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作者柳比歇夫,苏联的一位昆虫学家,一生主要研究昆虫分类,做出了常人一生难以完成的任务。
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他二十多岁一直到离世的五十多年,他始终践行‘时间记录’,哪一时刻,哪一地点,做某事用了多长时间。不带有感情色彩,只是单纯的记录;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做分析总结,核算自己的有效工作时间。令人惊奇的是,我们以为自己牛逼的时候可以一连工作十几个小时,柳比歇夫的分析告诉我们一个不可思议的事实,即“每个人平均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在三到四个小时,强悍如作者,平均也是四个多小时罢了”这一结论是不是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认知?
我们以为的工作(学习)时间中参杂了太多的琐碎无效时间。比如上厕所,接杯水,发会呆,刷刷手机等等,看似都是几分钟的时间,一天下来也是相当乐观的。
但是并不是说这些琐碎时间应该彻底舍弃,抓紧每一分每一秒都去战斗。而是说,我们一天的高效工作时间是有效的,我们只要保证在高效率地做事就能超出大部分人。
在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试着去像作者一样记录自己的时间花销。第一天在刻意做这件事,24小时的时间开销在本子上一览无余。第二天就经常忘记去记录了,到现在已经基本废弃。
究其原因,自己体内没有形成自己的生物钟,对时间的灵敏性不强,不能感觉到时间的流逝,需要钟表辅助。而作者强大的是,不需要钟表就能感觉到时间的具体流逝,误差很小。这是通过岁月磨练的,也是作者明确终生目标去为之孜孜不倦奋斗的恒心所致。
在青年时期要明确自己的人生追求,不要求单一,可以多样化;然后用一个持久不变的火热的心朝它努力,明确每一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循序渐进的去更进,你的时间就会得到更高效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