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皇帝中大家熟悉的有4个,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今天我就来谈一谈他们这四位的政治。
汉高祖刘邦,在楚汉之争后赢得了天下,在赢得天下之后,第一件事当然就是要巩固他的皇权,为什么要巩固皇权呢?当然是为了让国家更加安定,让国家在全都由自己统治,而刘邦就实行了这样一个制度:在汉朝初年的时候国家很不安定,各地的诸侯还没有被消灭,国家的离心很重,而刘邦他为了维护汉朝统治就决定采用了郡国并行的方法。而所谓郡国制,也就是郡县制和分封制共同实行的制度。而郡县制又是什么呢?郡县制是指帝王为加了强中央集权的统一,防止地方势力对中央造成威胁而推行的,而在等到政权稳固后,刘邦为了防止反叛就以种种罪名取消了他们的王爵,或贬或杀,改封刘氏宗亲为王,订立了“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誓言。可他有没有想过会不会有什么遗留下的问题呢?当然也有正确的影响,刘邦至今的这一制度对维护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而错误的呢?刘邦虽说是为了防止反叛取消了他们的王爵,可他有没有想过这样以来就会使得,已吴王带头的异姓王更加反对他们的政治,而人心也会更加散乱,何苦要这样呢?只因一个制度而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不是很糟糕吗?这样就会使其他异性王更加恨刘邦,这样一来中央集权不就照样得到了威胁吗?而在他去世的时候,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于是就开始了吕后专统,而周勃陈平等人就合力消灭吕后,拥护刘恒继承皇位,老刘家的人又继续上台了。
在汉文帝即位后,同样他也是为了巩固皇权实行了改革措施,而他应对的问题也就是整个汉朝的问题:在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而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也互相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孝文帝听取了大臣的建议实行了改革。而他的改革措施有以下六点:一.实行均田制,分给农民土地,以农为本发展生产。二.实行一系列汉代改革,加速民族融合。1.说汉话禁用鲜卑语,2.穿戴汉族3.改鲜卑姓氏为汉姓氏4.汉族与鲜卑通婚5.采用汉族官制,律令6.学习汉族礼法,尊孔兴办学校,提倡以孝治国,提前尊老养老。虽说这些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统一中央集权。这一制度虽说是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但是在我看来诸侯王的势力还是没有减少,只是在大融合。而在汉文帝去世后这一势力还是没有减轻,和汉高祖刘邦一样都还存留着问题。
而在汉景帝即位时,地方势力和中央集权的矛盾日益激发,一发不可收拾。这时晁错便提出了削藩,所谓削藩就是减少诸侯的势力和地方,突然减少诸侯的势力和地方,当然他们就会不高兴。如果我突然减少你们家的东西,不让你们家干这,不让你们家干那你们会高兴吗?当然会不高兴。汉景帝先是以各种罪名,先后削去了楚王戊的东海郡,赵王遂的常山郡和胶西王的六个县。而就是因为这一前提,就是因为这一制度,使得以吴王和楚王为首的“七国之乱”爆发了,但是不到三个月景帝就平定了叛乱,而在这一战中,除梁国以外其余六国都被废除。诸侯势力已经大大减少,中央集权的势力也达到了一个顶峰。虽说是汉景帝导致了“七国之乱”的爆发,但是也是汉景帝更加巩固了皇权,更加巩固了中央集权。
而汉武帝更是聪明,在他即位的时候,他颁布了推恩令,因为当时有些权势大臣的势力过大,已经影响到了皇帝的统治,皇帝为了改善自身被动的局面,便出此制度来使大臣的权力减弱。而所谓推恩令这项政令就是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形成若干个小国家,直到没有土地,如果是一皇帝的名义分给他们,看似是皇帝厚代他们,实际上却让每个封地的土地化为零,让他们内讧。这样以来皇帝就有机会削弱他们的势力。最终却是皇帝渔翁得利,推恩令的实施不仅削弱各个封国的势力,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大的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这样就可以更加巩固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