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受着中国式教育长大的,谦让是骨子里的一种习惯。和别人吃饭,我总是紧着对方喜好说随便的那个;有好事降临,我总是拱手让给他人的那个;遇上烂摊子,我又是硬着头皮收拾残局的那个。在我耳濡目染的家庭文化里,争抢或者拒绝都是很丢脸的事。这种文化印记很自然地带到了对孩子的教育中,直到前几日孩子与我的一场冲突。
事情源于孩子不肯将自己的小汽车借给另一个小朋友玩,两个人你争我抢,最终以小朋友大哭收尾。我责怪了孩子,认为他这种不谦让的态度不妥,他委屈的大哭,整晚不理睬我,眼神里充满失望。
睡觉前,我打破僵局,主动问他:
“是在生我的气吗?”
“嗯!”
“妈妈做错了什么?”
“那是我最心爱的小汽车,我不想给别人。”
“小朋友只是玩一会,还给你的。”
“可是我不想给他。”
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那是他“最心爱”的东西,我不能要求他拿出来分享,他有权力拒绝别人的要求,即使对方会对此不满意。
我认真地向孩子道了歉,并鼓励他守护自己的尊严。
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习惯一边强调分享与付出,一边本能地守住利益与欲望,这种矛盾扭曲的心态,往往成为不快乐的根源。
勇敢拒绝,孩子给我上了一堂课。
比拒绝更难的,是接受拒绝。
北京男孩蒋甲用“100天被拒绝计划”来克服6岁时留下的人生阴影,引来500万人围观。
很难说他的伤害是被治愈了还是放大了,至少可以看到,孩子在6岁时接纳被拒绝带来的羞耻感、自卑感、不满足感,人生的幸福指数会更高。
孩子面对拒绝,哭闹、发脾气是最常见的反应。
最近一次他要求买小汽车,在玩具店跟我争执不下,
最后下命令:“你必须给我买!”
我隔了半分钟,淡淡回应他:“我不想买,因为家里有一样的。”
我们站在原地僵持了5分钟,
“我现在要回家了,你要跟我走吗?”
“我不!”
“好吧,那我到门口等你。”
我不劝慰,也不勉强他,站在玩具店门口,时不时地望向他以示关心。没多久,他乖乖走出来跟我一起回家。
“妈妈,其实我有那个雪佛莱了。”
“是的。”
“不需要另一个了。”
“我很高兴你能懂得克制。”
“我有点不高兴,现在好了。”
“妈妈理解。”
一辆小汽车看上去无关紧要,买与不买都不伤原则。但孩子需要学会接受合理地拒绝,有节制地期待,而不是永无止境地哄劝与满足。
拒绝与被拒绝,人生重要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