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穷人啥样子
土城市/文
《穷忙》讲述美国的穷人生活。它采取非虚构文学方式讲了十个群体(粗略算了一下)与贫困有关的故事。
这个十个群体显然作者是精心选择的,有单亲妈妈、移民、学历教育缺失者、农业工人、有违法行为前科者、失足女、病患、被性侵者、心理创伤者等。因为这些群体不仅仅在美国,在中国也是贫穷的主要人群,具有普遍性、代表性。
或许因为司空见惯,或许因为文化心理隔阂,我对书里描绘的穷人遭遇没有特别难受之感,跟阅读国内关于底层人群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如梁鸿写的部分梁庄人)给我带来的悲凉、痛楚感受相比,甚至跟读一些媒体报道(如井下人新闻)的感受相比,情感上显得过于隔靴搔痒,不温不火。看着看着,就觉得美国穷人其实不那么苦,只有偶尔几个细节让人心生悲怅。
因此,《穷忙》给我这样的印象:美国穷人,他们是自己造成了自己的不幸,而主要不是因为政府、社会,假如他们努力工作、更有耐心、坚持不懈的话,很多人可以避免沦为穷人。但在读国内此类书时,感觉中国人的贫穷主要是国家和社会造成的,是有历史延续性的,比如国家政策需要农民付出更多而仅仅得到温饱,农民贫困成为国家政策选择的结果,并由此带来连锁问题。
事实上,美国人的贫困,也不是绝对意义的贫困,书中提到它不同于东南亚和非洲的某些国家的贫困。美国人的贫困是在对比之下的底层生活,是较好福利政策照顾下的贫困。同时,作为读者,我感觉美国穷人不如中国穷人“争气”。而“争气”二字可以说是中国穷人自我暗示、抱团取暖、互相打气鼓励的常能听见的用语。父亲告诉儿子好好念书要争气,父母劝慰成年的儿子认真要争气,这在本书中美国穷人却很少有,相反还弥漫着颓废的自暴自弃的心态。
本书既向读者展示美国的穷人生活,又不完全满足于展示,而是借此批评美国福利政策。书中写道,有贷款机构给作者电话,可以提供较低利率的贷款,但作者本人并不需要,但对真正需要的穷忙者,贷款机构索取的利率却非常高。另一个故事里写个人申请破产的问题。有些穷忙者由于没有穷到还不起所有贷款的地步,他就不能破产,他不能破产就不能申领社会救济,如果申请社会救济,实际上比他穷忙每月挣得还多。为此,他可能不得不故意拖延还贷款,以致连续拖延十个月直至真正破产。书里另一处,说一个女职员与同样是女职员的同事相比,她没有得到升职,因为她显得更老,她没有其他女同事那样有一副好牙。但对于这个穷忙女人来说,因为支付不起高额的牙医费用,她没法维护牙齿。但是她的牙齿还没有彻底掉光,所以政府也不能免费安装义齿(附带说一下,书里说她最后自己主动拔光了牙齿)。她就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状态:要么牙齿掉光,要么饱受折磨。书里还有不少地方提到美国福利政策的弊端。
书中写到,穷人的处境总是越来越糟:“贫穷是一种奇怪的悄悄侵入骨髓的东西:一个原因导致了许多后果,然后这些后果又形成了原来的成因,或者造成一个后果的许多成因正是由那个后果引起的。”
作者认为,致贫原因是多元且互相影响:有经济原因,有心理因素;有个人因素,有社会原因。为此,美国也抛出了一系列福利新政,但这并奏效,穷人状况不见好转。美国穷人在各种福利政策中周旋,有许多社团组织帮助他们学习、算账、找工作、改善心态,他们不仅要忙于工作,还要忙于寻求各种他们自己都不熟悉的社会福利。从这方面看,他们比中国的穷人要幸福很多。但由于政策互相割裂,穷人依然贫困。作者认为造成贫困的因素联系紧密,让穷人难以摆脱。除非采取系统的政策和方法,将于事无补。
但作者对帮助穷忙者也没有给出太明确的思路。其实所谓国家的福利政策,只是缓解之策,贫困并不能因为实施福利政策而有所减少。虽然贫穷是按照经济收入划分的,但是贫穷问题却涉及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人的问题等多方面。如果它仅仅涉及经济问题,还可能找到解决办法,但贫穷问题的复杂性,远不是经济可以解决的。 因此,治贫不过是摁下葫芦起来瓢,对此,我比作者还要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