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星期,我听了三节公开课,一节作文课,另外两节是同课异构文言文《诫子书》。听后颇有感触,现将自己的一些零星的想法整理出来,以此自勉。
作文课和文言文教学,教学目标不同,教学内容相异,教法也应有所区别,但无论是作文指导还是文言文阅读教学,教学指向都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学的推进和具体的教学方法应有共同之处。比如说,课的结构层次、朗读的运用、问题设计等都应有共性的标准和要求。
教学结构力求简约,应一线贯之,清晰明了,或并列或递进,以此来建构我们的课堂教学。周建丰老师的作文课以人物描写的“动作”为线,采用“动作要分解、动词要准确,动词前要有修饰语、动词后要有合理的想象”这样难度不断加大的教学板块思路,构架这堂作文课的设计,眉清目秀,层递性凸显。刘新梅和朱玲玲两位老师教学思路也是如此,简而不繁。刘新梅以“静”字为立足点领着学生在文本中上下探究,突破教学的重点;朱玲玲老师的教学设计有两块内容:情感和人物,思路也一目了然。
教学结构除了线条明晰之外,还应像一幅舒卷自如的画,疏密相间,张弛有致。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要让学生站在课堂正中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给学生足够思考、习得实践的时间。这样,学生就会学得扎实,学得深入。余映潮老师的课就具备这个特点,这样的课不仅仅是教学,更是一种艺术,这虽难以企及,但应是我们语文老师心向往之、并为之努力的方向。
朗读是语文课上不可少的学习手段。缺少朗读的语文课就如一潭死水,没有语文课的生机和活力,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在字正腔圆的朗读中涵养语言,文言文教学朗读的作用尤为突出。刘老师和朱老师都关注到了这一点,都加大了朗读的力度,让读书成为这两堂课上最动情美丽的声音。我们要让学生读得有层次,有梯度,有变化,有成长。这样的读才能成为教学的助推力。其中,刘老师的课就很突显。一读,读出了文章的思路层意;二读,读出做君子的秘诀,读出作者;三度读出文中所得,读出自己。作文课需不需要读呢?我觉得朗读才能更好的揣摩体会作者运用动词、修饰语、修辞这些词和语句的表达效果,学生理解得会更透彻些更深入些吧。
朗读是艺术,艺术需要技巧。没有老师技巧上的指导,学生有可能就在一个层面上滑行,没有突破,也就不能达到朗读助力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理解力就不能得到提高,思维也就得不到训练。朱老师课上的朗读,很遗憾,就是一种没有指导提升的重复读。而刘老师设计的读就有具体的指导,就有学生明显的变化,就有学生整体的提高。她抓住“夫”这个表发端的语气词,指导学生前两层要读出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殷切期盼和语重心长,语速稍慢,语气恳切。而在第三层“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是诸葛亮告诫儿子时光匆匆,岁月难留,一定要珍惜时光,读书学习!怎样读出时光的匆匆,时光流逝的无情呢,语速要略快。“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几句就要语速缓慢下来,语气低落,以表达不学无成的悲叹。这样的读,理解和方法指导相融合,起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问题的设计现在越来越被语文老师备课时所关注。
教学结构的明了简洁,与问题的设计密切相关。以往的课堂问题零碎而繁多,造成碎问碎答,课上得支离破粹,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如今倡导主问题来提纲挈领整堂课,让课似简实丰,似瘦而腴。
刘老师的主问题是“根据这篇课文内容,你觉得做君子的秘诀是哪一个字,为什么?”由于这是一个开放性的主问题,学生很快找了“学”“俭”“静”“志”等字,老师继续引导学生去思考:“诸葛亮认为做君子那一个字最关键?”学生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发现直接写“静”的就有三句话,原来“静”才是做君子的根本。然后顺着这“静”,刘老师让学生在无“静”字处寻“静”之意,巧妙地带着学生走进文本,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水到渠成就向前推进了一步。
追问,是一个语文老师深厚功力的体现,恰当的追问有点拨引导之作用,有引发静思默想之力量,有拨云见日之神力。课堂上最精彩之处,莫不是老师追问之镜头,师生对话之情景。周老师让学生回忆被父母打的这一过程时,周老师的引导就让听课老师叹服。“揪住”“抄起”“倒抓”“抡起”“抽”这些动词,就是学生回忆情景,老师一步一步搭梯架桥,引导让学生说出了被打这一过程的准确动作。这一教学重点突破了,学生基本上就把握了写人物动作的最基础的要领,再学后面学习的内容就简单多了。
一堂好课的评价要素很多,这就对语文老师的要求也很多,但作为语文老师,修行的最关键处还是善思好学,不断修炼自己。听课就是学习,让学习所得所获来勉励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