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刚愎自用失守街亭,诸葛亮因错用人而面临北伐失败,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十五万大军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蜀国的军队大都被派去攻打魏军,城中只有少数老弱残兵。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十五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大开城门,还派人去城门口打扫。诸葛亮自己则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惑,怕城中有伏兵,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原文如下: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后人有诗赞曰: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遂下令,教西城百姓,随军入汉中;司马懿必将复来。于是孔明离西城望汉中而走。天水、安定、南安三郡官吏军民,陆续而来。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里特别精彩的一个段落,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同时司马的多疑胆小也一直被人们传为笑谈。最近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将司马懿刻画成故意败给诸葛亮,用了心理描写,短短几分钟的琴声是诸葛亮向司马懿传达信息,司马懿听懂了,个人非常赞同该电视剧的描绘,司马懿行军作战多年,并不是一个遇事犹豫不决、前怕狼后怕虎的人,新城擒孟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么,绝顶聪明的司马懿,为什么会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呢?并不是诸葛亮打算只用一座空城吓司马懿,或者毫无准备之下被迫迎战,事实上诸葛亮在事前的分拨安排,却鲜有人知。事前已有埋伏,才敢布局示疑,这与事前没有准备、赌运气冒险一搏的情形迥然不同。有人认为司马懿“养敌自保”,诸葛亮“走险棋”,与其猜测,不如仔细落实事件的“前因后果”。
空城计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虛,就是所谓“虛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敌人怕城内有埋伏,便不敢进攻。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下面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空城计。其实根本不是因为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才觉得空城是个圈套而按兵不动,再退兵,其实这是两个智者的摊牌。这里有一句话耐人寻味,诸葛亮在司马懿退兵后,为何说:“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对于司马懿在“空城”一役中的反常举措,只有在那小小的“空城”之外的更大的空间里,我们才能给予更合理的解说。司马懿的仕途大起大落、而且充满着限险。他时常遭人嫉妒,政敌很多,做事往往受到多方的牵制。在曹操手下时,被曹操评价为“魔视狼顾,不可付与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因此只做了个主簿。曹丕在位时做了抚军大将军,到曹睿登基时才做到骠骑大将军,掌管雍、凉等处兵马。诸葛亮闻之大惊,曰:“司马懿深有谋略,今督雍、凉兵马,倘训练成时,必为蜀中之大患。”于是使用反间计,把这个堂堂的司马大将军给拉下了马。曹睿中计且不说,可悲的是司马懿的同僚们也纷纷对他落井下石,欲将他置之死地而后快。幸亏大将军曹真惜才,上奏力保,司马懿才侥幸拣了条命。但那显赫的职位自然保不住了,他被夺了兵权,削职回乡。
风云变幻,诸葛亮出祁山伐魏屡战屡胜,活捉夏侯驸马,收降姜维,骂死王朗,败走曹真,乘雪破羌兵,威逼长安。曹魏全军上上下下,竟没有人是诸葛亮的对手。眼看曹魏的江山就要坍塌了,司马懿捕捉住“良机”,戏剧性地重新登上了政治舞台,临危受命为“平西都督”。司马懿出奇兵诛杀孟达,占街亭败走马谡,然后挥师直取西城,使战争发生了转折,挽救了曹魏。司马懿心中明白,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是诸葛亮的“功劳”。因为满朝文武,此时只有他本人可在疆场上与诸葛亮去一决高低。有诸葛亮在一天,他司马懿便一天在朝中有用,政敌就奈何他不得。而如果没有诸葛亮在,那是何等的危险?考虑到这一点,司马懿根据自己的战略目的,第一步做到了维持现状的平衡战略:一方面防止诸葛亮获得大的优势。对魏国和自己造成致命威胁;另一方面又不能击溃诸葛亮,还要保持诸葛亮的攻击力。这是司马懿的平衡战略,所以,他宁可被部下称为“畏蜀如虎”,也不愿冲进西城小县抓住诸葛亮。真要是抓住了诸葛亮,司马懿就只能重复历代功臣“狡兔死,走狗烹”的戏剧性命运了。
聪明过人的司马懿当然不会去步历代功臣“兔死狗烹”的后尘,因此断然不进“空城”,放宿敌诸葛亮一马。我们来简单地推理一下,就算是满城兵马,带兵的人也是绝对不会放弃攻城的,哪次历史上的攻城不是如此?而且司马懿的探子难道不可能给他大致描绘蜀军的兵力分布?就算诸葛亮在城内埋伏了兵马,其数量也不可能太多。何况司马懿手头正是其主力兵力,就算是硬碰硬也不会占下风,司马昭都懂,他怎么可能不懂,何况面对对方的空城之势,就算牺牲相当数量的士兵,又何尝不可呢?又能攻城又能俘获对方的精神支柱请葛亮,更不用说蜀国的精英尽数都在城里。越是明白这一点,司马懿就越知道,此战必胜,蜀国也因此必亡,而自己也自然劫数难逃,因此他要保存实力。所以司马懿绝对不是害怕中请葛亮的埋伏才退兵的,司马懿有自己的底线,所以退兵,再作打算,宁愿自己背负上失误的责任。在空城计中,司马懿还考虑到了一个问题,一方面暂输一招,然后扳回一城,让朝中人看得真切:“这个诸葛了不得啊,连我司马都要吃其一亏,况且其他人领军呢,不过我司马还算有能耐,还能很快回一城;这大魏国是不能缺我司马的。”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一个人如此的隐忍,确实不简单,最后赢得整个天下自然也是符合情理的。诸葛亮的角度是兴复汉室,而且无人可以撼动其在蜀国的地位,所以敌方主帅要擒,说“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而司马懿现在平西都督的位子是得来不易的,要考虑自身危亡,二者处境不同。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非常熟悉“空城计”这段情节,司马懿没有进入那小小的“空城”,体现其深谋远虑与雄才大略。空城计,可以说是专属于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卧龙和冢虎两个智者联快演出了两千年前的错综复杂的博弈,值得人们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