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尔少爷和仆人的儿子哈桑是一起长大的玩伴,二人深知他们地位不同,阿米尔总是在伤害哈桑以后以此安慰自己,哈桑总是为了阿尔法不顾一切。在一次风筝比赛中阿米尔为了博得爸爸的欢喜,没有站出来解救被强暴的哈桑,但他的心里从此背上愧疚的包裹。在他生日的晚上,他诬陷哈桑偷了礼物和现金,哈桑知道后承认了并说服爸爸选择离开。后来俄国入侵,阿米尔和爸爸搬迁到美国,完成学业,娶妻,成为作家,但一直无子。在父亲去世十几年后接到父亲朋友拉辛汗的电话后回国。从拉辛汗口中得知,哈桑也娶妻生子了,并且举家回到了阿米尔的家中照顾一切,但是塔利班占有了那幢房子并且杀害了哈桑和他的妻子。拉辛汗要求阿米尔拯救在孤儿院的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在被拒后说出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的事实。于是阿米尔踏上了拯救小侄子的道路,索拉博已经变成了塔利班小头目的性侵舞童,而那个头目也是曾经强暴过哈桑的人,阿米尔被他毒打的时候,索拉博用弹弓救了他,就像以前哈桑一样。阿米尔想带索拉博回美国,但在申请收养他的时候遇到程序上的麻烦,索拉博得知自己可能要再回孤儿院时选择了自杀,所幸拯救及时,但索拉博不再亲近阿米尔也不再说话。在一次风筝比赛中,阿米尔和索拉博一起玩耍并帮他追风筝,索拉博终于露出了笑容。
追风筝的人是谁?
在书的前半段,哈桑对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为了帮助阿米尔拿到风筝,被坏人强暴。追风筝的人是哈桑,他忠心耿耿正义凛然,他一生都在为阿米尔付出,他是的拥有大善的人。他身上所具备的最原始的善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对他,我是心疼多于感动的。有时候我会想起那些愿意为了我付出全部人,我的父母毋庸置疑;我的人民警察,在各种危险下保卫和平;我的善良的陌生人,即使是江水冰冷也愿意一跃而下……
在书的最后,阿米尔对索拉博说:“为你,千千万万遍。”书的后半部分是阿米尔拯救哈桑的儿子并为他正名,这是阿米尔的自我救赎。追风筝的人变成了阿米尔。阿米尔是一个胆小懦弱的富家公子,他一次次选择了自己,他爆露出来的人性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直逼内心。哈桑受难时他的视而不见,可能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我也不敢保证我会挺身而出。我们都很会做数学题,坏人有三个而且特别能打,周围环境不利于搬救兵,我若救他极有可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就是这样,我们大家都是懦弱无能的,我反问自己,真的,我应该也救不了他。阿米尔回国的那一刻起,他就变成了那个追风筝的人,为了守卫了他一生的哈桑,他开始守卫哈桑的儿子。他完成了自我救赎,在被毒打的时候他感受到的是这么多年以来的如释重负。
风筝追到了吗?
当然,哈桑带回了蓝色的风筝。
而对阿米尔来说,他的风筝就是哈桑的儿子,他救回索拉博的那一刻追到了风筝的肉体,他为索拉博追风筝的那一刻则追到了风筝的灵魂。至于他能不能帮索拉博追回风筝,又有什么关系呢?
为什么要追风筝?
哈桑,你为什么要追风筝?
我不知道哈桑为什么要追风筝。仅仅是为了让阿米尔少爷高兴吗?还是说在他心中也把能够追到漂亮的蓝色风筝当成自己的胜利?不过即使被强暴也不愿意交出风筝,大概是为了那一句承诺吧,“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真的傻得让我心疼。
阿米尔追风筝是自我救赎,因为就算他自私,他也有愧疚之心。人性就是这样,偏偏要选择对不起他人,还是会愧疚一辈子。阿米尔在追风筝的过程中也完美地让自己蜕变,从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变成了敢于挑战别人的眼神敢于说出心里话的人。
我觉得,他追风筝是自我救赎,但不仅仅是自我救赎。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平凡的你我他,即使他曾经没有伤害过哈桑,心中对哈桑没有那一点愧疚,我觉得他还是会去找回那只流离在外的风筝。且不说是自己的亲侄子,只要心中有善,想到自己的玩伴的儿子寄养在孤儿院,不救他难道不会是心里又多一道愧疚的口子吗?
这本书带给我的除了以上三个问题,还让我思考到了战争。我害怕,我怕得手脚冰冷,我怕得瑟瑟发抖。似乎一切罪恶的源头都是战争,人们处在那样的环境里,人性被放大,坏人坏的更加彻底甚至变态,好人好的更加耀眼光芒万丈。我不敢去看我们和各个列强国家之间的战争故事,我会痛苦万分,我会绝望地哭,我会想要为了那些被杀害的妇女儿童呐喊。一本《长征》看哭了好多夜晚,至今也无法释怀。
我无比地感恩国家,让我生活在一个安定的社会感受爱。我无比地敬佩警察叔叔,他们就是我们的哈桑,为我们,千千万万遍。
愿世界和平,再无硝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