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昨天的话题。产业文创化,在大陆一直以来大致重点指向三个方向:地产园区文创化、产品文创化、农旅文创化。那么如果从风口角度来看,有没有新的+文创的空间呢?本骑士觉得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做深入思考:
1、下沉
如果要说趋势,抛开近期动作频频的BAT,各种创业创新团队和中小转型企业,无疑是可预期的一段时间内最具活跃度的实体。揣摩这些实体的创新路径,一般具有这样几种特性,小规模、微创新、新渠道、跨界整合、社群营销、价值观先导。而从创业团队能力匹配来说,由于相当多的主导者来自传统业者或技术开发人,往往导致团队完备度不足、价值观表达与传导能力不足、内容生产能力不足。因应这种现状,产业文创可以考虑相对下沉,针对更细更小的项目体进行相对短平快的精细文创,短时间内在双创领域形成服务新模式。当然,在很多习惯了大手笔的文创业者看来,这个部分颇有些麻雀肉的感觉。不过,如果我们跳脱开个案视角,以资本思维看待、选择或跟进个案,部分考虑以股权替代服务费,是不是更具有成长空间?
2、平台黏合
如今,各类众创平台、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其优势在于与地产、产业园区等大块头主导产业的天然黏合、双创孵化和服务功能的现实需求、需求产业的有机结合,以及有力的政策配套,文创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一环,以及产品连接用户的价值放大器,完全可以成为众创平台或空间公共服务或增值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3、对接用户
从根本上来说,互联网思维首先是用户思维。文创业者同样可以从用户需求、用户体验角度出发,通过社群或其他渠道,首先激发或发掘用户的价值取向、体验需求,整合为创意表述,经过互动与迭代,最终形成用户的价值解读和创意解决方案,而后反向输出给供给端,从而占据产业分工的上游。这是什么?创意生活顾问、用户大使、创意导购……随便叫什么名字,不重要,但它或许是文创业者能做出的根本性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