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今晚大结局了,这结局确实有点出乎意料。
全剧的大BOSS竟然死了,还是笑着赴死的那种。
1 各色人物各自命运
本来以为这盘棋是诸葛亮下的,原来诸葛亮事先并不知道,是杨长史这个丞相助理为丞相铲除朝堂上的异己而部署的一步大棋。
虽然他并不认同杨长史的做法但是他肯定了结果。其实过程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目的达到了。
结局因为司闻曹这些变故,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没能继续。
杨长史还是杨长史,稳坐钓鱼台。
他的这步棋完全迎合了上司的口味,看着朝堂上的李严和自己的顶头上司天天争斗,他是实在看不下去了。
来了个先斩后奏,睿智如诸葛亮一眼就看穿了他的谋划。
但他没有受到惩罚因为李严受密令这件事他并没有告诉丞相,只是告诉丞相李严结党想要阻止北伐夺取兵权。
剧里面最后没有交代这个密令,但是我觉得这个密令可能从头至尾也是个假的文件。
他成功地帮诸葛亮铲除了北伐的最大障碍,心里应该是得意至极,但我想也给诸葛亮心里扎了一根刺。
李严的结局没有交代,应该是被流放了。
他的悲剧在于太过于执着自己的想法,眼光不够长远,看事情有局限性,在家国大事面前夹带了个人恩怨。
最后诸葛亮去看他,跟他说了北伐的利弊,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北伐的利弊。在大是大非面前他还是很清醒的,不然刘备也不会把他列为托孤忠臣。
他一直觉得诸葛亮霸权朝政和军权,只是为了一己之私,其实他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这背后的深意。
还有一点就是识人不明,冯鹰,陈恭,柳莹他对他们推心置腹,但是最终换来的却是一招请君入瓮。他们一起把他送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也不知道一朝阶下囚的他对往事有何感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心为国的赤胆忠心从未改变,但是最后也因此丢了前程。
冯鹰,依旧是司闻曹的老大。
作为杨长史的左膀右臂他为杨长史的国家计划,兴复汉室付出辛劳,不管是与曹魏交换情报,还是计划了整部棋局,最后自己是那个坐死局的人。
此人知人善任,圆滑世故,深谋远虑,是真正的下棋高手。
要不是陈恭自己在这个计划的外面又画了一个圈,自己最后改了整个计划那么冯鹰就死了。
老谋深算如他或许他从一开始也计算了陈恭,也知道了陈恭必然会救荀诩,荀诩必然会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有了他他就不会那么轻易死去。
就像他当初派荀诩去天水做游枭就是因为他笃定荀诩不会随意杀死白帝,也一定能完成他内心期许的任务。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就像他对陈恭的任命一样,他了解他们,懂得他们所以算定他们。
荀诩,最后被诸葛亮钦点去东吴建立新的情报网,谍战机构。
正直,果断,只认真相不认人。他是整个棋局里面最关键的人物,要是换成别人整个计划都会全盘皆输。
他信任陈恭,所以在天水没有杀死被怀疑叛变的陈恭。反而两个人制定了秘密的计划来破坏曹魏的清盘计划。
也正是对真相的执着让他从那个黑暗的洞里爬了出来,走到了陈恭的面前,亲手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他悔恨,难过,自责,但是当知道了这一切都是陈恭的算计以后就豁然开朗了。
终究论算计他还是比不过他们,但是好在他还是一腔孤勇,赤胆忠心。
陈恭,整部剧最大的BOSS,最后被斩立决。
从一开始我们都知道他是白帝,到后来以为他才是真正的烛龙,尔后他又是碟中谍,反转到目不暇接,到最后他竟然自己计划了自己的死。
当我们还在为剧情云里雾里的时候是很难想到这些事情全部都在他的算计之中,虽然一切不乏冯鹰和杨长史的筹谋。
但是最后这万念俱灰的一局,可谓是技高一筹啊。看着以前踌躇满志的郭淮知道消息时候的萎靡不振就知道他赢得多漂亮。
其实他完全可以不用死,以他缜密的心思是不会随意让荀诩逃跑的。在荀诩逃跑的时候看到那湿湿的泥巴我就知道这是计划好的。
可怜荀诩一个劲着急逃跑去抓嫌疑人忘记了思考这些细节。
黄预被陈恭亲手杀死了。
柳莹杀死了自己的丫鬟逃跑了,不知道用的是陈恭给的令牌还是荀诩给的。
孙令依旧姐夫长姐夫短的那么逗。
2 陈恭的死成全了所有人,也包括他自己。
他给了荀诩逃跑的通道,这样荀诩可以第一时间抓到他,立下汗马功劳,给了荀诩一个光明的前途。
他给了冯鹰活路,为了坐实李严的罪名冯鹰承担了曹魏间谍的罪名,但是他替冯鹰担下了所有罪名。虽然冯鹰做的这些事出有因,但好歹死了不冤。
他给了柳莹另一种人生,作为魏谍的接头上线,陈恭死了,柳莹可以选择回到曹魏继续间谍,也可以选择从此隐姓埋过普通人的一生。再也没有人知道她曾经是曹魏间谍。
他给了杨长史和诸葛亮乃至整个蜀汉的稳定和希望,如果他不死说出了所有的计划那么最后死的人除了冯鹰,杨长史,马岱还有更多的人,对于国家的损失太大。
他也成全了自己。陈恭想死的大半原因是因为翟悦的死,翟悦就死在他面前,为不拖累他而死。
而杨长史,郭淮,冯鹰,李严这些人不停地算计让他心生疲惫,卷在权利的漩涡里,谍战的浪潮中,他进退维谷。
为了大家所谓的计划,兴复汉室,各种旗帜和口号,死了太多无辜的人。
他产生了自我怀疑,已经不知道谁对谁错,也不愿意去思考孰是孰非,在家国命运的面前,选择太难了。
加上对翟悦心生愧疚,原本想要结束这一切以后和翟悦一起隐退。
但是翟悦不在了,而死是解脱,是成全,是最美的华章。
在被斩的时候,那种笑,好像在说,“悦儿,我来了。”
写在最后:
马伯庸擅长在历史空白的缝隙里填满不同的故事,书写在夹缝中生存的小人物的命运。
生逢乱世活着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是非对错,信仰,道德,良知和生存之间挣扎更苦,尤其是对一个过于聪慧而又无牵无挂的人而言。
陈恭的死也算合情合理。
不管是编剧还是原著作者,展示给我们那个时代人们的命运和选择,那些被组织抛弃和出卖的无辜的性命,就是每个时代车轮里的炮灰。
一将功成万骨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于牺牲和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