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流传一句名言:五百年来两个完人。一位就是开创了《心学》的王阳明,还有一位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
有很多人会说曾国藩,我们都知道的,但这个王阳明怎么有些似曾耳熟,却甚陌生的感觉。他为何能够与曾文正公相提并论呢?
首先,在宝岛台湾,随处可见阳明学院、阳明学堂。八十年代时,李敖先生的别墅就在著名的台湾阳明山上。
蒋介石也曾经说过: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我是自十八岁从顾葆性先生时候起,就开始研究的,以后五十年来,更是读了再读,研究再研究,他的《传习录》与《大学问》这两个小册子,真使我百读不厌,不知其乐之所止。
当年,在湖南有位毛姓学生,进入长沙第一师范学堂初始,就以一篇研读阳明心学的文章《心之力》,受到校长杨昌济先生的器重。没错,这位毛同学,名叫润之。
还有,阳明心学在日韩等东南亚国家也是非常的盛行。尤其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对王阳明的心学是推崇有加。章太炎先生就说过,日本维新,王学为其先导。
据说,日俄战争时期,日本的海军元帅东乡平八郎,一生随身带着一枚印章,上面篆刻七个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那么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什么呢?
在解读阳明心学之前,先要把宋明理学,也就是程朱理学简单的说一下。程、朱是指北宋的程颐、程颢(就是程门立雪的主人公),还有南宋的朱熹,他们创立了儒家的注解新说。
程朱理学自从元代之后,尤其是朱熹,他的《四书集注》和《五经传注》,是科举考试的指定参考书目,是官学唯一的学术标准,也是当时道德层面的至高准则,更是统治阶级禁锢天下人思想的法宝。
大家都知道,程朱理学最核心的思想之一,就是“存天理,灭人欲”。那么天理是什么呢?天理就是天地间运行的规律,在儒家思想中演变为指引人的行为规范。世间万物都有天理,人人都要遵循天理,才是正道。
我们每个人只能遵循这个天理,要把自己内心的私欲给消灭掉,而且这个私欲非但不能去做,甚至连想都不能去想。
举例来说,男欢女爱,是为了娶妻生子,这是合乎天理的,也是这个社会运行、人类繁衍的基础。但是当这个正当的欲望稍微一放纵,就不可以了。你为了生理上的欲望,去找情人,眠花宿柳,那就是人欲的堕落,道德的败坏,人性本恶的体现。
正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意思是说,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
所以,程朱理学就认为,既然人心是不可琢磨的,所以只能靠天理,圣人之道来指引,发扬善的一面,遏制坏的一面。
这也就出现了那句被千万人唾骂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话是程颐说的,他认为人只能遵循天理,而且要不惜一切代价,包括自己的生命,要用生命去捍卫天理。
这就是把人的行为归于外界的规则来指引,要求你遵循天理去做事,克制自己的私欲,圣人之言怎么说,你就怎么做,不能有自己的私欲,更不能去放纵自己。
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坚定地把程朱理学作为官学的唯一思想,就是为了把人性禁锢在这“天理”的条条框框之中。
据说,程颐作为帝师的时候,看到小皇帝偷偷折了一根柳枝,就严肃的教训皇帝:万物复苏,生命不易,你怎么能折杀生命,这是没天理的啊!
你看,连折一根花草,都是不允许的,都变成了人欲的恶。
总之,程朱理学认为,人是不可靠的,唯有用天理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要用外部的力量来指引、指导人们的行为。
那么,王阳明的心学对于这个“天理”,又是如何界定的呢?
这里先说一个成语“格物致知”。
王阳明在少年时期,就立下宏愿,要成为“圣人”。所以,一开始他对于程朱理学是非常推崇的,埋头苦读,遍访名师,曾求教于当时在程朱理学的研究方面,如神一般存在的理学大师娄谅。
娄谅坚定的告诫王阳明:圣人必可学而至。方法就是格物致知。
因为朱熹认为,天理无处不在,存在于这世界里的每一样事物之中,是自然之道。并且这天理已经被先贤圣人给觉悟了,方法也传承了下来。所以我们只要追随圣人之学,用圣人的方法,去格物致知。
格物就是我们只要有毅力和恒心,观察研究每一件事物内在的道理,就能参透、明悟天理,到达天理的境界。当你参悟天理之后,再回去看各种事物,其内在的本质也是一清二楚、纤毫毕现。
(这也是现代逻辑学中,归纳与演绎的方法。)
王阳明同学听完之后,立马就行动起来。在自家的院子里,开始格竹,就是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的盯着一根竹子。
结果,七天之后,天理没有被格出来。倒是小王同志以咳嗽咳出血丝来,人晕倒在地上而告终。这也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格物实验——阳明格竹。
也就是这场格物的实践,让王阳明开始了对程朱理学的质疑。从而使王阳明重新思考,要另辟蹊径,最终超越了理学,开创了自己的阳明心学。
朱熹说“存天理,灭人欲”,他认为,要把仁义礼智信,这些东西保留,并且不惜一切代价,时刻恪守。而人的情感与欲望,尤其是私欲都是恶的,都要去除掉。
王阳明提出的理论是“存天理,去人欲”。虽然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意义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他认为,人的性情、情绪,还有感情,都是我们的本能反应。是我们人类从先祖,一代一代遗传下来的基因,无法真正的除掉,无非只是压抑了自己而已。
所以阳明先生是承认,人欲的合理存在,他认为格物不但是要到达天理的终极目标,还能帮助我们去格除不良的欲望。(为善去恶是格物)
那么,阳明心学的奠基理论是什么呢?
心即理,心外无物
就是简简单单的七个字:“心即理,心外无物”。
王阳明认为,这个天理就在你的心里,从未离开。所以探寻天理,就应该从自己的内心中去慢慢地发掘出来。而不是认为自己的内心都是人性的恶欲,去压抑自己的内心,只遵从先贤圣人之言,把自己陷在条条框框的教条之中。
著名作家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中,有那么一段金句:亲爱的,外面的世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这句话激励了很多人,其实这就是源自心学的核心理论。
在王阳明的心学著作《传习录》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公案,叫“岩中花树”。
有一天,王阳明和自己的学生在郊外游玩,有学生看到山岩中有株开了花的树,就问王老师:先生,你说心外无物,那棵树开着美丽的花,如果我们没有到这个地方来,没有看到这花,它就不开了吗?这花就不美丽了吗?
