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提及这个问题。实际上高危行为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不太愿意碰的,但是毕竟有很多未成年人引发的恶性事件,我们要做到不回避,不抵触,不能视若无睹。
我们提前做好心理的准备,目的是为了把万中之一的这种可能性也消灭在恶性的事件发生之前。
青春期的孩子们,身体猛,大脑比较白,约束就多,普遍得不到他们内心深处想要的那种成人化的尊重,再加上周围都是崭新的社交压力、学业压力和恋爱压力。换成大人突然之间进入到这么一个环境里,也未必就受得了强烈的变化和刺激。
成人的淡定是用几十年的时间、心血以及各种情绪的波动换回来的。而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讲,确实对他们是一个挑战。
在这个期间,如果家长和周围的人,能够对孩子给予理解和支持,就能帮助孩子们变强大起来。
那么,如果孩子们的情绪,始终得不到疏解的话,反而会受到很多的挫折,压抑,接下来就可能会导致危险行为的发生。
抑郁症。
根据心理学家的统计,在美国4%-8%的年轻人,患有抑郁症。虽然没有中国的具体数据,但是我国青少年的成长,环境特殊性导致了一个相同的规律。
相对而言,早熟的女孩更容易得抑郁症。当然这个是比较而言,比其他的晚熟的女孩,比男生,相对而言更容易患这个抑郁症,与女孩社会化方式有关系,与对感情的波动或者社会关系的压力有关。
男生则因为存在大量的体育活动、社交活动,患病的概率相对比较低。
除了性别的因素之外,导致抑郁症还有其他几个危险的因素,包括焦虑、长期焦虑、社交恐惧,不太愿意出去跟人说话。
生活压力事件,
比如说家里有慢性病史,一不小心青少年得了糖尿病或者癫痫,这种很难治的病。
还有就是家庭里的亲子冲突。
爸爸妈妈态度特别的蛮横,经常造成不可调节的矛盾,以及被虐待或者被冷漠忽视,这些都是导致青少年产生抑郁症的诱发因素。
我们说的都是比较严重,比较极端的。如果父母一方有抑郁史,从遗传的角度来讲,更加会提高患病的概率。
有一个普通的孩子在学校里成绩中等,体育也中等,没有太多的好朋友,他可能因为担心学业,或者感情上,被他暗恋心仪的女孩拒绝。因为这么多的事情,产生一种比较悲伤的情绪,而且这个悲伤还是长期的、淡淡的悲伤,感觉自己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事情。
在这种比较压抑的情况下,回到家里,一跟爸妈说,还会遭到鄙视和批评,再加上同龄人之间那种特有的鄙视链和嘲讽,如果类似的悲伤持续存在,并且伴有注意力无法集中、疲劳、冷漠、无价值感,也就是觉得什么都特别无聊,这些现象就可能让孩子转变为抑郁症。
重复:如果长期无法改变的压抑、悲伤持续存在,并且伴有注意力无法集中、疲劳、冷漠和没有价值感,就很容易诱发抑郁症。
不是孩子不坚强,也不是孩子太矫情。这个年龄段,很容易被长期的挫败感和陌生的新世界所伤害,谁也替代不了他们的感受。
根据数据统计表明: 在美国,20%的青少年都曾经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抑郁,这个数字,跟我们刚才那个4%-8%不一样,4%-8%患有抑郁症。就是真的得病了,而20%的青少年,是有一段时间的抑郁。
所以,如果发现青春期的孩子不高兴了,不爱说话了,不是太矫情,是真的有可能情绪低落。
要特别注意的是——年轻人的抑郁症,不一定表现为悲伤、孤僻、很低沉,坐在那儿不说话,留着眼泪,对啥都没什么兴趣。年轻人的抑郁症还有可能表现为易怒、无聊,或者是没有办法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就觉得没劲、
没意思、太无聊了等等,严重的还会有自杀倾向。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