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己还饥寒交迫的时候,是很难给到身边的人温暖和爱的。所以,想让自己可以温婉从容,对他人照顾体贴,首先要懂得照顾自己,让自己得到爱,接纳和关注。
有时候我们难免会使用暴力,虽然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但是,首先我们要接纳自己,明白自己也是一个平常人,有着平常人的恐惧,平常人经历过的创伤,也会因需求没能被看见,或者没能得到满足而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看到自己这些脆弱的地方之后,才可以抚慰自己,疗愈自己。
有时候,我们需要直面自己内心的创伤。很多时候,我们第一反应的做法是自己曾经被那样对待过的经历的投射。例如,我们对孩子大吼,是因为我们小时候被这样对待过。我们恐吓孩子,如果你不……的话,就会……,是因为自己是小孩子的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所以,这些经历就深深埋在了我们的潜意识里,一旦出现了相似的情景,这些经历就会被自动调出来。
有时候,我们发怒是因为羞耻感和恐惧。我们可能会觉得如果没有做到什么事情的话,就会被人嘲笑。我们可能会觉得,如果我要是再……一些,我就能够幸福,快乐,平静了。我们可能会觉得,我永远不够……而感到羞愧。这些羞耻感和恐惧超出了自己能够承担的程度,导致我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
有时候,我们发怒是因为匮乏意识和比较。社会变化太快,往往会带给人们太多的生存压力。我们可能会担心,如果不……的话,就会丧失很多机会,可能就无法很好地生活下去。特别是在看到他人的成就时,这种焦虑就更加严重,所以就会出现“别人家的孩子” 和“别人家的老公”的说法。
我们可以反思一下,在自己成长生活的社区,学校,家庭之中,这些问题是否存在?
对被嘲笑、被人看不起的恐惧是否控制人们墨守成规?
有没有用恐吓或者威胁的手段来控制人们?
评价人的价值是否直接基于他们的成就,工作效率,是否服从?
人们会指责他人,推卸责任吗?
人们会给人贴标签吗,或者取侮辱性的外号?
有权者有偏袒倾向吗?
有完美主义者吗?
有明显的比较和排名吗?
是不是创新力低下?
人们是否以狭隘的标准进行评价,而不是以他们独特的才能与贡献被赏识?
是否有一种理想型的人的存在?
人们是否缺乏冒险精神?
人们时常尝试新的事物吗?
人们是否经常以保持沉默的方式来避免冲突,而不是分享自己的故事,经验和主题?
是否感觉没有人在倾听?人们是不是常常感觉自己的声音没有被听到?
其实看完这些清单,就感到其实受到创伤是正常的。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现状就是这样,相互比较,功利心强,焦虑弥漫,身处其中也难免会受影响。例如,在我听到别人讨论小升初的激烈竞争时,自己也不免会有焦虑,也会回去想想要不要买学位房。在看到宝贝公众场合不配合自己时,也会感到尴尬,生怕别人嘲笑自己的孩子没教养。
但是有这些创伤不可怕,我们可以用同理心来疗愈自己。过去的一年我在这方面挣扎了很久,曾经在心里积攒了很多很多的愤怒和恐惧。按照老师的引导,回想一个自己小时候很不开心的情景,那么即使在现在我脑子里还会一下子蹦出来很多个不开心的情景:被爸爸吓唬剪舌头,被妈妈吓唬不准上学,被妈妈吓唬以后不再管我了,还有被老爸老妈用很刻薄的语言羞辱,被要求自己跪在爸爸面前被扇耳光……现在想起来还是会有眼泪涌上来,心头一阵的战栗和悲伤。曾经的我是多么地无助,多么地自卑,感到自己不值得被爱,又有多少个夜里自己辗转反侧默默流泪。但是,我现在已经有力量保护自己了,而且很确定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有资格去享有美好的生活。内心花园里面孱弱的小花已经变成了怒放的郁金香。
既然自己已经从小时候的创伤里面走了出来,自然是不希望孩子重复我过去受过的伤害,这也是我来学习非暴力沟通的初衷。很多时候,还是会被幼时的经历和惯性思维所控制。但是没关系,最重要的是我已经意识到了,而且在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进,去成长。
老师还提到一个很好的建议: 家庭会议。设定一个固定时间,准备一个特别的空间和工具,以满足连接,轻松,欢乐等需要为最初的目标,以表达感激开始,再到表达不满。一起创造。要想孩子有祥和的心态,有开放包容的思维,有自己的主见,应该从小为他营造这样一个氛围。不以大欺小,不因拥有父母的权威而独断专行,用自己的行动教孩子如何合理表达自己的需要,在自己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在学会爱自己之后关爱他人。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让他拥有自己过好这一生的能力,这才是作为父母最重要的职责吧。
陪着孩子一同成长,直至目送他们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