王阳明的原文回答是这样的,他说:汝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
首先,这段话中最关键的就是这个“寂”字。古人认为,失去了心中的价值归属、核心价值的崇拜,没有了精神依托,这就是寂寞。
而后面的那句“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中的“明白”。古人认为,是把精神归属、价值宣示于大众,让大众明明白白的知晓与接纳。而在王阳明这里的意思是指,从内心明白确定这个精神、价值的存在。
所以,王阳明的“心即理,心外无物”,说的是一种价值存在。
那么这段话的解释就是,你没有看到此花时,此花在你内心的价值未被发现,没有归属;当你看到此花时,激发了你心中对于此花的价值和概念,它的颜色在你的心里被接纳,你明白确定了它的颜色和样子,所以此花早在你的心中,而非是你看到之后才明白的。
有人说,这是西方哲学的“存在即被感知”,也有人批评这就是唯心主义。其实这两者都不了解王阳明的境界。
存在即被感知,是指看见花,感觉到了,花就存在;没有看见,感觉不到,它就不存在。
而王阳明认为,此花就一直在你的心里,看见或感觉,就是一种激发和发现内心的这个概念(价值)存在。
唯心主义是认为精神(意识)是世界的第一性质,物质是世界的第二性质。精神高于物质的存在。
但王阳明认为,精神和物质是并存的,共同组成了一种价值(概念)。而心外无物,就是这种价值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之中。
并且当你明白了这种“心外无物”的价值存在之后,就会产生强大的行动力。
知行合一
这个强大的行动力,在阳明心学中,就叫作“知行合一”。
大家都知道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吧!其实他的原名叫陶文濬,就是读了阳明心学之后,变成了王阳明的忠实信徒,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陶行知。
在中国哲学史上,一直是把知与行分开来的,所以就产生了“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的大辩论。
而王阳明的心学,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阳明心学认为,知与行其实是一个整体。
当你知道了之后,就会自然的去行动。如果你只是知道,却又做不到,这就是典型的知行不合一。也就是你还是没有真正的知道。
比如,有些人在谈论的时候,表现的口若悬河,看似非常精通的样子,但是到了动手实践的时候,却做得一塌糊涂。因此被人看轻鄙视。正所谓:知少言多不认错,遇到实操变怂货。
王阳明自己对于知行合一,是这样诠释的。王阳明的爱徒,也是他的妹夫徐爱,曾经问过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徐爱问:如今人们都知道对父母要孝顺,对兄弟姐妹要友爱,大家都知道要孝悌友顺。可事实上,做到的人很少。这是不是说,知道与做到,是两件事情,怎么能合一呢?
王阳明老师的回答:当你看到美色之后,一定会眉开眼笑、心情愉悦,这是你看到美色之后,才决定开眉舒颜吗?不是的,是你一看到就内心欢喜,眼眉自然舒展了。你的情绪反应与审美行为是一致的。
所以,孝悌也是一样的,不是你认为自己要孝悌,而是你与父母兄弟在一起时,自然而然、自觉地就会去做出孝悌友爱的行动来。也就是做到了孝与悌,才能说明知孝悌。
王阳明认为,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去做,而不是自己准备要去做。
也就是你自己内心觉得孝顺是天经地义的,是作为儿女就应该这么去做的,与口渴了要喝水,人饿了要吃饭,是一样自然的。
而不是在外人面前,为了彰显自己的良善,实际上只是为自己博一个“好”名声。记住,虚伪就是人性的恶欲。
我们在很多报纸和电视新闻上面看到过,有些子女在老人生前,不管不顾老人的生活,却在死后大操大办老人的丧事,也就是活着不孝,死了孝顺。这就不是真正的知孝悌。
同理,试想一下,在工作中,是发自内心想要做,和为了做而去准备做,这两者之间,你心理状态的区别哈!或者说这件事情,领导在与领导不在,或有没有KPI的指标,你的状态是不是一样呢?
第二个问题,徐爱又进一步的提问:古人分知、行两个部分,是不是希望人们有意识的对知与行分别加以研究吗?
王阳明一听,频频点头,认为徐爱的悟性很高。
他回答道:古人分“知与行”为二者,是因为世上有这样两种人,一是全不解思惟省察,懵然任意的行事(莽做),二是茫然悬空、费尽脑筋的去思考,却不肯去做实践(空想)。
所以,把事情想明白之后再去做,这样才不会犯大的错误;行动之后要复盘与总结,这样才会知道事情的真相,真实的全貌。
(知而后行无缪,行而后知始真)
那么,又该如何去做到知与行的合一呢?
首先,从心里知道到行为上做到,只是知与行的阶段,接下来还要真正的合与一。
阳明心学的另一条重要理论:知是行之主意,行实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实知之成;已可理会矣!
这里其实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知到行,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即知道了就会去做到,并且做成功。也就是说,知是行的指导思想,行是知的展示过程和结果。
第二步,就是这个“合”字。就是把这个过程,完全的融合在一起,要沉浸在其中,知晓每一个细节,每一步的过程,包括自己的感受与心路历程。并且整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完全融合在一起。
前面说了,思想上的知道是身体行为的开始,而行为的结果又是思想上知道的成功展现。“知道”指导“做到”的每一个步骤和阶段,身体完全的清楚明白,整个人都沉浸于这个过程之中,就是“合”。
举个例子,孔子年轻时,学习音乐。老师直接教他第一首琴曲,如何弹奏,也不告诉他曲名,只是让他慢慢的练习。
一段时间之后,老师听孔子汇演之后,认为孔子弹得不错了,准备教他第二首曲子。
可是小仲尼却摇头拒绝,说:吾习其曲矣,未得其术。意思是说,这首曲子的技法与指法,我已经掌握了,但是节奏与韵律,我还不太明白,我要继续练习,先不学其它的曲子。
老师一听,觉得孔子,这孩子有长性,真心的不错哈!
又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再来听,发觉小仲尼已经非常的熟练,可以学习新的曲子了。
但是孔子还是拒绝了,说:吾习其术,未得其志。意思是说,这首曲子的技法和节奏韵律,我是完全掌握了,但是它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我还不清楚,要继续再练习。
老师觉得此时的孔子有点倔强哈,小心走火入魔啊!
再过了一段时间,老师过来一听,不得了啊,小仲尼的弹奏水平,已经和自己差不多了啊!就让孔子换别的曲子学习吧。
但孔子再次拒绝,说:吾知其志,未知其人。意思是说,曲子的思想感情,我已经体会到了,但是创造这样的音乐,会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呢?我还要再琢磨琢磨。
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再来的时候,就直白的对孔子说:我已经没法再教你了。
结果,仲尼还是摇摇头,说:吾知其人,未知其类。意思是说,这个人我大致明白了,但是他的这首曲子,想要表现哪一类人的感情想法,我还需要再体会一下。
最后,当孔子完成这整个学习过程之后。据说,弹奏的惊天地泣鬼神,老师听完失魂落魄,因为他都没想到会有这种境界。
仲尼还在弹完之后,长身而立,感叹道:这首曲子,气象博大,浩浩荡荡,作者此人皮肤黑黑,胳膊很长,气势磅礴,非周文王还有谁能作出此曲!
