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新新的体验,因为,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是在课堂上进行的。
1
这个单元,是对速读设计的练习。
今天完成的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搭石》,每一段根据字数的多少,设置了默读的秒数。
当我把速读的要求,口头传递给孩子们,并且提了在读的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时,孩子们的眼睛瞬间就不一样,从前一秒的散漫随意,变作专注认真。
我用秒表开始记录时间,并且一直微笑着左右环视着孩子们。
课文的第一段文字有七行,我并没有告诉孩子们,这七行文字需要多少秒钟。
结果,第一个孩子举手,只有17秒。在预定的40秒钟的时间内,教室里只剩下5个孩子,没有举手。
从17秒到40秒之间,近乎有30个学生的差距。
我在汇报时间的过程当中,发觉每一个孩子的眼神又不一样,有的喜悦,有的期待,也有的羞赧。
2
看来,这一种速读方式的阅读练习,在孩子们心理上起到了掀起了前所没有的波澜。
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孩子们很专注,效果相当好。
第二段文字6行,预定时间30秒;第3段文字5行,预定时间25秒;第4段文字也是6行,相比较第2段文字来说少了大半行,预定时间20秒。
每一段文字,举着手机用秒钟计算,孩子们的专心度越来越好,思考度也跟着提升。
最后,我以为一节课完不成的任务,在这种速读的方式下,居然完成得相当高效。本来两节课才要完成的课时任务,一节课就结束了。
课文内容被一一串起,人物的情感品质被逐个发现,我们一起做了总结后,宣布这篇课文结束。
孩子们一个个睁大了眼睛,很不能置信地问:“这可就结束了?”
我笑:“当你专心的时候,任何事情的解决,都很高效。”
3
离开教室的时候,我问:“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一样的认识?”
女孩子都笑了笑:“发觉读书变快了。”
“那你知道什么叫速读吗?”我笑着问。
“就是快速的读书。”女孩儿很直接地回答,我笑着送她离开。
有个男孩子挺腼腆,有些不好意思:“我得逼着自己看那些字儿。”
我吃了一惊,笑着追问:“你以前读书就没有看字吗?”
“以前读书,几乎没有看。”男孩很局促,有些不安。
“那今天为什么逼自己看那些字呢?”我依旧追着问,想知道他心里边最真实的想法。
“今天你的问题感觉很简单,我能找到答案,所以……”这样的回答,颇觉真实,不是吗?
4
收拾完东西,我回自己房间的时候,有个女孩追了过来,怯怯地对我说:“我们下节课还这样学习吗?”
对她笑了笑,我也是轻轻地:“你很喜欢这样的方式吗?”
她点点头,咬着嘴唇,没有说话。
见她不说话,我又追问:“为什么喜欢?”
这个女孩子,头低下去,手捏着自己的衣角,最后又抬起头来面向我:“这样读书,我觉得非常顺利。”
“什么叫非常顺利?”我打破砂锅地追问着。
也许我的追问过快了,女孩儿有些害怕,说话的声音都结巴起来:“我……有些东西可以明白了……”
我拍了拍她的肩膀,笑着说:“挺好的,明白了就是最好。那你以前有东西不明白?”
没有意识的,女孩抬起头来看着我,眼睛亮晶晶地:“嗯。这节课堂上的东西,我明白了,很高兴,谢谢老师。”
“高兴就好。”我对女孩儿笑笑,“以后我们经常这么做。”
“嗯!”女孩儿点点头,蹦跳着离开了。
5
新教材,把速读练习加入了课堂训练,给孩子们带来了崭新的体验,也给孩子的内在言语工具搭建了施展的场所,实在很好。
比如《搭石》这课,原来极为清晰的重难点,现在教材中看不到了,变成了速读的练习。这样的方式,为孩子们后续的阅读奠定了良好的桥梁,虽然四年级吗,没有经历新教材的学习,但想来应该是极好的。
下课后我又发现,这个单元的语文园地里,交流平台展示的就是速读的相关内容,比如速读的方法——连词成句读,不回读;带着问题读;寻找重要信息(或者中心句、关键词)的读。
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尽量把速读训练做到位,那么孩子们在面对其他阅读的时候,就不会无所适从,对于速读的要求也会了然于心。
6
速读,我以前只是在和孩子一起共读的时候,才有些针对性的训练。如今换了新教材,第一次,把速读拿进课堂里,我和孩子一起体验。
没想到的结果是,不仅孩子们感觉很好,我也感觉很好。
这样的速读练习,使课堂气氛空前地活跃,举手的孩子相当多,也使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不仅仅是速度的提升,还有时间的提升。
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的速读练习会越来越好,课堂越离越温馨、高效,孩子们的阅读会越来越理想,解决问题的速读越来越快。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才体验了两节课,结束了两篇课文,以后的日子还很漫长,不是吗?
孩子们,准备好身心,以后的日子,我们继续体验下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