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帝国三部曲的其中一本,我花了大概三个月的时间,读了其中的两本,军事和财政密码,两本书都是,讲历史的,但是不是我们传统历史书上的以时间或者事件为主线来叙述这件事情,而是以一个主线,或者是财政制度、或者是军事要素、军事制度等等。总体而言,对于喜欢历史的人来说,这类书是一个拓宽眼界的书籍,很有意思。总体而言,因为作者是财经专栏的记者,感觉财政密码这本书更有意思,结合现实生活也更加贴切。
书目是以不同的经济制度为划分,分为秦汉、隋唐、宋朝、明清,四个篇章的,从财政制度来说,这四个时代是拥有相同或者类似或者是延续的财政制度。本书有一个观点很新颖,一个朝代的灭亡,根本原因并不是外敌入侵、农民起义、政变等等,那些都是外因,真正的原因是这个帝国的财政出了问题,大抵有这些,官员过多,士兵过多,收入抵不过支出,中央政治命令到不了地方,地方不服中央的管理,然后恶性循环,情况越来越差,最后开始出现外敌入侵等等历史书上的那些东西。这其实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外地入侵、农民起义、政变从帝国王朝建立之初就有,而且规模更大,但并不致使帝国毁灭,但晚期只要随便有一点星星之火,整个帝国就随之毁灭,最根本就是帝国的财政出了问题、国力下降,需要洗牌,知道这些东西,就是跳出历史周期律的主要手段。
首先是秦汉,重点讲了汉朝的汉武帝,一方面汉武帝雄才大略,基本上是以土地税和人头税来作为帝国的收入,但汉武帝期间大兴举兵,攻打匈奴,一次战役的耗费是帝国三四年的收入,财政入不熬出,然后开始第一次实行国企制度,就是国家卖铁器、国家卖盐,一下子财政收入就起来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国企的弊病开始显现,一是国企人员越来越多,从刚开始的为帝国税收赚钱变成了累赘;二是国企介入市场之后,国家资本既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这个大大降低了市场活力,小私个体户根本没法生存,逐渐消亡,小私个体户消亡了之后,国企没有竞争,没有压力,质量各方面服务越来越差,还不如之前的个体小私户,民怨挤压最后爆发。然后国家只能是做烂了一个产业又转而发展一个新的产业,以此类推,到最后大部分的商品和大部分的产业都收归国家,然后产生内卷,钱从国家左手转右手,期间,大量的金额因腐败流入贪官之中,这个是没有办法的。这个典型的是宋朝的覆灭,宋朝国企之强大,是前所未有的,他的覆灭也是因为国企。还要一个问题,金钱,国家拥有铸币权,他可以用旧币换新币,然后用折扣来兑换,这样的话全国的财产就按折扣缩水,缩水的部分就硬生生地从人民手中流入国库,这个办法,现在来看是不得不用的办法,基本上用一次民间经济就会倒退几十年,现代的例子,缅甸,津巴布韦等等,但古代的皇帝斌不知道这些,汉朝的灭亡就是胡乱铸币就是一个重要原因。然后就是纸币,这个就是宋朝自己玩出来的,铸币好歹还是要用金银之类的贵金属,全国的贵金属总量是可控的,不管怎么铸币,总量大抵是不会走叉多少的,但是宋朝自己玩了一个纸币,就完全是用政府的公信力来让一张纸变成了钱,现代的银行还知道一个储备金的概念来控制纸币的铸造,古代一开始也会这些的,但是玩着玩着,市场就乱了,特别是政府介入之后,为了打仗等,主要是为了打仗,打仗这个东西,成本太高了,国力不强的话,两三次就废了。为了打仗,根本不管储备金什么,印纸币就跟印纸一样,一两次政府公信力就没有了,百姓不理政府,地方不理中央,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个社会的崩盘。到了清朝,清朝直接不敢玩纸币,所以总体而言,几个阶段的财政历史都是加法,汉朝加了国企,铸币;唐朝加了节度使;宋朝加了纸币;到清朝之后就只有铸币和纸币,而且免了人头税只收土地税,总体而言,本书就稳定度而言对清朝的制度是最认同的,但是整个国际形势变了,清朝完全不像其他朝代,自己跟自己玩,这次变成了跟其他玩家玩,所以清朝也算是因为外力崩盘的。
结合现在所在地的实际,现在的国企的发展,真的是一种担忧,不知道十年以后会是什么样子,而且现在还时不时冒出深圳国资委成为华为集团最大股东之类的信息,这个真的是一个预警,希望这个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