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脑真的很奇怪,在没有任何压力拥有足够自由的时候,竟然就停止提升了。有点孩子口里经常吟唱的“爱的魔力转圈圈”的感觉,思维停滞不前,这真是个要命的问题。娃周末在家的时候各种不适应和被动,娃去学校了,想最大效率的利用时间输入和输出的时候竟然发现,我看书也不能专注,写东西也没灵感,这实在不妙。与我效率化的初衷截然相反,是什么原因?
这难道是人类进化造成的?习惯光荣体力劳动和集群八卦,抗拒深度思考?还是人性使然?人生而好逸恶劳?
这些似乎都不能说服我。
不过从专注力的层面似乎能有所感悟。大脑对专注是如此的吝啬,以至于我一周5天时间,最多一两天能有效率的度过。相对而言,似乎带着问题找答案,更能让人在看书以及思考时渐入佳境。这是否说明了外界刺激的重要性?这是否也反向说明了,人不能闭门造车?因为找答案容易,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却很难。
刚看完的《解放你的大脑》作者告诉我,大脑有很大一部分暗能量,有自己的默认运转模式,那么如何才能更大程度的去开发暗能量?这让我很混沌,每当脑子一片空白时,心下就不能安宁,好在,书中提到即使你发呆,大脑神经元也是在辛勤工作的,只不过你并不知道你的脑子在做什么工作而已,就像作者提到的元认知与认知,元认知比认知高深,但元认知第属于认知,因为有认知的先觉条件,才有元认知的容身之地,但,认知远远不知道元认知所知道的东西。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并不了解我们自己的大脑潜力。而这个潜力是原本就存在的,只是一生中能否有机缘巧合或者刻意练习让它释放。
这个原理让我深深着迷,对于人的大脑,就像人类对于自然,对于科学的认知,永远都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非发明。因此生而为人,应当对生命保持敬畏。我们对自我的了解远远不够。
可也恰恰越是明白这个道理,就越好奇,越想更多的去了解自己以及大脑的潜力。如何最大程度的开发大脑?多产生“发现”的闪光点?
这一点,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以前我觉得多看书,多与巨人对话就能意识到自己浅显的认知,但稍不留神,很容易掉入“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怪圈。特别是最近看书感觉越发没感觉了,很难进入状态,更别提深入思考。是否越刻意去找事做越使内在的秩序不够有序,也就是大脑的暗能量受到干扰(这个已经有研究证明),要不要考虑练下所谓的高深的冥想?或者换一类书籍。不知道有没有朋友跟我一样,听书或者看书多了,就很难深入的看进去会经常走神了。
这算是发现吗?
哈哈,终于发现问题了,那么就来试着分析和解决把,尽量结合日常,尊重现实,避免大脑擅长的自圆其说。
首先,这应该结合心理层面和大脑层面去解释,因为听书是需要过脑子的,而愉悦与否是要经过心理的。
从心理层面,对一件事情越熟悉,越难感受细节深挖细节。举个例子,你和一个心仪的女孩子约会,第一次见面,你会抓住各种机会关注她的外表,包括每一个细节,她笑起来的样子,她说话的声音,她喜欢的食物。甚至你会渴望进一步了解她的生活细节,以及性格内涵。这跟第一次听书是一样的,哇,比看书节约时间多了,还可以解放双手!哦,这个知识有意思,我以前咋没发现……,简而言之:新鲜感。当遇见新鲜且感兴趣的事物时,我们的大部分注意力会被吸引过来,这个过程中,大脑会释放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让我们持续沉浸在美妙的感受中,越美妙,心理越突出和强化这个事物。拿听书来说,越受益,越开心,越开心,越认真。
但!多巴胺的分泌是有期限的,拿爱情来说,大概三个月到半年不等,就会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你原本集中一处的注意力也因为多巴胺的消退而恢复到平常的均衡状态,比如工作分担一些,琐事分担一些,那么原本集中在听书上的注意力就逐渐散开来,形成了我们认为听书会开始走神和打瞌睡的状态,这只是正常回归而已。
其次,声音频率也是一个原因。这是我听樊登在讲书时自己讲的,有本书叫啥我忘记了,大概就是讲声音频率的,单调的有节奏的声音会很容易让人入睡。这个具体跟大脑的哪个区域有关我就不得而知了。
因此,无论是听书还是读书,大概都是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从多巴胺分泌旺盛到恢复均值的过程,如此看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最好的方法就是停一阵子,就像喝咖啡一样,最开始喝的时候咖啡因令你兴奋到失眠,直到你一天喝个三五杯都打盹的时候,就不得不承认,身体这个强大的系统已经免疫了,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进化到现在,不得不承受,身体是经历了重重考验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也正因为历经了重重考验,它才拥有了不可复制的强大的自我适应能力。
喝咖啡如此,看书听书也如此。
文章最开头说的思维停滞也是“喜新厌旧”的结果吗?
不!学习和主动思考是不一样的,一个是被动启发接受,也就是我前面说的,带着问题找答案。一个是主观的,这个主观不排除外界某些刺激,但主要还是灵光乍现时刻。即使我们觉得自己思维停滞,并非我们思维迟钝了或者变糟糕了,我们与外界的相处状态并不代表思维没有运转,相反,根据科学家最新发现的大脑系统的默认神经网络(也称大脑暗能量)颠覆了我的认知,我们在有意识的去做事时,反而背离了默认神经网络,因为默认神经网络所消耗的能量是有意识去做外界刺激的事情的20倍。而且这个默认神经网络与大脑处理记忆,组织其他需要为未来各种事件作准备紧密联系。
所以,不要为发呆或者脑子停滞而内疚了。
我也突然有那么点理解释迦摩尼坐化成佛了。
难怪冥想那么盛行,原来是有科学道理的。
我们知道宇宙有不能被理解的暗能量,这个暗能量占宇宙百分之95,而最新的对大脑暗能量的发现,它消耗的大脑能量是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八十。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因此,回到元认知和认知的问题,大脑暗能量就是元认知,我们与外界产生的一些列思维活动就是我们的认知,显而易见,我们远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能。保持主观性自由,尽量多的在有生之年挖掘和开悟自己的大脑暗能量吧。
若说成功和优秀的概念,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应该追逐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