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还记得前段时间,知乎上最火热的话题:
“为什么优秀的人都不合群,喜欢独立的生活?”
其实“不是他们不合群,只是他们合的群里面没有你!”
从小我们就被告知,要做一个合群的人。和小朋友要和谐,和同学们要友爱,对同事们要得体。
可礼貌之外,有些群体我们真的非合不可吗?
徒劳的勉强合群,不但消耗精力,也会消耗我们的热情和优势。
上学时,物理老师的一句话让我直到今日还记忆犹新。“如果把那些等人的时间,都用起来,我不知道能做多少事情了。”
当时还年幼的我觉得老师怎么这么冷漠,可今日回想来看,这其实只是因为我们每人的步调不同罢了。
我们都需要充足的独处时间来平复与人交往后的疲倦,以及恢复与人交往后耗费的精力。或者拿这些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自己的步调来确定是否需要预留更多的时间给自己。
合群之外的孤独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只是热闹的附庸,没有自我。
02
我或许一直都是那个不合群的人吧,他们往东,我往西,他们选雪碧,我选白开水。
我一直都在等着那个志同道合的人,陪我一起喝着白开水,行走在西天取经的路上。
那段时间虽然孤独,寂寞。但也是我最自律的一段时光。
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室友都还睡着,我就收拾好出门了。先去食堂买一个包子一杯豆浆,天气好就去学校小树林晨读,天气不好就在食堂晨读,后来天气越来越冷,基本上都去食堂晨读了。请想象下食堂大妈看我的眼神。
早饭晨读后就成为最早进入图书馆的那批人。开始一天的专业课学习。我之前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可以用一无所知来形容,只是选了一个学校里的好专业,更加不能知道自己将来的工作在何方。
因此从一开始我做的事情就是自己看书学习写笔记,慢慢摸索自己的研究方向。
有课的时候就去听课,除了听本专业的课程,我还旁听了别的专业的课程。
晚上接着图书馆,一直到闭馆后回宿舍继续看书到11点,准时休息。周而复始。
那时候我虽然带了电脑到学校,但电脑基本上被锁起来,也特意没有联网。那时候中午吃完饭还是会回宿舍收拾一下,看到同学在看电视也会偷瞄两眼,但最后还是很坚定的去了图书馆。
现在,我越来越体会到,孤独是一种常态。孤独与不合群,是你成长过程中所必然要经历的苦难。
如果你也一个人,如果你也在努力的让自己变得更好,我希望你能默默的坚持走出那段不曾共舞的时光。
正如作家刘瑜所说:
“一个人也要活得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03
怕落单的你没意识到,一个人的冷清,总能寻得安适自在;一群人的狂欢,却只是对孤独的无力反抗。
日本哲学家三木清说:"孤独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个人里面,而在许多人中间。″
不合群是一种选择。
在《独处的艺术》这本书中,作者就反复向我们传达一种观念——独处是一种更为深刻的自我成长。
“他们没有在与孤独的对抗中失去目标,而是通过一种强大的想要改变自己的勇气以及行动的力量在孤独中成功突围,并最终锻炼了自己的意志、突破了自己的极限、赢得了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舞台的心灵资本。”
在科学的独处中,个人会感受到更多的积极体验,比如通过阅读、独自旅游、冥想等独处方式来加深自我了解,提升创造力、自我恢复,实现自我认知、独立思考、提高工作效率等等。
不合群的人并非远离了这个世界,他们只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有很多人,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面大风大浪,却唯独不敢直面自己的内心。
敢独来独往者,必有两把刷子。这两把刷子,就是敢于不合群的勇气和底气。
04
大多数人其实都是一种固定心态。他们会认为,我的能力是稳定不变的,我的圈子也是稳定不变的,那么,我身边的人「最好」也不要变,圈子「最好」也不要变。因此,他们害怕变化,会通过将异端排挤出圈子或者合理化来否定这种变化。
而成长心态的人,会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提升自己的修行。他们渴望看到身边的人表现出突出、卓越、与众不同,这样他们才会感到兴奋。对他们来说,「优秀」和「出众」才是一种真正的「圈子」。
优秀的人总需要太多的时间用来独处,静坐冥思。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耐得住寂寞,坦然面对自我的人才会挖掘出深邃的思想,书写出壮丽的诗篇。
而一个思想真正丰盈饱满的人,是不需要通过别人的认同来寻找存在感的,更不需要为了满足虚荣给谁表演,他丰富的思想便可以自给自足。他既不需要雪中送炭,也不在意锦上添花。
你要知道,跟大多数人一样,只会沦为平庸。而踩着非议艰难成长起来的,才能成为强者。
你的生活,并不需要别人的认可。
所以,如果下一次,你帮了别人一个忙却被认为是在巴结讨好,如果你一心学习充电,却被整个集体孤立,没关系,这只能说明一件事:你已经足够优秀,优秀到这个「圈子」已经容不下你了。
是时候去找寻更广阔的天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