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某天,姑姑微信通知我说奶奶心衰下了病危通知,问我是否考虑要马上回国。当时正好是第五节课下,我顿时像热锅上的蚂蚁,再也坐不住了。三小时后,叔叔回电说心跳恢复。又过了一天,医生复信说病情有所好转。直到半个月后,看到了家人群里的信息说出院了,直到那一刻,我的心才放进肚子,拨通了给奶奶的第一个电话。
电话那头的声音是微颤的,断断续续,一些简单的关爱的话,只能回应“嗯嗯啊啊”......当时我只记得我说过:“老太太加油,熬出这个春天,一定可以挺过来!”,这一句后面,跟着的是一个坚定的 “嗯!”字。
经过一系列的针灸、中医调养和护理,前天我推开家门,已经可以和我聊天两小时,今天甚至可以走出房间来看我淘宝来的炖锅,说要亲自验收了!(我奶奶比较潮,喜欢淘宝)谢天谢地,看着奶奶病情好转,人人都觉得开心。最开心的人,是爷爷。
我的爷爷,1930年人,职业律师,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古板”。说他古,是因为他终日满嘴的之乎者也,满脑子四书五经,天天给我讲一些耳根子起茧子的大道理;说他板,是因为爷爷做任何事情都一板一眼,一丝不苟,我真的怀疑是哪位伟大的程序员给他老人家大脑里编好了代码,7点钟要做的事拖到8点就好像整个系统要崩溃似的。每天起床、打扫、晨练、喝茶、吃饭、读书、看报、新闻,直到把那些程序一个个都走完,才能接受外界传来的讯号。
小时候爷爷教我写大字,三岁的时候每日要定时定量达标,够不到桌子就站在板凳上写,一笔一画,直到我养成了习惯;小时候贪玩,出门就不见了踪影,爷爷准时准点站在单元楼门口等我,弄得小伙伴们都拿他当时间看,一见他出现就知道该回家了。
长大了,是爷爷告诉我,做人一定要有一技之长,本科学专业,研究生搞学问,读到博士就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我压根也没想读什么博🤫)。考大学,我闹着要当记者搞新闻,又是爷爷说,你做个老师,教书育人也可以教学相长,挺好。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我。
出国前,奶奶流泪拉着我的手舍不得,爷爷说,哭什么哭,求学是好事,要好好长本事,记得要学成归来。时隔两载,我回到家中,老远就看见爷爷在门口张望。临行前爷爷拿出一个手抄本,里面贴满了澳大利亚相关的报道,有正面的一边,负面的一边,政治、经济、医疗、外交,一应俱全。留学和海外生活这些年,爷爷给我的奇怪礼物真是不少,什么印着科学发展观的知识性台历,什么不知哪里翻来的传统文化知识手册,他觉得有中国风的收纳匣子,宁夏枸杞他炮制的药酒……无奇不有,当然啦,还有红包🤭!
一年又一年,爷爷奶奶都老了。步履蹒跚四个字再恰当不过。可是爷爷很独立。他坚持自己事自己做,搞得保姆反倒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爷爷一辈子都很节制。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爷爷一直都很有原则。每天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乐此不疲。正直、硬朗、乐观、从容、心怀天下,我没有见过比我的爷爷更坚持和勤奋的人。
奶奶生病了变得有点“娇滴滴”,也有一点情绪化。“老头子,我的水呢”,“我要围那个大围巾,要盖的住头发”,“今天就出院,不想打吊瓶了”,“腿疼腰疼,哪里都不舒服”……爷爷耳朵背,听得到听不到的回答总是,好好好,好,好,可以可以……
小时候印象中爷爷奶奶总是拌嘴,这次回来发现,爷爷的生活好像变了。好像被他的程序员重新编写了一回。每日的流程是这样开始:奶奶的水、奶奶的中药、奶奶的早饭、陪奶奶聊天、看着奶奶针灸、帮忙给奶奶拔火罐……我回到家中没帮上什么忙,这会爷爷又多了几项活动,就是每天上午给我盖完被子再骂我起床,还要帮我熬中药。
昨天,我听见爷爷给别人说,我家老太婆,年轻时候很辛苦,带大了孩子们又带孙子,这次挺过来真的不容易。我观察爷爷的表情,一丝认真中又带有一份得意,好像这一切都是他的功劳一样。
圣经上说,爱是恒久忍耐。谢谢我的爷爷奶奶,影响了我们这些儿孙,彼此包容,相伴一生。
图为奶奶的木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