老师听完,大惊失色,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告诉孔子,此曲就是《文王操》。而孔子就是在不断的弹奏过程中,去体会每一个过程,感受每一个音符的用意。是完全沉浸于曲子中,与此曲融合为一体,最终参透这首曲子的终极奥义。
当下的学校教育,很多人出了校门,就把课堂上的知识都忘了,这样的学习,无论你的学历有多高,但是都无法真正的运用起来。这或许就是那句:“读了很多的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最佳注解。
而真正的学习,就应该像我们的万世师表孔子那样,沉浸于知识之中,把自己与知识融合为一体。这也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伟大之处。
第三步,由“合”字,到最终的“一”。也就是“知是行之主意,行实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实知之成;已可理会矣!”中的“已可理会矣”
我个人认为,这句已可理会矣,并不是简单的这个道理我已经学会了。这个“理”字,就是之前所说的天理,是自然之道。而关键在于“会”这个字,是会面、到达。也就是当你把知识融会贯通,沉浸其中时,就能到达天理的境界。
《道德经》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一”就是自然之道;分出阴阳两极,谓之二;阴阳融合,成为第三种状态,而这第三种状态形成了万物。
那么,这个“一”,在道家,叫作道;在西方哲学中,叫作本质;而在儒家,就叫作仁。隐约不可寻,但是一旦掌握这个至高无上的真理之后,就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规”了。
所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也包含了道家的思想。但是他对于这个“一”的解释,要比道家自然混沌的状态,更加的细致,也更进一步。
他认为这个“一”,也就是“天理”,叫作“致良知”,也是心学的终极目的地。关于这个良知,在后面还有更为详细的解读。
这里重点说一下的,“致良知”是一个价值性的归宿和再出发。
之前说过,阳明心学的“心即理,心外无物”不是存在主义或唯心论。而是一种价值的存在。
那么,这个“良知”其实早已在你的心中,而知行合一就是你从知到行,知道就会做到,此为第一步。
进入到“行到合”,沉浸其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指导行为的模式,此为第二步。
再由“合到一”,当你在这个融会贯通的过程中,也就是合的状态,体会到天理的境界,也就是“一”(良知)的状态。从而触类旁通的发掘出内心中巨大的潜能,再次出发,形成一个正能量的循环,此为第三步。
比如,中国式过马路,往往并不是遵守交通法规,而是看有没有交警在管理,又或是凑够一小撮人,让汽车不敢前行,就能过马路了。
那么,用知行合一的概念,就是当你知道遵守交规是应该发自内心,是需要遵守的行为(知)。
那么在过马路时,就会按照信号灯来行事,而不是人多就一起过马路了,也不是忌讳会受到处罚,用经济损失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行)。
当你每次看到红灯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停下脚步,自觉的等待红灯,知道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的行为,已然形成一个本能的反应(合)。
此时,你就会对交通法规产生接纳和认可,那么当你遇到其他的交通行为时,就会自然而然的遵守。如,不逆行、不乱停车等。同时也会遵守生活中的其他规则,而且无须他人监督。(“一”或者说良知)
(例子举得不那么恰当,真的是水平有限,请见谅哈!)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虽然王阳明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是行不通的,因为他自己格竹格到吐血,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另一种的格物致知,其要达到的“天理”,就是知行到合之后的“一”。这需要你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实践知与行的“合”(格物),最终到达“一”(致知)。
心上学 &事上练
那么,具体有什么方法吗?
有的,两个。
第一个,心上学。就是在做事的时候,先在自己的脑海里或者说心里面,把每个过程都反复的想,把每一个动作,还有会产生的情绪反应,都进行一次次的预演。
比如,学习开车,把自己在开车时,要做的动作,反复的先在脑海中操练几次,然后再上车进行实操,其效果一定会比你直接上车进行操作,要好的多。
同样,王阳明本人也是如此,他是当时整个大明朝有名的书法大家。这当然和他出身书香门第有关,他父亲王华是状元及第,在儿子的教育上,自然不会马虎。
但是在练习书法的时候,王阳明就是先在心中运笔数十回,然后才落笔,写在纸上。
这也说明王阳明在年少时,就很有创新的天赋,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的方法。
回到当下我们现代人,使用电脑居多,现在亲自动手,拿笔在纸上书写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一提笔就会写错字,字也写得不好看。
这就是因为我们现在提笔就写,没有在心中有所默念与规划,直接上手,随心所欲,自然就会大概率的出错。
而先在脑海中进行预演,再进行实操,不但会觉得顺手,而且在复盘的时候,还能作对比。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与自己想象中的,原来是有这样或那样的不一样。这样还能加深大脑的记忆和熟练程度。
总之,心上学,就是先进行脑海中模拟,然后再动手操作,最后复盘反思自省。而且这个过程是反复循环的,因为在反思之后,又是一次新的实操开始。这也就是之前所说的知与行进行合的过程。
回到写作的例子上来,当你有了一个好的灵感,在自己的脑海里,你可以不断的进行构思,把创意进行到底。然后再把它写出来,这是初稿。
接着进行修改,这还不是简单的改正错别字和标点符号,而是进行新的一次创作,在初稿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灵感,新的一轮构思和创作。直到把想要表达的内容,让自己感到满意为止。
就像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开篇就说自己: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现在的红学专家都认为,何止写作十年,修改五次啊!曹雪芹从成年,直到死亡,都在对作品进行写作和修改。这才成就了这本千古第一奇书,四大名著之首。
正如他自己的感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回到王阳明,他在军事上面的成就,也是非凡的。他剿灭匪患,平定宁王叛乱,都是经典的以少胜多,以临时组建的乌合之众来对抗强敌,结果都是百战百胜,无往而不胜。
就是因为他把战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心里面模拟了无数次,把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做了预案。做到应对有策,对症施令。
第二个,事上练。
在王阳明悟道之后,就开设学堂,教授他的阳明心学。
其中有一个当地的官员,经常去听王阳明讲课。有一次他就问王阳明:先生的课非常精彩,我是受益匪浅,想跟着您一起修行,但是我在府衙内的公务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跟随你学习,怎么办?
王阳明老师一听,正色道:你听了我那么多课,怎么一点都没有领悟到呢,其实工作即是修行。
所以,王阳明的事上练,不是简单的练习,是从不懂,开始实践练习,到熟能生巧,最后融会贯通。
最早的时候,王阳明是用火字旁的炼,事上炼。
这个炼,就是磨炼。除了努力勤奋的做事之外,还要不断地精进与提升,达到更高层的境界。就像那句“百炼成钢”哈!
那么,王阳明的事上练,最关键的那个步骤,也是第一步,是什么呢?
