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看一个叫做《十三邀》的访谈节目,主持人许知远,70后作家,知识分子。“十三邀”,意思是每一季十三期,每期会邀请一位大咖来和许知远对谈。目前节目已经开展到第二季,邀请的嘉宾比较出名的有罗振宇,姚晨,马东,罗大佑等等。
每期节目开头,许知远有这样一段独白:
我是一个不太靠谱的作家,试图捕捉时代的精神,却又常常厌恶时代的流行情绪;我是一个勉强的创业者,努力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却又不完全相信商业的逻辑。我对这个过分娱乐化、浅薄的时代心怀不满,希望打破大家思维中的惯性。我也想了解这个迅速变迁的世界新的动力、新的情绪与人们的内心世界。我会带着我的偏见出发,等着我的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被再次印证。
第二季的开头稍作了调整,但大体精神不变:
我是个不合时宜的作家,找明世界的复杂性与个体之力量。我对技术、速度与娱乐驱动时代持有怀疑。我像个笨拙的发问者,好奇他人的观念与经验。我不喜欢模糊的立场,却也怀疑过份确定的答案。我期待自己是个游荡者,不断拓展知识与情感的边界。为好奇在时代浪潮之中,一些渐新的创造力、想像力,正在被蕴育,我会带着我的偏见与期待,再次出发。
以上应该是许知远做节目的初衷,读起来逼格很高,让人有一种想跟着许知远去探寻真相的冲动。如其所言,如果一个人对世界没有偏见,那他对世界亦没有看待方式,人生的意义就缺失了。
许知远采访的主题更多的是围绕当代社会下科技和娱乐的发达而导致的人文精神的缺失,每一次的采访,也是一次追问,寻求一个答案。
印象很深的是第二季第一期,许知远采访了马东,许知远觉得大众文化正在走向粗鄙化,而《奇葩说》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马东是一个文艺世家出身的人,为什么会做《奇葩说》这样并不高雅的节目,这令许知远很不理解,他希望社会上能出现更多的莎士比亚。他们之间有一幕对话很有意思。
许知远:你喜欢这个新时代吗?
马东(笃定地):喜欢。
许知远:一点排斥都没有吗?
马东:没有 (连说三遍) 。
许知远:为什么呢?
马东:我没那么自恋。
可以说,马东的反唇相讥令许知远猝不及防,“自恋”一语道破了他和许知远的区别,我相信,马东和许知远一样,对时代同样感到一种无力感,区别在于马东选择了用新鲜的边界刺激自己,而许知远选择了埋头于痛苦之中,开始愤怒与追问。
此外,马东在访谈中提出的一个5%和95%理论也非常有意思。
这个世界上大约只有5%的人有愿望积累知识,了解过去。那95%的人就是在活着,就是在生活。只是今天有了技术通道,所以他们的声音被你看到了。你就不应该知道他们,你自己是5%,你就关注你们那5%就足够了。
看过那么多期《奇葩说》节目,我相信,马东老师的初心和许知远老师一样,都是为了努力让这个时代变好,如同采访中马东所言,“本质上我们是一样的,只是你表现为愤怒,我表现为悲凉”。马东选择了面向95%的大众,自下而上,而许知远选择了面向5%的精英,自上而下,这使他的道路变得异常崎岖,也给他带来了诸多非议。
现在回想《十三邀》节目,每期确实讨论了很多,但大多数采访都让我感觉很零散,味同嚼蜡。剪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似乎许知远老师还没有找到心中想要的答案,一直站在自己的立场,却很少转换为采访者的角度看问题。他是一个很真诚的采访者,却不是一个很好的镜头语言的表达者。以至于我看节目的目的,从希望许知远通过访谈带给我们一些新认知,到访谈中能够有嘉宾犀利的指出许知远的问题。
最新的一期《十三邀》节目,采访对象是李诞,《吐槽大会》的编剧之一。里面有一段对话很有意思,或许可以解答我心中的疑惑。李诞说:
知识分子,在对抗、反叛的过程中享受忧伤、打压、失败,这都很正常,但是,人是社会动物,人就是为了别人而活的,你充分的自洽,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你就死了。
确实,每一期的采访,许知远老师的话语体系太陷在自己里面了,离大众太远,《十三邀》的每期的论题尤其不食人间烟火。如前面马东所说,知识分子应该服务于5%的精英,综艺才是服务于95%大众,知识分子的术语在《十三邀》这样的节目里不可能完全为大众所接受,相反,马东很明智,他选择了通过《奇葩说》来进行包装,收获了极大的成功。
这一期节目也构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反差,节目中皱着眉头,满怀对时代的思考和困惑的知识分子,原来是个享乐主义者,像个天真的孩子,不断的发问,寻求真相,挺傻挺可爱;而成天在电视上嘻嘻哈哈的李诞,却反而是个悲观主义者,和马东一样,底色悲凉,这类人,看遍下繁华尽是虚无,要么出世,遁入空门,要么入世,视抵抗为徒劳,干脆彻底融入。
许知远,不断的质疑和鄙视这个社会,很真诚,很难能可贵。
李诞和马东,他们慢慢的在跟世界和解,并去建设社会。
这两类人,我们社会都需要。我想,《十三邀》的意义,就是带给知识分子们思考,在当今时代下,他们怎样才能更好的去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