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营造,包含了建造与地域条件的关系及空间中的社会关系,既包括建筑师对当地气候、环境的回应,对资源、材料的利用,亦隐含了建筑师对人文、历史的思考。马良行近期推出【在地营造者】栏目,我们将陆续邀请国内外那些独具地域性的实践者,从不同的地域发声,当一片片细小的切口终于汇聚,也许我们可以真正的去谈谈中国的地域性……
本期受访者为三磊设计总裁/设计总监张华,内容涉及其对于地域性的认识,以及就银川韩美林艺术馆而言,他与其设计团队在建造过程中,基于建筑所处的地域特征、历史文脉、场地条件,而进行的契合场地并形成场所意义的建筑营造活动。
受访人:张华
三磊设计 总裁 / 设计总监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
...............................................................
如今,
大量建筑是在非地域性的价值观指导下建设的,
探讨地域性的建造,反而成为非主流。
................................................................
Q:近年来,越来越多人谈论地域性建造,包括今年刚刚斩获普利兹克建筑大奖的西班牙三人组RCR Arquitectes、2016年获奖者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2012年获奖者王澍、2009年获奖者彼得·卒姆托、2002年获奖者格伦·马库特等等,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评委们似乎也对在地性建筑颇为青睐。你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A:关注地域性并非一种趋势,要看建筑所处的具体位置,是在城市中心、城市边缘,或是在其他某个地区。如今,建筑的全球化、强力的资本运作、城市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在这种行业环境下,即便建筑师有再多的想法,实践起来也是有难度的。比如说,在城市的中心区域,即城市建设的密集区域,这种国际性全球化的建设方式,不管你愿意或不愿意,它已然成为一种主导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正是在这个不可阻挡的主流之下,一些对地域性的探讨与实践就变得尤为重要,其中包括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环境价值等,都变得弥足珍贵。
何谓主流?判断所谓主流是以建设量为标准吗?如果说统治着所有建筑的总量是在特定价值观的指导之下建设的,被称为“主流”,也就验证了我们此前所说的观点,也就是说大量的建筑是在一种非地域性的价值观指导下建设的。这样一来,一些探讨地域性的建造,反而成为非主流的趋势,那么,这样的实践更值得尊重。
...............................................................
以韩美林艺术馆为例,
讲讲在地建造的方式。
................................................................
Q:基于建筑所处的地域特征和历史文脉,契入场地建造出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建筑,就银川韩美林艺术馆的设计过程,你做了哪些调研和尝试?(当地气候、场地环境、材料、资源、历史文化等方面)
A:我们确实是花费了很多精力去做这件事。建筑的选址是由韩美林老师、当地管理部门,还有三磊主创团队一起选定的。从整个选址上,就已经充分考虑了该建筑的使命,包括它跟贺兰山的关系、跟岩画的关系、跟整个空间参观动线的关系,还有建筑在整个贺兰山旅游景区里面所担当的角色。建筑代表了的韩美林老师对于贺兰山的尊重,以及他个人艺术与岩画之间奇妙的关系,还有建筑设计师对于大地、山体、岩画、人的理解,这里所承载的一切全都反映到了建筑之中。在选址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充分考虑了建筑与山体的关系,同时,考虑到建筑与贺兰山岩画遗址,所形成的视觉关系和景区参观动线,最后,我们选定了这个位置。
Q:在这样的选址上,与自然的融合是否是你最初设计的出发点?
A:设计之初,我们在当地,特别是在贺兰山脚下,看到了当地土法建造的民居。这种民居其实保留下来的并不多,只有一小部分当地的原住民还在用这种方法盖房子。我们也看到了从贺兰山上滚下来的大块石头,漫山遍野,非常普通,当地居民就是利用这些随手可得的石头就地建造了他们的房子,营造与围合生活的区域,也就形成了当地特殊的视觉效果和建造方法。用这样的方式,建筑本身就跟自然肌理非常的统一,仿佛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建筑一般。所以在我们建筑选址定下来之后,我们也想营造一个仿佛从土地里长出的建筑,但是它又不能完全是一个融入自然的建筑,它也应该代表人的力量,从天际线上看,它又有一些人的痕迹,比如说硬朗的线条、有分量的外观,我们希望这个建筑能同时表达一种对自然和人的尊重。
在做建筑外形的时候,我们一方面结合了整个地形,因为南北高差大概差了八九米,所以在参观动线上,应该是从山上逐渐下到山谷,接近建筑时,自然而然先上到屋顶上的人工平台,然后指向远方,再慢慢的沿着建筑的参观中心走下去。参观完贺兰山岩画,走到建筑这里,人会略感疲惫,这个地方应该提供一个像落脚驿站似的场所,片刻歇息,游人再逐渐向下游览。在这个过程中,游客可以尽情欣赏感受五千年前的历史、艺术、自然同现代精神的交融与对话,这就又成为一个继往开来的传承式的动线。所以建筑造型上,我们设计有一道高耸的原石墙体延伸至远方,其内涵也就在于此。
Q:“土法石墙构筑”是贺兰山原住民的房屋建造的智慧结晶,你能谈下它的建造手法和施工技术吗?在银川韩美林艺术馆的建造中您是如何运用该建造手法的?
A:外墙的建造,基本上采用清水混凝土,再加上当地的毛石头。当地的砌筑毛石一般在三四米左右,我们的建筑高度有十几米,相对比较高,所以毛石不能做承重结构,再加上贺兰山当地规范对抗震烈度的要求为八度,这种情况下,毛石在整个建筑只能充当围护结构,仅从视觉上的感觉来说,它的效果跟传统原住民用石头砌筑建造效果是一样的。不过,即便作为围护结构,从安全性构造的要求来说,毛石也需要跟承重主体结构之间做好连接,而传统的施工单位无法完成这种砌筑形式,我们只能在当地找了一些工匠,同时结合现代施工工艺进行处理,做了很多工作,并针对这种技术上的创新顺利申请了专利。
Q:在地营造是一个基于土地的设计逻辑和基于当地条件的建造过程。因地选材、因地施技是建筑过程中首要面对的问题。那么,在该项目的设计工程中你遇到过什么实际建造问题?
A:最大难点是怎么把当地石头垒得这么高,当地原生状态民居是没有那么高的。因此,整个设计做了一定的收分,外墙做了一定的倾斜度,这样石头靠本身的自重就可以提高外墙的安全性。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调整了很多次角度,同时在混凝土墙壁上,每隔大概0.5米就做一个外伸出来的钢托板与石头进行拉接,这个也是我们当时在现场尝试了很多次才找到的最优施工方法。
在外墙的施工过程中,还有另外一个小插曲。本来我们想做很好的清水混凝土外墙,呈现出纯净、光滑的清水混凝土肌理,但实际上当地的施工工艺并未达到我们的要求,开模之后完全不是此前设想的效果,后又经过多次补充尝试,比如打磨、重做等等。当整体毛石墙砌筑完成后,我们干脆就保留了这种最原始的状态。这种粗糙的混凝土肌理,如果放在城市里可能会稍显格格不入,但放在一个大尺度的山脉底下,营造的效果反而很天然、很契合。换言之,这是城市建筑与地域性建筑的有别之处,契合之美,也是在地营造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