是静坐。有点出乎意料吧。事上炼的重点,居然不是马上就去做事,而是什么行动都不做,静坐。
首先,儒释道三家都非常讲究静坐,都有这静坐的功课。
佛家的静坐,大家都很熟悉的,就是“入定”,又叫禅修。即“在外不着像,在内不动心,定”。
在外人看来,他是完全不想,对他自己而言,叫作非想。是不想,也不是不想,就是非想非不想的境界。成语“想入非非”就是来源于佛陀静坐时,超越非想非非想的玄妙状态。
而心学的静坐,核心是“为己”。王阳明的忠实信徒曾国藩也很喜欢静坐,他自诫:每临困厄之时,便静坐以自梳其心。
意思是说,在人生困顿、遭受厄运的时候,让自己安静下来,把自己那颗放逸冲动或是逃避胆怯之心,给梳理出来,让自己的心态恢复平静和理性,从而能够心平气和、平心静气的把事情继续做下去。
这也印证了之前,知行合一的核心理论:“知是行之始,行实知之成 ”。在行动之前,要去思考、觉察到内心中情绪化的感性状态,重新明确当初自己的那颗初心是什么。再理性的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结合客观环境中的外在条件,做出自己的选择。
这里的静坐,不但是思考与规划自己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平复自己的情绪,让理性回归,不被感性和私欲,影响了自己的判断和决定。
这也是当下最脍炙人口的那句鸡汤:“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真谛哈!
而王阳明自己在论述事上炼的理论,是这么说得: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意思是说,只知道静坐修养,而不去觉察自己的内心,克制自己的情绪与私欲,那么遇到事情的时候,你还是会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人要在具体的事情上去磨炼,不断的反思和精进自我,方能做得好,立于不败之地,思考的越详细,行动就越从容。
所以,阳明心学中的静坐是一种实学,不是僧道坐的枯禅。心学的静坐是做事的开始,是内察反省自我,是为了更好的做事,做成事做好事。
因此,静坐必须要和做事结合起来。
具体而言,事上练也有两个智慧点:一是洞悉全局;二是敢于担当。
当王阳明被朝廷调任江西庐陵县令。第一天上班,就被上千乡民给围住了,现场的叫喊声音震耳欲聋。换成一般人肯定被吓得惊慌失措不知所终,而王阳明却一点都没有惶恐心乱,甚至还有一点点小兴奋哈!
因为此时不就是最好的事上练的机会嘛!所以这位王大人就静静地坐在那里听,收集与分析乡民的诉求。很快他就明白了,原来这一千多乡民是要求取消一个叫做葛布税的税收。
而这个葛布税是由王阳明的上级,吉安知府与内宫的监税太监一起制定出来的,是巧立名目、大肆搜刮老百姓的财产,中饱私囊。因为庐陵县从来不生产葛布,何来的这缴税项目呢!
王阳明在洞悉了这个税种的前因后果之后,立刻做出决定,当即宣布今年庐陵县免去这个葛布税。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王阳明,第一天在公堂之上,就遇到上千人的群体告状,而且这事还涉及到上级领导的利益。你会不会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呢?是坚守正义,还是欺下瞒上呢?
而你有没有魄力,当即做出得罪上司的举动呢?
王阳明作为心学大师,肯定不会只有匹夫之勇,去意气用事啦!
因为事上练的第二个智慧,就是勇于担当,迎难而上。逃避与拖延,又怎么会得到磨炼与自我提升呢?所以,当人群散去,王阳明立马就给吉安知府和宦官王税监写了一封信。
主要有四个意思,一是你们制定的这个税收不合理,并且钱都被你们中饱私囊了;
二是现在庐陵老百姓被逼的流离失所,有群聚为盗,快到了官逼民反的地步;
三是人心都是肉长的,人都有仁慈心,做领导的要体恤百姓;
四是结尾很硬气,我已经免了这项税收,有什么事就冲我一个人来,即使是罢免归田,我都认的。
结果,信送上去之后,吉安知府没有回应。到了年底,也没有来催收,也就是这个葛布税自此就被自行的免掉了。
有熟悉明史的朋友会说,这其实也不全是心学的力量吧!王阳明本身就出身于高官家庭,他父亲王华此时是中央政府的二品大员。同时,王阳明的心学在这时候,已经传播开来,被无数的粉丝拥趸,其中不乏地方上的封疆大吏和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
也就是说,王阳明本身的人脉也是非常广泛与深厚的,所以小小的吉安知府和王太监,自知惹不起,也就偃旗息鼓,不敢肆意妄为了。
那么,王阳明在庐陵县的日常政务上面又如何呢?
在王阳明之前的县令,叫许冲。他在庐陵知县这个岗位上,是被累得奄奄一息的,最后离任,就是因为身体被累得垮掉了。
其中的原委,还真不是庐陵县的外部环境贫瘠,需要他花大量的精力和体力,去奔波扶贫、治匪剿乱。而是庐陵老百姓比较的彪悍,老百姓的诉讼意识很强烈,动不动就去县衙击鼓告状,县令大老爷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状纸。
而绝大部分告状的内容,都是琐碎的不能在琐碎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外乎是家人之间的嫌隙,邻里邻居的矛盾。一些债务纠纷也只不过是他借我一头蒜不还,害得我现在吃面没有蒜头调味哈!
你说,王阳明有强大的人脉可以摆平葛布税,这不算什么高明的手段。那么,面对这些乱七八糟的官司,他的事上炼,又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就是洞悉全局,也就是调查研究。史书记载:“莅任初,首询里役,察各乡贫富奸良之实……”。把庐陵县内的经济与文化情况,贫富情况,还有当地的民风民俗、人性习俗,都弄得清楚明细。
然后,就是敢于担当,迎难而上。也就是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
大致有三个措施。第一个措施,限制状纸的字数。你要击鼓告状,这是你的权力,但是上告的原因,你必须限定在六十个字以内,不能洋洋洒洒的,弄个上千言的一篇文章,看了许久,都是虚词,半天说不到正事上去,看到最后,才发现只是为了一头蒜、几根葱啦,又或者你家的鸡吃了我家的菜哈!
顺便说一句,上面提到的庐陵县民风彪悍,是指文风彪悍,并非是好勇斗狠。当地的人,从小重视教育,所以普遍文化水平高,法律意识强。
你要知道,江西庐陵自古是人才辈出啊。自隋文帝兴科举之后,庐陵总共出过三千多位进士,二十一位状元。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大明第一才子解缙,都是出自庐陵的牛人。
别看这个小举动,能够节约王阳明大量的政务时间,他可以很快的看完状纸,然后分出事务的轻重缓急,实施第二个措施。
第二个措施,拖,就是把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往后拖。王大人是心学大师,肯定不会拖延、逃避困难的哈。他专门写了一个告示,告诉老百姓:我身体不好,所以重要紧急的事情马上办,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那就以后有了空闲再说。
这其实就是经典的时间管理,同时也是处理县衙政务的方法。重要紧急的事情马上办,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花时间办,紧急不重要的事情授权找人去办,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有空再办。
比如,借蒜不还,你真的受理去调解,这就真的是浪费时间,花大力气办小事。而你拖一拖,说不定过几天之后,邻居突然想起了这事,又或者他的地里也长出了新的大蒜,他自然就还你了,甚至是借你一头,还你两头哈!
