拽
我在泥沼里遇到一只巨大的毛线球。可以说
我们相遇在无边的泥沼
毛线球不是毛衣
无法为我取暖
我也无法把它带出泥沼
我已经深陷其中
还在继续往下陷
我只能躲在它的影子里
以身处困境的最佳姿势思考
我发现了它的线头
如尾巴一样偷偷展开
有逃离迹象
我的思维亦迅速运转:
要不要拽住它的尾巴
不知道能拽出什么
不知道能拽走什么
拽,还是不拽
是生死攸关的重大课题
而此时
海洋已干涸
天空已陷入大地
2020.1.7
12.34
读《拽》
之一
这是一首有内涵的现代朦胧诗。曲径通幽,颇有张力。
这首诗以《拽》为题,一个动词,表现的是努力,是挣扎,是对抗,是思考,是反方向作用的力。
“泥沼”这个意象,尤其是“无边的泥沼”,正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境况。人性的泥沼、自然环境的泥沼、文化的泥沼、名利的泥沼……我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好像谁也无辜,可是,谁也摆脱不了干系。每个个体都想摆脱泥沼,试图洗净自我,试图澄澈自我,可有意或无意的一些行为,往往使“泥沼”更浑更泥泞。
我们还在“继续往下陷”,包括有意识的“陷”和不自知地“陷”。
在陷落的过程中,“我”并非没有思考,也想把自己“拽”出去,可相对于宏观大局,相对于某些个生存体系来说,个体的“拽”行为收效是微乎其微的。
“拽,还是不拽,是生死攸关的重大课题”,假如把这句诗仅仅聚焦到自然环境或者道德信仰层面,如果都不努力去“拽”,那么最坏的结果可能是:“天空已陷入大地”。此时,人类失去了自然家园,失去了道德精神家园,最后一个“我”会被席卷的泥沼吞噬。
“毛线球”也可以说是一个意象,是人类生存资源的代表。
地球是一个圆。人、自然、道德、人文等等,本是一个有机整体,一清皆清,一浑皆浑;一荣皆荣,一损皆损。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们人类当自我警醒,摈弃私欲和劣根性,齐心合力“拽”世界万物到洁净美好处,同时也把与我们一样身陷泥沼的“毛线球”“拽”出来,一并回到生命的佳境。(李蕾)
之二
第一次读这首《拽》,怀疑不是我熟悉的作者所作。因为这首诗的风格与她之前的作品太不同了。我的印象中,她的诗总能在黑暗中寻找光源,在沉重中建立支撑,在迷茫中坚持内心的方向。
这首《拽》给我的最初感受是近乎残酷的压迫和灰暗。当我知道这是一首围绕一幅画的同题诗之时,再细看那幅画,不得不佩服作者功力了。画面所表现的,无论如何不是一种光明乐观的东西。毛线团换个地方可以是温暖轻柔(诗中提到了)在这里却是纠缠和无力。
线团和人不能互救,只能越陷越深。这种关系可以是个体与群体,人类与环境。于我看来更像是一种梦境或心理的状态。人内心的世界远比真实世界复杂诡异,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 这幅画与《拽》这首诗应该是绝配。其中我最欣赏那句"如尾巴一样偷偷展开,有逃离迹象",显示出改变处境和命运的意愿。
诗的标题也意味深长,一个动词"拽",是选择,也是悬念,把原本静止的画变成一触即发、生死悠关的瞬间。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有无穷的可能。(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