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平凡之路》作为朴树十年退隐归来之作,一度响遍大街小巷。歌词中那一句“冥冥中,这是我唯一要走的路啊”,瞬间直达心底,一听便让我爱极。
莫名喜欢的东西,就会不自主地反复玩味。这一琢磨,果然发现了问题:这句闪闪发光的歌词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逻辑病句,分析如下:
一、这句歌词里,有一个词“冥冥”。当人们说到“冥冥”一词,指的是神秘的,不可预测的,不受人力控制的力量。直白点说,就是“命中注定”的意思,对于渺小的个人意志,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二、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句歌词里有一个表示个人意愿的“要”字,而“唯一要走的路”更显示这是一个比较强烈的个人意愿。
三、这句话去掉了文艺腔的装饰之后,翻译过来是这样子的:回望前半生,命中注定,我只愿意走这一条路。
这什么鬼?这条路你到底是被不可抗拒的命运安排着走的,还是出于你自己强烈意愿而选择的?
这个被肢解的逻辑病句肢解且放在一边,先来探讨一下所谓的命运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及它和个人意愿又是什么关系。
每个年轻人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时,面对着茫茫未来,总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反复地权衡利弊,即便如此,仍然有着强烈的不确定感。所谓人定胜天,有志者事竟成,也不过是对抗恐惧和未知的一剂强心针而已。
而上了年纪的人回头看前半生,人生路上那些看似充满偶然性,却形成了不可思议的巧合,画出的那条轨迹要么导向一个当初自己一直追寻的结果,要么导向了自己最害怕的结果。
从概率的角度来说,人生中的那些岔路口衍生出了无数的可能性,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任何一点小的偏差都有可能走向不可知的地方,而当时除了满腔近似鲁莽的豪气,两眼一抹黑的自己,竟然就丝毫不差地走到了心中的目的地,就仿佛有一个先知在前面引路一般,这也就难怪会让人产生这种宿命感了。
如果真的存在命运这种东西,那么它究竟栖身于何处?
说到这里,我想起关于自己的一件事情。刚毕业那几年,因为人生目标不明确,职业规划不清晰,我总是反复地换工作,但结果却是每况愈下,最后因为被最实在的生存问题所困,才不得不停止了折腾。在那种如笼中困兽的状态下,我自然对所谓的命运充满了愤懑之意,每天都在心里怒问苍天:命运啊命运,你到底为什么要这么折磨我?
问的次数多了,居然就有一个电光火石的瞬间,答案真的出现了,但那种冰冷,客观的调子仿佛根本不是来自我自己,就好像有人趁我不注意冷不防地丢了一个包袱在那里,而我走过去把它捡起来,打开了:“所谓的命运,其实就潜伏在你自己身上。”
这个答案好似接近于“性格决定命运”这样的老生常谈,但我这里所说的性格,不仅仅限于能被外人看得到的一些品质,比如坚强-软弱,勇敢-胆怯,谨慎-鲁莽,善良-恶毒等等,这些我们用以在世界大舞台上表演的工具。除了这些外在的因素,还有我们内心不愿为外人所知的隐秘心理,以及隐藏得更深的,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的潜意识,他只在关键时刻出现,而恰恰是这些关键时刻,确定了我们人生轨迹的走向。
我认为比起我们的自觉意识,也就是我们能够知觉到的所有思维和感情,潜意识对我们自身,有着更深的了解。
大部分的时间,意识带着那些我们称之为“性格”的工具,指引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进,正常情况下,没什么问题。但有时候却会莫名出现失控状态,这便是潜意识在起作用了。
初看起来,潜意识的这种作用有点像充满恶意的“捣乱”,但事实上,我认为这更像是一种调整,我们的意识因为掌管内心世界太久,便易生骄横之心,以为真的可以凭一己之力实现所有愿望,而罔顾自己的个人条件,无视外部世界的限制。所以,潜意识便需要用一些“意外”“错误”出来打击一下这个头脑发昏的家伙,让它清醒清醒。
我们只有在受了挫折时才会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
生活中,大部分的人最终都变成了自己最初“不想要成为的人”,这时,我们总能够谴责潜意识的不怀好意了吧。
但事实是,那个你当初“不想要成为的人”恰好是你只能成为的样子,因为你天生的禀赋,加上你所生的时代,这两样确定因素已经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是所谓“命中注定”的意思。。
再回到那句歌词上来,这句话的意思便是,看似充满了偶然性的因素,实际出于必然,这一条看起来因为无数失控的意外而偏离了计划的人生路,如果重新来一遍,你也不可能走出别的轨迹。
所以,我们还是把文艺腔的华丽袍子给人披回去吧。冥冥中唯一要走的路,确实存在逻辑矛盾,但谁让它刚好击中了人生的真相呢。
咦,我今天是熬了一碗毒鸡汤端上来了吗?意在劝人认命---你丫这辈子就是这幅死样子了,就别再蹦跶了?
本姑娘向来是一枚积极向上的厚道好青年,毒舌向来不是我的作风。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现在是你当初不想成为的人,那么请停止怨天尤人,命运并非外在的神力,而是潜伏在你身上的不自知的自己,即便现状不是你一直所追求的,它仍然是目前你所能达到的最好状态。如果愿意放下怨愤,认真与命运,也就是那个不自知的自己和解,只要生命不息,你就还有更好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