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兄,
今天是第三天给你写信了,公开信,当然不是讨伐,不是声诉,当然也不是赞美,就是平平淡淡的说说心里话,哈哈。
从昨天开始做了一件事,就是开始背诵《老子》,全书80多章,5000多字,计划一天一章,2017年用一年的时间读一本《老子》,精读、精读再精读,为自己更好的装逼打下坚实的基础,哈哈。
类似的事情以前也做过,比如《论语》,背了一段时间以后就没有坚持了,当时体会也不是特别深。但是现在再做这件事,也算是重新拾起来,对象换成了《老子》,但是感触却是特别的深刻,当我就书中的文字进行读诵,重复重复再重复的时候,内心充斥着强烈的满足感,原因何在呢?
因为当下所处的环境改变了。
之前定了一个计划,就是一年读365本书,所以几乎是一天一本的节奏。为了每天能够轻松完成任务,你看我这里用了一个词:轻松,要做到这一点,在选书的时候,就要特别谨慎,大部头的肯定不能选,思想性特别深的肯定不能选,基本上只能选一些提升认知类的、自我启发类的书籍,以及一些工具类、方法论类的书籍。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目的是扩展视野,积累一个阅读量,因为我知道自己的量远远不够。
但是凡事都是辩证的,量重要,质也同样重要。光有量不行,光有质也不行。就像《老子》里面所讲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随行,恒也。对于量和质也是一样,他们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不能走两端,要在量和质之间寻找一种匹配。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说的,读书应该像拉手风琴,一段时间往外拉,不断扩大读书的范围,一段时间又缩回来,只聚焦一个点集中精力进行攻克。这两个动作是有来有往,相互转化的。然后,我们的见识、我们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就在这样一拉一缩当中不断地得到提升。
一年读365本书,就是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当然对于不同的人,可以定不同的目标,一年50本、100本都是可以的,没有谁说365本就一定比100本、50本好,因人而异,不必过于追求数量。
一年读一本经典的书,比如《老子》,并把这本书背下来,让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在自己的脑袋里安装上一个操作系统,通过慢慢的消化、反思、揣摩,修炼自己的基本功。这也是受到雾满拦江先生的启发,也就是四个阶段、四年读书计划中的第一个阶段:古为今用,其他还有洋为中用、理为文用、文为理用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需要用时一年,之前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字发在简书里介绍老雾的读书方法。
有时候觉得,做事或许要讲究一种平衡,不能用力过度,也不能毫不用功。
比如说读书,有时候你一年读不上几本书,稀稀拉拉,好像总也提不起劲,这对我们没有什么帮助,因为起码的效能基础都没有建立起来;有时候1年读365本,你可能觉得够了吧,也要小心用力过猛,所以我强调的都是轻松读365本,这个时候你就要讲求方法,读一本书中你该读的部分。
比如说努力,你一天到晚无所事事,不知道干什么,肯定是不好的,但是你一天到晚卯足了劲,每天做N件事,恨不得一天48小时,全程绷紧了弦,时间一长你肯定会被废掉,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你不能只顾开车,却一点也不去保养,而且有时生活也确实需要放空,需要留白,这样才能保证你的创造力。
也就是说,我们要找到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独特的判断能力,用《老子》的话就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一年既要读365本书,或者100本书,也要读一本《老子》,是与不是,待时间来证明吧。
最重要的,我们要有我们自己的判断。
虚舟
2017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