得了解摄影器材、服化道。以上这些,随便哪个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事情都是跟写作完全没有关系的事,但这些最终都要落在你的作品中,跟自己产生关系。如果我们只是以一个写作者的身份去参与内容创作,就只能写出一份勉强的脚本(事实际上,很多公司的编导或短视频运营主要内容就是写脚本),但这还远远不够。出于自身能力提升角度,必要的学习成本是值得投入的。
最开始我写脚本时我也觉得很简单,毕竟拍摄剪辑都不是自己去做,但团队拿着脚本去实际拍摄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便拍摄成功,后期剪辑时又会再出现各种问题。后来频繁拍摄商业合作视频时,我才意识到写脚本只是创作的开始,拍摄场地、选景、配音全都需要去考虑。可以不那么精通,但基本的东西还是得懂。刚开始几个月,我压力极大,对于刚入门的我来说,除了写作,连单反都不会使用,一切都是从头开始。再回忆过去,感慨万千,写了几年文章的我,突然有一天会拿起相机,组装稳定器,研究运镜和剪辑。可我不觉得陌生,我并没有觉得有所谓的跨度,文字是一种表达方式,视频也是一种表达方式,穿插其间的图片和声音都是为了呈现自己所创作的内容。
4、内容的价值判断与选择
商业化的内容产出是必须考虑内容价值和选择的,这是商业内容跟个人内容的最大区别。这个看似很好理解,实际上当我们实际开始创作内容的时候就容易忽略这些。
最开始接触公众号的时候,我始终想不明白选题该怎么做,因为判断不了选题的好坏。每次开选题会,大家想法都很多,最后还是不知道选什么。但那时候正是公众号的红利期,写什么选题,数据都不会太差,大家得过且过。直到有一天,我们业务需求增多,公众号排期接连不断,商业转化成为核心指标时,我突然意识到,以前的我只是在流量思维里自嗨,以为阅读量数据好看就行了,至于内容本身的价值根本没有思考太多。当时我们正在筹划APP板块新的内容专区,领导一句话点醒了我,他说,我不管你内容这块怎么搞,但你首先得想明白这个专区基于这款APP的价值是什么,想清楚我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你要去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构建内容。多么朴素的道理,放任在任何内容创作上都不偏颇,我知道的还是太晚了!
在做产品运营的那段时间,我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构建专区里的内容生态。小到内容发布,大至产品的迭代和后台的开发,我均深度参与过。这一阶段我并没有写过太多文章,但我却一直在做内容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我拜访过客户,也见线下过我们的用户,线上回访电话打了几百个,在一次又一次跟他们反复沟通交流时,我逐渐明白我们的业务的什么,我们的内容产出方向是什么。直到那时,我才明白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内容,该怎么去制作这样的内容。图文也好,视频也罢,我们最终还是屁股决定脑袋,基于自身的需求去做抉择。
基于此,我十分建议新人朋友去真正了解自己公司所经营的业务,去了解你们的客户,去想明白你所运营的媒体账号的价值是什么。唯有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做出内容价值抉择,你才能判断出你的内容对你的业务有没有价值。内容创作,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比写一篇文章,比拍摄一条短视频要重要很多。我曾是如此,我遇到很多新人也是如此,总会执着于眼前的一篇文章,即便文章写好了,还是对选题理解不透彻,从而导致内容太过浅显,被领导拍回去重写。
当我们心中对自己所需要产出的内容有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时,我们在应对后续的内容创作就会更加精准有效。懂得基于价值的角度去重新考量你的作品时,便能察觉到内容创作每个步骤的问题。往往这个时候,我们又会遇到新的困难,因为很多创作环节我们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例如,我知道这个视频应该这么剪,但具体要怎么实现,可能是由剪辑师来操作。带着这种求知欲慢慢去学习探索新的东西,我们便已走在前进的道路中。这个过程是无知觉的,可能有一天你自己也会惊讶自己已掌握了很多新的技能。
上述四大段内容,每个都曾是反复折磨我的难题,如今回顾一遍,恍如隔日。感谢你读到这里,不知不觉我已写了三千多字。其实还有很多内容未能详细去说,待后续再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