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唐朝的韦应物在《观田家》轻描淡写便勾勒出初春的模样。惊蛰就在他的诗句中,带着的料峭春风的微寒,飘飘然然地来到人间。
惊蛰,在古时也叫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蛰伏在泥土中的动物开始出来活动。每到了惊蛰时分,气温回升较快,害虫出动,这时人们也开始忙碌起来,因而有“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的说法。惊蛰过后,雨水渐多,气温乍寒乍暖,阴晴不定,在这乍暖还寒时节,记得添衣。惊蛰时节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是:“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黄鹂鸣柳、鹰击长空、桃花灼灼、杏花微黄、蔷薇绽放,好是一派锦瑟和谐,鸟语花香的景色,如此醉人的风景,怎能不叫人欢喜?这样的惊蛰,犹如泼墨于宣纸,墨韵纸中,或浓或淡,或远或近,怎不叫人惊艳?
在这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进入农忙时节的农户们开始扛起闲置了一冬的农具,牵着养精蓄锐了一个季节的水牛,去地里田头,准备耕种。
俗有“冷惊蛰,暖春分”“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的谚语,可想惊蛰还是一个乍暖还寒,冬春交替的独特节令。冬虽过,倒春寒,万物复苏亦艰难,春风舞,越九九,一夜惊梦蛰蠕动。那么,惊蛰又是如何来的呢?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道:“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这里的“蛰”就是“藏”的意思,冬季的到来,使很多动物躲起来冬眠,叫入蛰;到了第二年回春大地之时再钻出来,叫做出蛰。大地回春之时,雷声渐多,旧时人们认为动物之所以可能从蛰伏中醒来,是由于由雷声惊醒的,因而,就有了惊蛰的说法。左河水在《惊蛰》中写道:“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
惊蛰节气过后,春潮在田野中涌动,春色在大地中潮涌。阳春三月,春风拂柳,万物复苏。柳枝发芽,樱花怒放,迎春花在风中摇曳,灼灼桃花,撩人心弦。
陌上花开,春来情来,那些正在萌发的万物,春意盎然,不经意间挑拨心弦。惊蛰唤醒了酣睡的春天,让春日的美好绽放在清新隽永的诗行里字字生香,绽放在墨花飞逸的春光里芬芳如画。
惊蛰中素有吃梨的习俗,一说是因为惊蛰这个节气万物复苏。惊蛰时节,乍暖还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还因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另一说是“梨”和“离”谐音,通过吃梨,寓意提醒人们喜庆春节归家团聚的日子又要分离,那些为家奔走的人们又要开启外出务工的航程,为幸福的日子去积累财富,创造美好的明天。
惊蛰伊始,将春暖花开,遍地新绿。春雷乍响,和风伴细雨,春暖花儿开。淅淅沥沥的春雨,淋湿了地皮,也打湿了我们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