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SUN最近失业了,她忙着到处投简历找工作,可是高不成低不就,折腾快三个月了都没有找到中意的工作。她找我倒苦水:“我觉得自己这个英语本科毕业,最不济也可以去培训机构当个英语老师,可是现在去做前台人家都嫌我老。”我开玩笑说:“你才33岁,正是貌美如花韵味十足的时候,怎么会老?”她告诉我现在找工作的小姑娘多的大把大把的抓,自己31岁已经属于“老年人”了,很多单位都嫌弃自己年龄太大。
Sun中专毕业自考了英语本科,毕业后先后去了两家外贸公司。后来她跟我说很想当老师,我劝她去考教师资格证,那时很多学校都缺正规的英语老师。她说想考,却没有下文。
外贸公司呆腻了,她开了一家专卖店,自己当老板娘。空余时间多,她看了大量的小说。她告诉我,她现在对小说的套路熟悉的不得了,她老公说她都可以写小说了。我说:“你写啊,你文笔本身也不错,而且都读几百本小说了,试着从短篇写写看呗。”她把这当做一句玩笑话听完就过去了。
这两年专卖店生意不紧气,房东又要提高租金,她决定出来找工作,可惜四处碰壁。她一直认为是自己年龄太大了不好找工作,我觉得找不到工作真正的原因不是年龄。
她想去培训学校当英语老师,可是哪一家正规培训学校会要一个没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去公司上班,哪一家公司会要一个没有经验没有人脉的老员工?
找工作就是做交易,对方提供薪酬,你提供工作能力。找不到工作,首先应该问问自己是不是缺少了对方需要的能力。
限制一个人找工作的因素从来不是年龄而是你有什么,你有的是不是对方需要的。
我的另一个朋友小顾前年因为孩子问题从单位辞职,单位老总在欢送宴上当众对她说:“欢迎你随时回来,公司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着。”她赋闲在家带孩子的这两年,陆陆续续收到不同公司的橄榄枝大概有数十支。
小顾年轻吗?她今年35了。
当初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二本毕业,是从公司最底层做起的,唯一不同的是她从来没有放弃学习。在她的字典里似乎从来没有“休假”这个说法,刚工作的前几年每天下班不是在培训班上课,就是在去培训班的路上,即使后来做到公司高层,每天回家都会保证读书2小时。
她家的一个柜子专门放她的各种证书,这些证书摞起来厚厚一叠,不仅有与专业相关的各种高级资质证书,更有与专业无关的心理咨询师证、生涯规划师证、人力资源证和理财规划师证等。
别以为她只是拿证达人,她的能力有目共睹。每次有解决不了的客户,只要她出马,基本没有拿不下来的。公司80%的大单都是她接的。
这样的人,哪个公司会不欢迎呢?所以说,淘汰你的不是年龄,而是你与年龄不相匹配的能力。
这是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如果死守着大学的那一点知识很快就会被淘汰,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让自己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而真正的竞争力,不是让你在一家单位有饭吃,而是无论到哪家单位都有饭吃。就像简书头牌小六曾提出的U盘化生存概念——无论工作情况如何变化,都能够像U盘,随取随插、不用缓冲,立即投入使用。
前段时间华为清理34岁以上的员工引起了很多职场人士的恐慌。难道华为只是以年龄为衡量标准一刀切所有34岁以上的员工吗?绝对不可能!
知乎上有一篇帖子给了明确的答案:华为淘汰的全部是“经验丰富但潜力有限的人”。所谓“潜力有限”是指缺乏活力,缺乏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人员。
楼主也是一个34岁的人,但是他却没有被淘汰,为什么?
这几年,我一直在自己学习,从专业技能,到管理,到工具,到社交,到心理,到ppt,等等,保持自己的视野领先,才能真正做到高维打低维。
没有哪个公司傻到单纯的以年龄为衡量员工的标准。被淘汰的永远都是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缺乏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人。有实力的员工44,54都不会被淘汰。
安逸的生活会磨掉我们很多人的意志,让我们原地踏步。但是这样的状态在这个社会不合适!
你以为的安逸生活也许正是淘汰你的隐形杀手。
这个时代最好的生存方式不是贪图眼前的安逸为自己埋下被淘汰的隐患,而是把自己活成U盘——到哪都可以插上,到哪都可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