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是我第二次跑伤,接近一个月的时间被迫跑休。
一开始,很不适应不跑步的日子。每天早晨五点半自动醒来,就再也睡不回去;每天总觉得少做了些什么事,心里空落落的,浑身不自在。它已溶入我的血液里。
都说跑步会上隐,的确如此。尤其是在跑伤时,更能感受到那种想跑却不能跑的切肤之痛。
我后悔莫及。
每次看到群里跑友打卡约跑,心生羡慕,深深怀念自己以前跑步的时光。同时又陷入深深地自责,责怪自己跑步不科学,抱怨自己急功近利。
没有跑步,生活如发了霉一般,整个人如馊了一般,唯有明媚的阳光——跑步——方可袪除。
我不止一次焦急地问自己,什么时候我可以再一次跑起来呢?
在这段日子里,明知不可能,却还是像个孩子一样,总盼望奇迹发生,希冀第二天又能如从前一样自由自在地奔跑。
内心深处越是渴望,越是明白有多热爱。
不跑步的日子,真切地感受到跑步的力量,确切地说,是习惯的力量。
02
这辈子,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和跑步结下不解之缘。打小我就讨厌运动,一直以来我都认为那是别人的专利。
生完孩子后,发现自己体重不受控制地噌噌地往上飞,于是下定决心减肥。我想到了跑步。
刚开始,每天坚持跑半小时,不限速度快慢,只要求跑完就好。我的体重基数不大,这个目标于我而言,不算太难。主要是消除自己对跑步的厌恶感,至少不反感它。
好习惯要贯彻落实,首先要像庖丁解牛一样,先制定一个可执行的不算太难的小目标,先行动起来,最为重要。
其实最难的是,每天凌晨在睡梦中被闹钟吵醒,睡眼朦胧中挣扎着爬起来。这一刻最是煎熬,内心思想斗争最为激烈。跑与不跑,坚持与不坚持,在此一举。
有好几次,我都打了退堂鼓。过后,又会郁闷一整天,自责自己的懒惰。
相反地,每天早晨跑完后,像是一位战士凯旋而归,内心无比兴奋,整个人神清气爽的。带着这种欣欣向荣的感觉投入一整天的工作生活中,周围的人慢慢地也被我感染,变得乐于和我打交道,我也日益感觉到这种向上的美好。
所以,每天早上我也不再强迫自己起床,闹铃一响,立马起来,没有犹豫。
被动起床变成了主动起床。因为我享受到了好习惯带给我的好处,尝到了甜头,想不坚持下去更难。
03
跑步一年后,我参加了厦马,意外地得了个小奖,暗自窃喜了许久。这是我根本没有想过的。
我一直认为自己没有运动天赋,起初的目标很简单,只是想减肥。结果体重没减下去多少,倒是收获了坚持运动的好习惯,得到的远比初衷要多得多。
每天我们都可能主动或被动地形成这样或那样的习惯,无意识地陷入其中,可能还浑然不觉。比如,如若没有早起,很可能就会面临晚起,不管何时醒来;今天多吃了一小碗米饭,明天同一时间很可能也会想多吃一小碗米饭,不管是否饥饿;提交给领导的PPT没如期完成,下一次极大可能也会晚提交,不管领导有没有催促……
久而久之,习惯就这样形成了。最后,它会如影随形地伴着你我,条件反射般地用固有的行为或思维去指导我们的生活,影响我们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全看重复做什么样的事”。
习惯的力量如此巨大,打破根深蒂固的恶习,建立新的习惯,显得很重要。
改变自己,先从一个微小的改变开始。有时候,甚至要对自己狠一点。
那时,从原来的5公里到10公里,15公里,一直到全程42公里。我始终一点一滴地在积累着。天微亮时,我总会准时出现在湖边,独自一人默默地一圈又一圈地跑着。只有那跨出去的每一步坚定的步伐,以及自己流下的每一滴郑地有声的汗水和湖边随风摇曳的每一片绿叶,见证着自己为成全梦想的而散发出来的力量。
所以,我们要学会去支配习惯,不要让习惯来支配我们,要让它支撑我们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艾门斯说“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
04
都说二十一天可以建立新的习惯,我不这么认为。
若是认为二十一天后,就可以为所欲为,一劳永逸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它只是建立起了初步的必须养成优良习惯的意识。尤如学开车,教练仅教会学员基本的驾车常识,但开得好不好,还得靠日后的练习才行。
二十一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恶习如顽疾缠身,稍一松懈,它便又充满诱惑性地挑逗起来。
这个时候,我们该立刻停下来,不要让自己偏离轨道太远,否则时间越长,一不小心就回到原点,功亏一篑了。
习惯的养成其实就是新习惯代替旧习惯的过程,一点点地剔除恶习,一点点地加入新习惯,内心从“不舒适”到“舒适”,最后,完全适应新习惯的存在。
这一系列的过程,都要依靠日积月累的重复训练。当我们亲身经历过好习惯对我们产生的奇迹,体会到习惯的巨大威力之后,你会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会相信自己真的可以改变自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