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留学的每一天,似乎都是从对自己感觉不好开始的。然后每一天,从早到晚,心里暗暗较着劲,把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慢慢补齐,把低沉幽暗的情绪强压下去,然后苟延残喘地完成了每一天的旅程。这是一个最开始收起所有内心的骄傲,但是最终又为战胜自己感到无比幸福的过程。这是一段无比艰难而又风光无限的旅程。 ——范海涛《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
2009年,财经新闻记者范海涛在她30岁时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巅峰:配合时任谷歌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写了一本十年来少见的畅销书《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赢得了一个文字工作者非常难以获得的名声与品牌。
按照一般人的选择,此刻应该乘势而上,继续出几本畅销书,但范海涛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一一出国留学。
我知道,30岁对于一个新闻记者来说是最容易出成绩的时候,这个年纪,经验和体力结合完美地运行到了黄金分割点,出国留学,不仅意味着归零,甚至意味着倒退,两年时间会有多少变数,又会失去多少机会,谁也无法预料。
那么,当年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她放弃这一切,以一个大龄青年的身份毅然走出国门呢?
带着这样的好奇和疑问,我认认真真读了她的这本《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试图从书中找寻答案。
在外人看来,范海涛的人生轨迹完全就是当代中国青年精英人群的典范,重点大学毕业后成为《北京青年报》的财经记者,每天和各路CEO、企业家打交道,如此光鲜亮丽的生活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但是,作者在书的开头部分就写到:“我从来不是学霸,也不知道把事情轻松搞定是什么滋味。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在和自己的智商作斗争。做每一件有点难度的事情,我都会如临大敌,会和内心里面的另一个神经质的我嚷嚷——“Calm Down!”在人群里,我小心翼翼地掩饰着我的紧张,以防那个有点神经兮兮的我曝光。我习惯了普通,也觉得这辈子所有美好的事情都离自己太远。”
是作者矫情?也许有一点吧,但是我想最终触发作者内心的可能还是“理想”这个玩意儿,希望用一场留学、一场“出走”去突围人生,去对抗内心深处那个弱小的自己。
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作者写她刚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时,仿佛被抛到了外星球,好比一个用惯了windows系统的人突然切换到苹果系统,所有以前熟悉的按钮全部失灵,原以为在过去生活中可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都是假象,那都是生活还没有达到为柴米油盐发愁的底层。
美国的高校不像国内高校那样有一套庞大的系统去依靠,学校提供住宿,吃饭有食堂。在美国,吃饭、住宿样样都要自己操心。更让作者崩溃的是,与国内每天手机信息不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强大的美国邮件文化。
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注册一个校园邮箱,今后学校里的所有大事小事都是通过这个邮箱传达,且每一件都与学生息息相关,看似很随意的一封信,可能就包含着很多重要的截止日期和学业信息,而且只发一封,没有人会提醒你,如果漏看,后果自负。
作者就曾经因为漏看一封邮件,结果不得不提前中止休假,从国内提前返校回到美国。
语言交流的障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还有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这里,一切都得靠自己,哪个环节没有注意到,都会令本已够忙乱的留学生活更加抓狂。我在想,除了足够的勇气,还得有一种把困难挑战当作是学习和个人成长的心态,才能坚持下去吧。
熬过留学初始阶段的“恐慌期”后,范海涛的留学生涯开始渐入佳境。她在哥大的研究生专业是“口述历史”,国内还未有高校开设这门专业。
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交叉学科,又是以一种文化——美国文化为主导的学科,范海涛经常为美国课堂上各种不可思议的解放和疯狂所雷倒。
比如,主讲老师会邀请穿着异常暴露的演员到课堂上表演反映艾滋病人悲惨遭遇的舞台剧,甚至让学生独自一人去一对一近距离采访美国毒贩。
这种东西方文化与教育理念激烈碰撞,唤醒了作者身体里那个被多年应试教育所压制的天性。
范海涛发现,在课堂上,她远远不如美国的同学那般放松。的确,应试教育只能让我们被动学习,却激不起发自内心的求知欲。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大一新生在脱离高中生活后反而会感到迷茫和困惑,因为习惯了“要我学”,最后连“我想学什么”也搞不清楚了。
如果说,有哪些经历是最让作者获益匪浅的,应该是在美国纽约这个世界大熔炉里,作者接触到了世界各地的文化,见识了很多年轻的“世界公民”,也认识了很多专心做自己、热爱世界,相信聚沙成塔,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一步步改变世界,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变化。
在哥大,学生们会自发成立各种有关世界各地主题的社团或活动,比如举办为叙利亚战争中的受害家庭筹款的活动。
通过与这些学生接触,对比以前在国内忙忙碌碌的生活,作者总会不由自主的思考,这些人是如何选择他们的生活方式的,究竟哪样的生活方式更有意义。
我想,当作者能与世界顶级新闻奖——普利策奖的评委近距离面对面采访时,内心的满足与骄傲是出再多本畅销书也无法与之匹敌的。
当你一天比一天努力时,世界马上会邀你一起同行。两年的留学生活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范海涛,种种磨难更是让她战胜了原来那个充满畏惧的自己。顺利拿到哥大学位,此时各种国内的工作邀请也纷至沓来……
有时我感到,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年轻人仿佛都被绑架在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上,被推着不断往前赶,慢一点就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到了一定时间,该工作就得工作,该买房就得买房,该结婚就得结婚,该生孩子就得生孩子。否则,到最后,你会发现,工作不好找了,房子买不起了,要变成剩男剩女孤独终老了。
选择和大多数人一样按部就班的生活是乏味的,但至少让人感觉安全,毕竟大家都是这么过的。
走自己的路则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意味着要时常与孤独和自我怀疑为伍,还意味着很多时候只能一个人默默抵抗外界的压力,而无法指望谁能伸出援手。
我们每个人都是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综合体,是屈服现实选择放弃,还是坚持理想?走在人生的分叉路口,范海涛的故事也许能给迷茫的我们一点启发。
End.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文字版权归本作者。)
已经花了99%的时间读完文章的你,一定不介意再花1%的时间为我点个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