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早上七点,家中一片混乱:
“妈妈,我的红领巾找不到了”
“老婆,上星期我买的那件黑T恤你放哪了?”……
明明是想要像日剧里一样“微笑着送家人出门”,结果是从早上开始就数落孩子。焦躁,不耐烦,情绪一点就着……
每天上演的这一幕幕“戏剧”,使得我不得不审视自己的“人生”和“生活”。
最近我遇见了这本书《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由日本的山口势子女士所著,一个“住在偏僻乡村的朴素的家庭主妇”。
说实话,关于整理和收纳的这类书,我之前接触过不少,其中比较经典的如《断舍离》,《怦然心动的生活整理法》。
记得是两三年前,一时兴起,也是跟着这股“日式整理法”热潮,对家里做过一两次“照葫芦画瓢”的所谓整理。
当时工程般的劳心劳力,实际操作中才发现,很多适合日式家居生活环境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我的生活习惯。
更让人感觉到挫败的是,好不容易做出的一点点改变,过不了多久就“打回原形”。
辛苦地一一照搬,结果是造成了生活的更多不方便。
所以一段时间里,我对于类似这样讲述“日式生活整理”的方法论的书,保持了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但当我在书中不经意翻阅到,小山女士提出的“极简主义者”的概念时,我心中某个柔软的地方,还是被触动了。
极简主义者指的是,摒弃不是非常重要的事物,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物倾注全部精力。
极简主义者认为,物品的多少只不过是表面的,人的思想意识的转变才尤为重要。
概括成简单的语言就是——“聚焦”。
生活中要具备一种能力--把所有精力都“聚焦”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的能力,只留下对我们“真正重要”的物品。
我们并非是“不擅长于整理物品”,根本原因是——物品的数量超过了我们的可管理量。
一个人与物品的关系,反映了他与生活的关系,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化繁为简,才能更多的听到内心的声音,嗅到更多的花香。
极简主义与东西少的好处,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家务完成得更高效。因为各种架子和装饰品之类的灰尘温床减少了,打扫工作也随之变得简单。
另外,东西少了,类似“这个东西在哪儿”的声音变少了,家人之间的摩擦也随之减少了。
除此之外,每一件经过选择留下来的物品,品质更高了。由此带来的居住品质也提高了。
减少了繁杂的家务琐事,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更静下心来和孩子们相处。
与他们小小的心灵接触交流,能够察觉一些细小微妙的变化,切身感受他们的成长。
保持少量物品,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在这本书的基础上,结合之前看过的生活整理书的“精髓”,我总结了这些实用的,确实能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不囤货。附近的超市和电商超市就是我的储备仓库。“上午买下午达”,购买越来越便捷,家里根本就用不着存货。
家居的装饰品,最小化留存,除非是对我有特殊意义的物件。以“使用”为标准,检视每件物品。
一次性和免费赠送的物品,从接触到那一刻就用掉,一开始就不要带进家门。
避免类似“9.9包邮”这样的诱惑。只有有质感,可以反复使用的物品,才会带来“怦然心动”的感觉。
最后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觉知日常的“消费”。是出于“真正需要”,还是情绪上的原因,比如因为不能陪孩子的内疚感,而买的“补偿式”的玩具。还比如只是出于心情抑郁而去大买特买。
通过这样一次次“观察者式”的消费,我们会越来越接近“真正需要”的物品。
真正的整理,到底是为了什么。
随着年龄的渐长,我越来越觉得,对家的整理其实就是对内心的整理。
并不是“为了在乎谁,表现给谁看”而做的整理,也不是为了“整理”而整理。
“整理”只是让我的生活更方便的一种方法。
我也确信,通过整理家,我们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甚至通过“整理下的‘检视’”,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不足奇。
持有一颗“素与简”的心,至少每个新的一天可以从“微笑着一家人出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