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领着学生们做实验,准备材料是必须的环节。为了让家长和学生们有一种认同感,我觉得得在做实验前多多少少让他们准备拿点小材料做实验为好。
让家长们知情。不是我不想准备材料,也不是学校里没有相关的材料,之所以让学生们拿点材料,目的就是通过学生回家的说和准备,让家长们知道“老师又要领着你们做实验了!”毕竟取得家长们的支持至关重要,总不至于让他们说“上了六年学,一次实验都没有做过”,因为有时候这门不太被重视的科学课很容易引起家长们的不理解。记得在家访的时候,竟然有的家长还不知道学校开设了科学这一学科,不仅仅是晚上没有作业,更主要的是未取得家长们的认同呀。如今,让他们帮着孩子们准备材料,大多数家长还是很乐意接受的,而且较积极,主要是现在家庭条件好了,家长们的思想也开放包容了许多。只要科学教师实实在在工作,领着他们的孩子进行科学探究,他们总不会拒绝的,做完实验后再把相关现场活动图片上传家长群里,让他们看得见、感受到教师的用心,自然而然中就达成了对实验教学工作的理解和认同,这岂不又成了家校合作的一部分?比如上学期让学生准备鸡蛋时,校门口给孩子们送鸡蛋的家长们都成了双成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然,对于准备土壤、小石块之类的时候,我一般都号召“尊敬的家长朋友们,陪自己的孩子走进野外,在大自然中找一把土、一块石头,让他们拿到实验室里亲自探究,好吗?谁有都不如自己有,只要自己有,探究起来效果会更好”在一定程度上,这项活动还促成了亲子合作呢!
让学生们体验准备的过程。实验探究总归是在课堂上,但实验的准备却是很自由,也很宽泛。让学生们参与准备,这个过程对于他们的实验探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就在准备的这个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提前走进实验探究中,而且初步享受到了探究的乐趣,提高了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致,说不定还深深喜欢上了科学探究呢。如在做“探究土壤里有什么”实验中,我让学生们自己准备一把干土、一把相对湿一点儿的土,想不到四年级三班的学生不仅把土壤拿来,而且把不同的土壤分门别类装入到自己的小盒子里或小瓶子里,规整、干净、利索,很用心的,不得不为他们的认真而点赞。这又怎能不说是对学生们的一种锻炼呢?
减轻了我准备材料的繁琐。学校里的材料毕竟是有限的,我所准备的材料也是有限的,如果每个学生都能拿来一点,这样我就可以少准备一些。更主要的是,学生们准备好了,可以开齐开全每一个小组的实验探究,有利于实验效果的达成。
当然,并不是每做一个实验都让学生们准备一点儿材料,而是遇到可以或可能准备到材料的时候才安排他们去准备,比如“探究土壤里有什么、土壤的种类”实验时可以准备不同的土壤,“热气球上升的秘密”实验时准备大小不同、各种颜色、自己喜欢的塑料包,“大气压力”实验时准备一个熟鸡蛋,“种子结构及发芽条件”实验时准备一粒浸泡一整夜后的花生种子或大豆种子及玉米种子,“认识岩石及风化作用”实验时让他们准备自己能够找到的几块不同种类的小岩石及一小块页岩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每当我说出某一天要做实验时,大多数学生会不自觉地问“老师,这次我们准备什么材料?”那种兴奋,那种期待,溢于言表。的确,让学生,让家长们,拥有一个准备,拥有一种期待,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