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日就是很开心,很快乐,不难受,不挨骂,最好有冰激凌吃—GG。
我记得小时候,如果能有钱买一根五毛钱的冰棍,哈哈,那足以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了。那时候村里的孩子挨骂都是家常便饭,但是没有一根冰棍、一根块糖解决不了的,有了这些就什么都忘了。
现在的孩子,对物质无感。更多的希望获得安全感、价值感和成就感,对了还有尊重。
我问女儿今天谁骂你了?她说爸爸老骂我。其实这几天,我也在反思与孩子沟通的说话方式及语气。她口中的“骂”其实就是责备,就是不认可,就是没有按大人的希望和要求做事。
不按时吃饭会挨“骂”?不讲卫生会挨“骂”?她认为可以做,但大人认为危险的事,要挨“骂”。比如,女儿吃饭用的椅子是一个儿童转椅,椅背不高,前天她吃饭时竟从椅背上迈过去坐下。当时我就急了,责备她不注意安全。还有饭做好了,女儿在做手工,一叫没反应,二叫没动静,第三次就开始责备她不按时吃饭等等。其实,不管是迈椅背还是喊吃饭。大人都是出于关心孩子。但是关心最后却成了孩子口中的“骂”,这是为什么呢?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问题出在孩子还是大人身上呢?
明明是爱,说出来的却是伤害。孩子接收到的是难受,“怎么我做什么都不对?我好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