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原本指的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外来务工人员,现在延伸到任意工种,只要出卖自己的时间和劳动力给资本家,换取报酬的就是铁骨铮铮打工人。
似乎这个世界的职业只有三类:资本家、打工人、个体户。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偷格瓦拉·周的觉悟,所以早早做好打工人的准备,盘算自己能在哪个资本下“卖”个好价钱。为什么大部分人的谋生途径就只有打工这条路呢,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雇佣形式,咱们打工人的祖师爷是谁?这些问题我想要知道但调查一番之后也没找到答案......
我猜想最原始的雇佣关系是发生在原始社会里以物易物时期之后,那么时间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这个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贝壳作为一般等价物,也就是货币的概念。货币用来体现商品的价值,而商品是人类劳动力的凝结,商品的价值反映了劳动时间。当人们意识到物物交换的本质其实是劳动力的交换之后,那么劳动力的价值也可以用货币来衡量了。
奴隶社会将人彻底物化,阶级分化随即而来。少部分人的劳动可以养活大部分人,而一小波人就可以脱离劳动,只从事劳动管理部分,有点资本家的意思了。
真正意义上的雇佣关系需要设立劳动标准,多少时间做多少事拿多少钱,明码标价。人类有意识地制定劳动标准,是由社会分工和劳动管理所引起的。在古代历史上,人类社会进行了两次大的分工。第一次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秦律之一《工人程》即是对官营收购共业生产中关于人员、时间、生产定额等标准作出的统一规定。又如元朝“在南京设立东织局,管人匠三千六百户,机一百五十四张,额造缎疋四千五百二十七段,荒丝一万一千五百二斤八两”
而真正意义的劳动标准是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产生的。机器大工业出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中,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劳动标准也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
以前我们在自然生态里劳动换物,现在资源都在资本家手里,我们就在资本生态里去劳动换钱了。
劳动力的价值自古有价,大家都是出来卖的,没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参考资料:
《中国劳动标准体系研究》苏海南
《货币银行学》许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