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定义一下什么叫Bilingual:这里指的是将两种语言都能说到母语水平的人。
特别多的人问过我一个问题:“到底怎么才能学好英语?”我的回答一直是:“一靠天份,二靠勤奋。”他们觉得我的回答很不诚恳,我觉得他们的问题也相当不诚恳。最后也没有学好英语的父母,开始有一个幻觉,他们觉得他们可以把孩子培养成Biligual,于是听信了培训班的种种宣传,觉得只要把孩子一个星期送给老师一两个小时,小孩就会在不知不觉里变成一个Biligual。好棒好开心。然而事实却是,在中国,在父母都是以中文为母语的情况下,把孩子培养成Biligual的可能性为零,即便是父母双方都是英语老师也不行。你不信,那咱们来剖析一下。
大人和孩子学习语言的方式是不同的:语言对于孩子来说,不仅仅是语言,而是认识世界的方式;而对于大人来说,学习语言是简单的映射关系。大人的学习过程:苹果在英语里叫apple,在法语里叫La pomme,在西班语里La manzana。对应完成,学习结束。而对孩子来说,苹果,apple等一系列的名字,需要被联系到那个多汁红色脆脆的水果上才能被放入他的认知系统。孩子以语言认识世界,语言是他把对世界的认识分门别类的标签,而成人,只是在分好类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别名而已。这也是成人学习外语永远达不到母语使用者的最直接原因:他对世界的认知已经藉由他的母语实现,不会因为学习了另一门语言而出现结构性的调整。
一个直观的实验是由比利时某大学完成的。因为比利时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母语是荷兰语,母语是法语以及父母双方一方是荷兰语另一方是法语的天然双语者非常多。实验非常简单,就是让参与实验者将一堆物品分为“箱子”和“盒子”,当然实验中设置了一些介于箱子和盒子之间的“四不像”物体。母语是荷兰语的更倾向于将这些“四不像”归类为“箱子”,而母语是法语的人,更倾向于认为他们是“盒子”。天然的双语者在实验中表现得十分纠结,最后很多放弃了分类这些“四不像”,认为他们即不能算“箱子”,也不能算“盒子”。另一个好玩的例证是最近的电影《降临》,用一种非常奇怪的视角讲述了女主角通过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思维的方式被改造成可以看到过去和未来的状态。
所以我们经常说,学习一种语言,并不是学习这种语言本身,还包含学习它背后的文化。但成年人之所以为成年人,是因为思想体系已经形成,虽然适当的改造在接受的范围之内,但从结构上彻底打乱的重组,却是趋于不可能。如果具体化地把人的思维认知模式想象成一栋大楼:成年人学习新的语言,是对这个大楼局部的修整,而小朋友学习语言则是在建造一栋新的大楼。
那么说回标题:在中国,环境就是中文的环境,父母又都是中国人,老师也还是中国人,所有的一切都是中国式的结构,即便说的是英文,传输的思维方式和分类标准也不是英化的,小朋友自然也不可能复刻出英式的建筑,最好不过是一个中国式的构造,用了英国进口的砖头而已。
曾经在法国大使馆文化处看到一个法国男人抱着一个小混血,爸爸指着面包对儿子说:“le pain。"儿子说:“面包!”爸爸无奈地说:“le pain。”儿子继续高叫:“面包!”另一个住在瑞士的中国女生的儿子,虽然听得懂中文,但拒绝说,因为小朋友都不说这种奇怪的语言。我住在加拿大表姨的女儿,是纯纯的中国人,不但不认得中国字,连中文也几乎不懂,和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完全没有办法交流。这些例子不外乎想说明,即便是天然的双语者也不是水到渠成那么简单,和天份和勤奋都有分不开的关系。
还有很多江湖传闻说某个小朋友在8岁的时候已经掌握了四种外语,也许是真的。但是有研究表明,因为小朋友对于语言的学习很少是主动的,基本都是被动地暴露在语言环境里,通过环境的反复刺激来学习语言的。所以如果暴露在一种语言里的时间少于总时间的40%,这种语言对他的认知结构所产生的影响会小到不明显,而暴露时间超过60%的语言会主要对他的认知结构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理论上,并不存在天然的trilingual。至于宣传的什么三个月,每天两小时,从零基础到看原文电影,我觉得还是洗洗睡比较现实一些。
所以每当有人跟我说,我想学一门二外三外五六七八外,因为那个好酷啊!我会问他:“你能在两年内拿出500小时用来学习这门语言吗?你能保证以后每年还要用至少50到100个小时去维护它吗?500 小时相当于工作三个月,100小时相当于工作半个月。你真的确定吗?”“真的要那么久吗?”“真的,并且如果你学了300小时就停下了,这300小时会迅速折旧并在两年之内折旧到几平没有。100小时的学习已经可以掌握一门其它的非常炫酷且不需要维护的技术了,你确定你要投入这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个你只能在每五年旅游中才用得到,一年大概只有一次机会展示的看起来很酷的技术吗?”
那么在中国,怎么把孩子培养成Bilingual呢?两个选择:A.把另一半换成外国人, B.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