第三个措施,改变政策,就是改变什么事情都由县令来评定的规则。尤其是那些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长时间拖着不办,肯定也不是事,说不定双方的矛盾会越积越大,造成恶性的后果。
那么,王阳明就建造了两个亭子,分别叫“申明亭”和“劝善亭”,并由老百姓自己选出当地的乡绅乡贤,德高望重的老人,来管理这两个亭子。
也就是让这些乡绅乡贤来调解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类似于现在社会的社区居委会的作用。授权让别人来处理那些紧急不重要的事情,甚至是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
这一做法不但解放了王县令的时间和精力,还改变了当地的社会风气。
因为“劝善亭”有表扬彰显好人好事的功能,类似于现在的光荣榜。所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当地人逐渐形成了善良淳厚的风气,最明显的就是诉讼之风日减。
致良知
最后,阳明心学的总纲与核心,也就是精华中的精髓,三个字“致良知”。
知行合一的这个“一”,之前说过,就是天理,自然之道。
而王阳明把这个天理,叫作致良知。并且王阳明认为这个致良知,是没有止境,是结束也是开始,是一个再循环,可以不断的升华、不断的成长的过程。这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追求,不是功成名就,不是位极人臣,而是自我成长。
阳明心学的良知,源于孟子。孟子曰:不学而能为之良能,不虑而知为致良知。意思是说,这个良知良能(天理),人间的大道,是一个人内心本来就有的,是不用去学,不用去思考的。
而王阳明的心学进一步认为,由于现实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各种欲望、情绪、不良的习性蒙蔽了这个内在的良知,所以我们才要去致良知。寻找和到达良知良能的境界,不停的去磨炼它,升华它,形成一个正能量成长的循环。
这也是再次阐释阳明心学的奠基理论:心即理,心外无物。
良知就在你的心里,不在心外。所以,阳明心学一直宣扬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人人皆有良知,只不过是被蒙蔽了。
在《传习录》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王阳明在上课,对着讲台下的学生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圣人的存在,只是自己不自信,把这个圣人给推到埋掉了。(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那个于中同学啊,你的胸中就是一个圣人,你就圣人啊!(尔胸中原有圣人)
这位叫于中的同学赶快地站起身来,躬身作揖说:学生不敢当,不敢当,我哪是什么圣人啊,唯有老师您才是圣人,学生愿只身永远追随着您。
王老师正色道:这圣人就是你自家原有,一直在你的胸中,有什么不敢当,你干嘛要推掉呢?(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
于中同学还有一味的作揖辞谢,口称不敢不敢。
王老师又说:这圣人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何况是你于中啊,你为什么要谦虚起来呢,这不需要你谦虚的,因为就不是谦虚的事情,你确实心中就有圣人,你就是圣人!(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
到这时候,于中顿时开悟,笑着接受:我就是圣人。(于中乃笑受)
其实,王阳明嘴上说是圣人,但实质上就是我们每个人内心中的良知。只是说成圣人,让人更容易理解。
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或者感觉不到这份良知,这是因为你被现实所遮蔽。包括你的欲望、情绪、纷繁复杂的各种关系,还有利益的算计,给蒙蔽了。
就像前面不乱穿马路的例子,遵守信号灯的规则(良知),一直在我们的心里,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但是因为贪图便利和时间上的快捷,这个良知就被我们给蒙蔽了,形成了凑够一群人就能过马路的恶习。
所以,阳明心学,就是要教导、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就在你的心里(心即理,心外无物),然后去心上学和事上练,从静坐到实操,再复盘反省,不断的循环,提升自己,去找到、去感悟、去拥抱属于自己的良知(致良知)。
让这个良知成为自己人生前行的指引和价值统领。
有了良知这盏明灯,你就会看清这世界的各种关系,各样事物,也能清晰透彻的理解自己,接纳自己,达到儒家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境界。
对于王阳明“人人皆是圣人”的观点,还有一个故事,能够充分的来说明。
有一天,王阳明在与学生讲课的时候,突然有衙役来报告,说是抓住了一个凶狠残暴的江洋大盗。
王阳明一听,就对学生说,走吧,我们一起去看看,其实强盗身上也是有良知的。
到了公堂之上,王阳明升堂,令人把犯人带上来。这个强盗狂傲蛮横的很,根本不畏惧刑法。一开口就是要杀要剐随便,老子十八年后还是一条好汉。
当时,正值六月天,气温很高。王阳明就说:天热,你满头大汗的,把衣服脱了吧!
这个强盗根本不把王大人放在眼里,立马就把衣服脱了,露出强壮的上身。
王阳明又说:那把裤子也脱了把!
这个强盗满不在乎的直接把外裤也脱了,露出一脸不屑的神情。好像在说,老子天不怕地不怕,看你这个大老爷,能拿我怎么办!
王阳明接着说:既然你这么有本事,那把内裤也脱了。
此时,只见这个强盗脸色大变,立刻大声吼道:要杀要剐随你,但这事我不会做的。
王阳明哈哈一笑,对着自己的学生,也对着这个强盗,开口说道:这一刻,你这个盗匪就是圣人啊!因为此刻你内心产生了羞耻之心,不愿意做出违背自己内心的事情,这就是你内心的良知,与圣人无异。
重要的事情,再次说一遍,致良知是一个正循环的过程。那么,从不肯脱内裤而感知到自己的羞耻心,接下来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发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亵渎,连外裤也是不能随意脱掉滴……
这里解释一下,王阳明并不是随意想出让这个强盗脱衣服的点子,来作为他的教学案例。
而是他对被扒掉裤子,是有着痛彻心扉的经历。
当年王阳明在初入官场的时候,就得罪了大太监刘瑾,被这个心理阴暗的刘公公施以重刑,拖出午门,廷杖四十。
在大明朝,廷杖制度,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创立的。最初只是一种侮辱朝廷命官的手段。
所以当时的锦衣卫下手不重,在行刑打屁股的时候,是可以穿厚实的裤子,甚至你人缘好的话,还可以在裤子里面垫上护具。因为只是以精神侮辱为主,并不是施以肉体的痛苦。
而从这个心理变态的大太监刘瑾开始,他规定廷杖时,要扒掉裤子,光屁股的接受刑罚。
并且刘瑾控制的锦衣卫,行刑之人的手法,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据说他们在训练时,在一块砖头上,放一张纸,也有说是皮革的,如果受罚之人花钱贿赂了,可以只听得板子噼里啪啦的震天响,但是纸不破,砖也不破,人当然也是安然无恙的。
如果受罚之人没有花钱,又或者刘公公点名要狠狠的打,那就是上面的纸依然不破,但是下面的砖头碎了。
可怜当时的王阳明,他是被刘瑾点名要狠狠的打,结果四十大板之后,血肉横飞,都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然后还被扔进锦衣卫的诏狱。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当时刘瑾并不是主要针对王阳明的,只是想通过惩罚王阳明来逼迫,王阳明的父亲王华,让他归顺自己。但是王华保持了中国读书人的气节,誓死不从。所以儿子王阳明才会受到如此惨痛的刑罚。
不管怎么说,在紫禁城的午门,被扒掉裤子,重责四十大板的王阳明,对此肯定是一辈子无法磨灭的伤痛,能够深深的体会到这种赤裸下身的羞辱,是多么的痛彻心扉!
