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每当有从专业课的荒原中脱身而出的闲暇时间,便喜欢看上一两集《舌尖上的中国》。断断续续,也算是快将第一季完结。节目中介绍川菜时热油快速浇到辣椒面上的滋滋响声,二荆条、朝天椒的红绿搭配,红油穿过屏幕扑鼻而来的浓香,甚至是四川阿婆为子女做的豆瓣酱,都在看似不经意实则勾人心魄地撩逗着我。唇舌的跳动、贪食感在喉间的滚动、腹胃传来的躁动,无一不应证了那句“口舌腹胃最思乡”。
在四川自贡这个西南小城市生活近二十年,别的也许没有沿袭到,真正传承下来的是对美食令人不解的挑剔和孜孜不倦的追求。连父亲也曾打趣说我这样的味蕾着实应该找个厨师生活。不单是我,上至耄耋古稀,下至蓬头稚子,自贡人与美食,缠绵一生。四川有句话叫“玩味成都,吃在自贡”,足以见证这座千年盐都对美食从未有过辜负。自贡人饮食偏好鲜辣。新鲜的二荆条、小米椒洗净,用极快的刀速切成辣椒末,用于蘸食、煎炒,清新而又火辣的滋味在舌尖翻滚。纵使辣得面红耳赤,手中的竹筷也未停止过。当然,晒干的辣椒自贡人运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将干辣椒剪成2-3厘米长短的辣椒筒备用,热油下锅,油熟辣之后加入老姜片、花椒粒煸炒,加入早已腌好佐料的新鲜兔肉,翻炒至肉质发白时加入大量辣椒筒。大火炒匀过程中加入盐等调料,待锅中油色已被辣椒素浸染变红之时,起锅装盘。这,就是自贡家家户户都会做的冷吃兔。
对于发酵这件事,自贡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记得爷爷在世时总会买好多泡菜坛子,应季为家人泡下豇豆、大葱瓣、鲜辣椒、嫩姜等。待到夏季来临,一碗菠菜稀饭,一叠泡菜,红油围绕的凉拌菜,三样简单至极的饭食足以赶走川内令人烦闷的酷暑和湿气。
与川内其他地区的人们不同的是,哪怕是在自家做一日三餐,自贡人也对食物的摆盘、配色、创新十分考究。这一点,在我父亲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我的印象中,从小父亲做的菜就是最色香味具全的。他擅长菜品的创新也十分热衷于精巧的摆盘,一株平淡无奇的西兰花,配上几粒灰红的枸杞,在父亲手下便变得惊艳众人;一盆极易炖得杂乱的水煮鱼,父亲总能做得鱼身完整,汤汁鲜红;就连一盘最简单的凉拌茼蒿,经过父亲的双手,也能成为我世界里独一无二的绝世美味。
写到这儿,早已垂涎三尺,腹叫不止。适逢父亲寄来亲手炒制的冷吃兔,还未入口,光是看着那油亮的辣椒,便足以慰籍此刻思乡情深的我。
当你以为你已习惯背井离乡之时,你的口舌腹胃总能恰逢其时地提醒你:口舌腹胃最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