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利得定理认为,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也即思可相反,得须想成。敏感度和钝感力就是这样一组相反的概念。
一、敏感度
敏感是指感觉阈值低,外在刺激引起的内在反应强烈。敏感度高的人通常观察细致、思维敏捷,对自然界和生活体察入微,拥有丰富完善的精神世界,会被细腻的事物触动。
叔本华说敏感是智力高的体现。一名成功的商人,需要对市场敏感;一名优秀的艺术家,需要对自然界和生活体察入微。总之,任何一个优秀的个体,都需要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有异于常人的敏感。但是,过分敏感又容易导致“多情常被无情恼”的玻璃心,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话都会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故许多太过敏感的诗人和艺术家结局都不太好。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非常敏感,花开花落都能引起其强烈的情绪触动,正因为其伤春悲秋的敏感性格,才能写出“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样的诗句。但是又因为敏感,黛玉初进贾府的时候,处处小心,事事注意,连吃饭的时候,她都会小心的学着旁人的样子,用茶漱口,怕被别人耻笑了去。敏感让黛玉成为贾府当之无愧的诗人,但也使其拥有了一颗玻璃心,整日落落寡欢,最后悲剧离场。
著名诗人顾城,他的诗笔触细腻,画面感强,他用诗体味着周围世界的美好。也只有他才有“草在结它的籽,风在摇它的叶,我们站着什么都不说,就十分的美好“的细腻。但是他的小心、他的敏感、他的偏执,使他的人生高潮迭起,落幕时又以杀妻自戕急转直下。总之,敏感的人更容易捕捉生活中的美好,但也容易被负面情绪控制。
二、钝感力
钝感力是作家渡边淳一创造的词。钝感是指感觉阈值高,外在刺激无法引起内在反应,即使有内部反应,内部反应也无法影响个体情绪、行为和意志。钝感力强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态更稳定和平和,在挫折和困难面前,能以理智和克制排除外界纷扰,以良好心态从容面对这个世界。钝感经常会给人一种迟钝、反应不灵活的感觉。
钝边淳一说:“这个世界不过是一场生存游戏,所以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才能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与其有锐利的敏感度,不如拥有对事物不要气馁的钝感力。” 钝感力是盔甲,更是一种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真正的钝感力包含了“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智慧。在自己领域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
渡边淳一当初还是文学新人的时候,经常遭编辑退稿,并受到严厉的批评,正是因为钝感力,让他度过了创作生涯最艰难的时期,而没有因为敏感在文学路上夭折。
身边的一个朋友创业几年以来,终于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公司估值上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公司经历了许多的波折,濒临倒闭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钝感力就像他身上的一副盔甲,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处变不惊,不急不躁,始终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行,我们共同的朋友经常说:“这事儿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估计已经死了几回了”。钝感力让他在一次次的挫折中不断前行,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三、如何做到敏于心而钝于形
敏感通常与度组合,提醒我们敏感必须有度,过度敏感就会玻璃心;钝感通常与力组合,告诉我们钝感是有力量的。敏感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钝感让我们更好地面对这个世界,但是如何让敏感和钝感达到平衡,做到敏于心而钝于形呢?我们需要从敏感和钝感的精神活动过程去寻找答案,具体如下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
在认知阶段:要提升敏感度,有以下途径
1. 刻意练习:通过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多历练等刻意练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敏感度,增强实力,减少对外界评价的依赖度。
2. 认知升级:定期升级自己的认知,减少错觉
3. 提升察觉力:能正确区分事实和想象(如对本句话有异议,可以看本公众号《关于沟通》那篇文章),察觉自己无意的想象。减少因为一句话,一个字带来的玻璃心。
在情感阶段:做到敏于心钝于形,有以下途径
1.移情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分享体验、情绪追忆、情景讨论、换位思考提升自己的移情能力。
2.冥想训练:通过定期的冥想,察觉自己的情绪来源,降低情绪波动
3.情绪归因:每个人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不要把他人的情绪归因于己
4.学会理解、接受、放下,避免不良情绪的堆积
在反应阶段:缔造良好情绪,有以下途径
1.多微笑:詹姆斯兰格理论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觉知,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不是因为快乐,才微笑,而是因为微笑,才快乐。所以坚持每天早晨起来微笑,让微笑产生的生理变化,带来一天的好心情。
2.多运动:因为运动后会产生多巴胺,有一定的兴奋作用,运动可以让人更快乐
敏感与钝感往往密不可分。离开了敏感,钝感就成了迟钝和呆滞;离开了钝感,敏感就成了多愁善感和玻璃心,平衡好敏感和钝感之间的关系,考验着一个人的智慧,若能做到敏于心而钝于形,就是真正的大智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