如果“人人皆是圣人”,那么为什么大千世界,圣贤就这么寥寥可数,绝大部分人还是整天浑浑噩噩的,难以达到智慧的境界呢?
王阳明有这样一段名言:圣人之心,纤翳自无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驳蚀之镜,须痛加刮磨一番,尽去其驳蚀,然后才纤尘即见。
意思是说,圣人的心,就像一面通体透明的,没有丝毫尘垢的镜子,可以清清楚楚的映照出山河明月,映照出自己的内心,映照出他人的思想和行为;而常人之心也是一面镜子,但是上面都是污垢锈迹,不再明亮,所以映照不出万事万物。
所以,只有去修炼,痛加磨砺,真正的知行合一,去掉那些污渍锈垢,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纤尘即见,把世间的所有事物,看得明白通透。
其实这点和现代心理学有相似之处,心理咨询就是一个咨询师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帮助来访者化解内心的不合理信念,改变不良的情绪反应,使其回归到正常的心理状态。即助人自助。
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去映照出对方行为的偏差,去除他心中的斑垢驳蚀,让他知道自己之前的思维模式是错误的,然后自发的产生改变的热情与动力。
这才是真正的心理咨询术,不是操控和洗脑。行为的改变从来都不是在威逼利诱之下,做出的妥协和服从。
所以说,阳明心学最大的作用,就是在修炼知行合一的过程中,到达自己的良知,去看见自己,看见他人,看见万物,看见世界。
同样,知行合一也是你发自内心的想要完成的目标。当你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外界没有任何言行或外力能够影响到你,你的身体会集中全身的力量和智慧,锲而不舍、永不放弃、勇往直前的,去完成这个目标。
这里还一个周莹拜师的故事。浙江永康有个年轻人叫周莹,他先是在王阳明的弟子应元忠门下学习心学。
但是他总觉得自己没有真正的明白什么是知行合一,以及如何去做到知行合一。
听说,王阳明此时被朝廷任命为南赣巡抚,在滁州广开学路。所以二话没说,带上仆人,和足够的盘缠,一路向南,去滁州寻找王阳明求教。
一路上,舟车劳顿,有的地方还要徒步而行。结果主仆俩人都生病了,周莹在两人都大病初愈之后,先让仆人回家。自己一个人只身上路,历尽千辛万苦,磨难重重。
要知道周莹是一个富二代啊,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苦难与艰辛,但还是意志坚定的赶到了滁州,面见贤师王阳明。
王阳明在见周莹的时候,就问他:你跟随应元忠学习心学,难道他没有尽心教你吗?
周莹一脸诚惶诚恐的回答:应老师教得很好,理论我都知道的,但是对于如何去实践知行合一,我心里还是不太清楚,所以我不远千里,一路风尘奔波,来亲自向您求教。
王阳明一听,会心一笑,道:周莹,你这个学生,我收下了。但你不用学了,现在可以回家,你已经掌握了心学的精髓。
随后,王阳明详细解释道:周莹你千里迢迢,从永康到滁州,一路之上,遭遇生病,路上又不太平,历尽磨难艰辛。可能别人都已经放弃了,你却坚持不懈的一路来到滁州。
这就是真正的知行合一,就是典型的事上练。
你坚定要来滁州的决心,这就是知。
有了这个指导思想,你能排除万难,用尽一切办法,遇水坐船,逢路行走,这就是行。
当你和仆人生病,你让仆人先行回家,而你自己完全的沉浸在这个目标里,矢志不渝,不畏困难险阻,坚定不移的来到我这里,就是合。
而这么做,就是为了追求你真正的良知。(也就是一)。
所以,周莹你已经完全掌握了心学知行合一的智慧。
那么,人人皆是圣人,人人皆有良知,这个阳明心学的致良知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就是让人们听从自己内心光明的指引。而这个“光明”的涵义,是我们人类历史积淀下来的智慧、道德与灵性的自觉(自律)。
所以良知不同于良心。
良心是善良的表现,是发自内心的,遵守公序良俗,想要与人为善,与万物和谐。
但它并不能指引你的人生成长,不能建立起你人生的大格局,不能让你与这世界天人合一。
而良知是你内心真正的光明,是你身上流传的文化基因,指引着你追求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你人生价值的体现,没有什么困难与挫折能够阻挡。
总之,良知包含良心,高于良心。
致良知的方法,无他,就是事上练。越是困境中的事上练,越能够达到真正的良知。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说过:苦难是人生的最好试金石。
这句话其实也是对于致良知的最好阐释,无论你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尤其是在生活的艰难困境中,只要是你坚持的信念,绝不放弃的目标,这就是你的良知。
但凡你放弃了,在苦难面前屈服,这就不是你的良知,或者说又被污渍锈垢给蒙蔽了。
如果周莹吃不了苦,在病愈之后,和仆人一起回家了,那么他再精通阳明心学,把《传习录》倒背如流,这都不是真正的掌握了知行合一,更达不到致良知的境界。
后来,王阳明自己也说:良知之说,自百死千难中来。
也就是说,要从困境、艰难中去悟得良知。越是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越能证明内心良知的存在。
只要你不放弃、不抛弃,坚定不移的前行,这就是良知的力量。
良知会指引着你一路前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你的智慧和行动力,在做事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的出现,帮你排除艰险,直到你实现自己人生的目标和意义。
这就是我们所有人的人生大格局。
天泉论道之四句教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那么,阳明心学的宗旨又是什么呢?
王阳明在自家的小桥上,他说了四句话。此桥名为天泉桥,所以史称“天泉论道”。
这四句话,也是心学的核心四句真言: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此四句教,就是阳明心学的大总结、大升华,也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
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理学高人,是聪明还是愚笨,这四句真言都是适用的。它是一个普遍性的思想与行为的指导,是阳明心学的精髓。
第一句:无善无恶是心之体。这是一种世界观。世界观是指人与天地、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
西方哲学有一种说法,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赤子之心。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外部环境的改变,逐渐的迷失了自己的那颗赤子心。
而王阳明早在五百年前,就指出无善亦无恶,就是我们的这颗赤子之心。
世俗的善与恶,是一种外界的评判标准,甚至在更多的时候,是以自己的好恶来评定的。而且这种善与恶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
王阳明有一个学生叫薛侃。有一天,在花园里除草,这些杂草除了又长,再除再长,真的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导致薛侃恼怒不已。
王阳明就因势利导的去问薛侃:你觉得这草是好还是坏呢?
