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司母戊”还是“后母戊”?
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杜廼松近日强调,河南安阳殷墟大墓里出土的大方鼎,名字应为“司母戊”,而非“后母戊”。
司母戊鼎,1939年河南安阳殷墟大墓里出土,重832.84千克,高1.33米,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美誉。
在郭沫若《中国史稿》、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等著作中都曾写到“司母戊鼎”四个字。“司”即“祀”,是正确的。他耗费很多时间,把相关历史文献资料查到通透,才把这个问题理顺,2016年8月论文发表,引起了文博考古界的关注。
杜廼松指出,如果按照古文字学考虑这个问题,“司”与“后”,形跟音、义,都是两回事的,两者不能转注,不能假借,说俗话叫不能通用。他根据文献研究发现:其一,在古代的商周时期,无论是早期甲骨文还是金文(即铜器铭文),都没有“后”字,而是将“后”写成“毓”,如有件铜器也称毓祖丁卣。“毓祖丁”就是“后祖丁”。其二,铜器上铭文在春秋后才出现“后”字,但数量较少。所以真正在甲骨文、金文出现的“后”字离商代的司母戊鼎却已有1000年了。所以,说“司”字就是“后”字,那是错误的,那个时期古文字没有“后”字。(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11月7日,《在故宫见证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