薛侃立马回答道:肯定是坏的,都是恶草,阻碍香花绿叶的生长,所以它们都是恶草,要除恶务尽。
王阳明微微一笑,又问道:那么这些恶草,生长在一个荒山秃岭,点缀山色,那这草是不是还要除干净呢?
薛侃听完,想了想,说:那当然不用除掉啊,留在山上生长,说不定又是一片自然风光啊!
王阳明此时变脸,正色道:那说明这个草没有绝对的好或坏嘛!
只见薛侃还是有点纳闷和不解的样子。
王阳明就继续开导他,问:黄金是好还是坏呢?
薛侃面露喜色,回答:金子当然好啦,人人都喜欢啊!
王阳明眼神诡异的看着薛侃,又问:如果这块金子在你的胃里呢?
薛侃马上恐惧的说:那就是坏事了,吞金会死亡的。
王阳明和蔼的再教导说:农民施肥的肥料,在你眼里是厌恶的,味道是难闻的,但在田里对于庄稼是最好不过的了。所以凡事不能以自己的喜好来评定善恶,不要简单地以自己的标准,去看待万事万物。
用道家的观点,天地未分之时,世界一片混沌。其实我们人也是一样的,在妈妈的子宫里,婴儿的心中无善无恶,整个人与妈妈融为一体。
当世界开天辟地之时,当婴儿来到这个现实的世界上,就开始月有阴晴圆缺,人也有了喜怒哀乐。
所以道家的老庄,用顺其自然来指引人与世界的关系。
而王阳明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来进一步的阐述,人与天地自然、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
你唯有先保持无善无恶的心态(本体),才能去接纳、包容这世间的一切,才能客观公正的看待万事万物的存在。最终,与整个宇宙和谐相处。
所以,阳明心学不同于西方哲学中的“存在即是合理”,因为存在只是合理的,但你还是会有好恶的情绪在其中。
而阳明心学的“心外无物”,无善亦无恶的状态,才是真正能够让人与天地自然和谐的大道。
第二句:有善有恶是意之动。这是一种人生观。人生观是指人与自己的关系,如何与自己相处的方式。最终,达到自我和谐。
有善有恶是你思想在活动。前面已经说过了,善与恶是我们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产生的人为评定。
而当我们产生好恶的情绪时,就是我们对于外界信息作出的反应,是我们内在“意念”的外在表现。
这句真言,关键的是对于“意”的解读。
是本意,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我们的内心想法,也是我们应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行为指引。
我们人类虽然是这个地球上,万物之灵长,创造了无数精神文明与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战争、杀戮、贪婪、私欲横流。这些都是“意之动”,是我们内心真实的意念与想法,在指导着身体去行动。
所以,当你是被良知所指引着前行,还是良知被蒙蔽之后,跟随欲望随波逐流,这就是你的人生观。
而人生观的最高境界,就是自我和解。现在流行一个词叫做“原生家庭”,很多人都把自己当下的不幸,归咎于自己童年时,父母的不尽责,然后整天怨天尤人,把自己活成一个让人厌恶的巨婴。
其实真正摆脱原生家庭的困扰,就是我与自己的和解,接纳父母是爱孩子的,只是他们也不懂得正确的方式,因为在父母的童年,他们的父母也是这样对待他们的。
然后,慢慢地开始接纳自己,知道自己是被爱的,是值得爱的,达到我与自己的和谐。最后改变这种代际传递的模式,给你自己的孩子,一个温馨、充满爱的家。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皆是你的“意之动”。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这是价值观。是我与他人、社会相处的智慧。
前面说了,善恶是我们内心对外界信息产生的思想活动,那么如何去评定这善恶的标准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致良知。用良知来判断与指引自己的善恶,或者说是好恶。
也就是,我们要听从自己内心光明的指引,不要被外界的信息,给影响了自己的思想、思维,遗失了那颗赤子之心,随波逐流,最终迷失了自己的人生意义与目标。
所以知善知恶的方法,就是知行合一,去达到“一”,也就是良知。
王阳明在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后,朝廷不但没有论功行赏,反而是猜忌与诬陷王阳明要造反。
此时王阳明的奶奶又去世了,父亲也病重。他先是上疏请假,朝廷却不予理睬。王阳明就决定弃职回家,什么都不管了,直接打包回家。
按照朝廷的法规,这是不允许的。就像现在的公司企业,不论请假还是离职,都是要有一定的流程。
同时王阳明的下属与学生,也劝说道:现在的朝廷对您不利,如果您就这么一走,说不定就坐实了您畏罪潜逃,是朱宸濠的同伙。同时您不管不顾,放下手头的工作,一心想着回家,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是不是太执念了呢?
王阳明想了想说:我的良知告诉我,现在亲情足以让我放下这一切,我和亲人之间的感情,才是最基本的人伦人性,是良知中最光辉的东西。如果连这点亲情都没有了,其他的责任、义务、名誉,还有什么必要呢?!
之前朱宸濠反叛国家,这是民族受难的时刻,去平定内乱,这是良知。而到了现在亲情才是我良知中最重要的光辉。
这个故事就直白的解释了,当你对社会,对亲人,对他人,能够做出什么样的价值?在大是大非面前,你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取舍?在名利地位的诱惑下,又将会有什么样的抉择?
这些都是你个人的价值判断,指引着你的人生选择。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方法论。是心学实践与行动的层面,也就是如何去事上练,去内察与反思,进入精益求精、不断提升自我的正能量循环。
所以,没有经历过烦琐事物的磨炼,没有经历困难挫折得到的“致良知”,都不是真正的“致良知”。都是浮于表面的、虚而空洞的东西,更无法带你进入“合一”的境界。
这也是王阳明反对朱熹的格物致知的原因,认为这是空想,没有实践。
所以王阳明定义的格物就是事上练,在做事的过程(格物)中,处处反省与内察自己。
这才是阳明心学诚意正心的格物致知。
有一天,王阳明在衙门口,遇到一位老汉,他缺钱想把自家的地,卖给王阳明。
王阳明笑笑说:你缺钱的话,我可以借给你,但我现在没有买地的打算。再说了,我趁你缺钱的困难时候来买地,有点趁人之危啊!
过了些天,王阳明带着自己的学生,外出郊游。在城外看到一片田地,觉得这块地的风景灵秀极了,而且风水也特别的好。
王阳明就感慨道:这块田地太好了,如果在这个地方建个书院的话,真乃读书之妙地也!
这时候,旁边有个学生笑着走过来,对王老师说道:这块地就是上次那个老汉要卖给你的,你只是借钱给他,却没买地,现在他已经把地卖给别人了。
听完这话,只见王阳明眉头紧皱,一副懊悔不已的样子。
他立刻对学生说,不要管他。然后,自顾自的盘腿静坐。
坐了好半天,才见王阳明恢复常态,面色平静,笑着对学生说:刚刚听到这消息,我内心后悔和恼怒,这就是我的贪婪和私欲,在影响着我的思维和行为。所以我需要静坐,反思与内省,去把这私念给格去。
这就是追求致良知的表现,在利益得失的面前,觉察到自己的真实状态。
你看即使是王阳明,在遇到事情的时期,也是会有情绪的波动。所以时时要反省,一点一点的反思,把良知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指引着自己走向光明的成长之道。
由此可以得出,阳明心学的格物,就是在静坐中,也就是让自己处于理性的状态,去觉察自己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是懊悔、愤怒,还是悲伤、无奈。
然后,自己是怎么会产生这种情绪的,内心中的真实需求又是什么。
同时,再判断自己的需求,是不是内心的私欲,此时我内心中的良知又该是什么。
最后,良知会指引着我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和行动。
这里解释一下,良知与习性的区别。
再次重申一遍,良知,就是知行合一的终极表现,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指引着你的思维与行为,是你发自内心的热情与追求。
就像之前王阳明审的那个强盗,哪怕他已经做了许多十恶不赦的坏事,已经是恶贯满盈的坏人。但是在内心的良知指引下,还是知道不能脱掉自己的底裤。这是自己最后的尊严。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是包含在阳明心学之中的。只是王阳明认为,这些东西早已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也就是良知,所以我们人人皆是圣贤。
而我们普通人的良知,或多或少的被外界的信息所影响了,被蒙蔽住了,才需要通过知行合一去追寻,去发掘,去达到这个良知(致良知)。
那么,习性就是我们的习惯,是我们行为的日常表现。
西方心理学有一种观点,那就是你现在的一切都是由你的习惯造就的,也就是你的习性决定了你的生活。
你的成功是因为你有好的习性,你的失败是因为你有坏的习惯。而且习惯的力量巨大,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影响着你的行为。
但是习性没有是非标准,就是你内心的欲望,是你身体的需求。
比如,现在的社会,几乎所有人都被手机给捆绑着,似乎离开了手机,整个人都会觉得不好,心神不定的。到了晚上,眼睛都困的睁不开了,还要再刷一遍微博、微信。
这也导致了很多年轻人,眼睛不行,身体变差,大量的吸收垃圾信息,从而蒙蔽了内心的良知,也迷失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意义。
所以,阳明心学的格物,就是指引我们解决习性的问题。
通过事上练,和静坐的觉察和反省,确定好的习性,把它融入到知行合一的过程中,变成自己追寻良知的起点;格除掉坏的习性,知道这是自己的私欲,是内心欲望的干扰,从而遏制自己的行为,避免走向堕落的深渊。最后成就自己光明的人生(致良知)。
比如,把读书写作,融入到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不断的精益,读好书,提升自己的写作技能,沉浸在阅读书写的状态中,不但能够获得成就感,还能指引自己走向内心的光明。
同时,知道自己玩手机,是拖延逃避,是追求及时行乐的私欲,是蒙蔽了自己勤奋积极、努力上进的初心,要遏制格除自己的这个欲望,回到致良知的大道上。
这就是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致良知,也是我们人生的修行。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王阳明的心学,追求知行合一致良知,要事上练,时时、处处的去静坐,去格物,整个人会不会太累啊!追求天理,需要过苦行僧般修行的日子吗?
恰恰相反,在王阳明天泉论道,悟出这四句教之后,他反倒是越来越快乐了。
此时,他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就是“常快活是真功夫”。
王阳明在上课的时候,与别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在夏天的课堂上,王阳明会给学生发扇子。
他说,天热扇风拂暑,是人性的正常需求,刻意的做作,反而不是良知的表现。所以没必要为这所谓的师道尊严的行为礼仪,而去压抑自己的需求,遮蔽了良知。
我想,这种境界就是孔子所言的:随心所欲而不逾规。保持自己内心愉悦的心情,但是良知又指引着我们的行为不会违规逾矩。
同时,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态,在做事的时候,整个人的状态都是积极向上的,充满着激昂的热情,甚至还能超常发挥哈!
所以,阳明心学最光辉的地方,就是它即让我们尊重自我,听从内心的指引,看见自己的需求,接纳和认可自己的价值,同时也尊重生命,遵循天地自然的光明大道,然后合为一股巨大的力量,指引着我们前行,达到人生的光辉巅峰。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在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公元1579年1月9日的清晨,在江西赣江的船舱里,已经行将就木的王阳明,对着身边的学生周积,展颜一笑,淡淡的说出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句遗言: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然后,就与世长辞,离开人间,享年57岁。
是啊,这颗心,正大光明,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呢!是不需要用言语来表述了,也没什么要求!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出身于官宦世家,从小就立下“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要做圣贤的决心。他真的做到了,而且还有创新,为中华文明注入一丝新的文化气象。
王阳明创立心学,把儒家思想提升到新的高度,提倡尊重人性,听从自己内心的指引,把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归于良知的境界。
最终到达此心光明,不需要用言语来表述的“致良知”,用知行合一的四句教,引导人们走向光明、有价值的人生大道。
这就是真正的为往圣继绝学,并且传播广远。
王阳明成年后,中举入仕,先是和大太监刘瑾斗争,被放逐到贵州龙场的蛊毒瘴疠之地,然后又在南赣治匪患,后又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最后在广西剿匪。
这就是在为百姓、为后人开太平的世道。
回到如今的社会,我们常说,世风日下,人人都在算计。即使不去算计别人,也要防止别人来算计自己。
所有的一切,都是从功利出发,都是利益的盘算,导致自己的内心阴暗,看见的都是世道险恶,觉得万般皆苦,无法解脱。
这就是阳明心学的存在意义,让你知道心即理,心外无物,你的赤子之心从未离开,内心里一直存在着天理,也存在着你的志向,和你的人生目标。
你要用知行合一的方法,去找寻自己的智慧和初心,不断的去实践,和磨炼自己,时时、处处的格物,内察与反省自己的内心,最终达到良知的境界,实现人生的意义,让自己立于天地之间,此心光明!
本篇读书笔记的思维导图
吐槽:
这是我读完郦波教授《五百年来王阳明》的读后感,也是我初学心学的感悟和体会。
文中一些对于儒家思想的解释,可能不怎么正确,对于阳明心学的解读也不深刻,欢迎大咖指点和教导,一起探讨中华传统文化,探寻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
但是杠精勿扰,怎么说,都是你对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