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半岁的时候,第一次有小朋友和她一起玩。那是朋友一家来访,朋友的小孩 1 岁左右,半岁的差别在那个年龄段其实差距颇大,但总归是女儿的第一个同龄玩伴,我们都很期待。结果没想到的是,这个小男孩的行为相当激进,玩具通通抢到手,而女儿“被抢”了之后,也只能傻傻的坐在一旁。我和老公当时说什么了吗? 没有,但是事后沟通,我们其实心里都很希望朋友能站出来讲两句,提醒小男孩轮流、分享的准则。但当时朋友不动如山,就像没有看到一样,我们顾及朋友的交情,自然也不好说什么。
然而这件事情让我们意识到一个问题,当小孩和其他“行为不良”的孩子交往时,我们作为父母是否应该站出来制止他们的交往?
“是”的原因很有力:切断孩子周围的不良影响。小孩就像海绵一样,对周遭讯息的吸收能力特别强大,更不幸的是,坏行为的感染力往往比好行为更大。与其让我们辛辛苦苦在家建立的良好行为准则一下子被击溃,还不如尽早止损,不让孩子受到不好的影响。更何况,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孩子和什么样的人一起玩,就容易变成什么样的人,而旁人也会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他。
“否”的回答也有道理:我们不可能永远帮孩子净化环境。婴幼儿时期,我们可以全权决定孩子和谁一起玩,但是当他进入幼稚园以后,我们能掌控的局面就少了很多;更别说他越来越大以后。与其让孩子日后面对身边的恶劣行径不知所措,不如让他从小学习和各式各样行为模式的人相处,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
比起让父母左右摇摆的这两种思路,更加令人困扰的情形,就是如果那个行为糟糕的孩子是朋友的小孩,你不想和朋友撕破脸,或者邻居家的孩子,你躲都躲不开,总不能说搬家就搬家,这可不是难煞人么。
我想绝大多数父母都同意的一点是,当那个行为不良的小孩确实越界了,那么断绝往来势在必行,即使因此失掉了一对朋友,也没有办法。只不过,什么才算是不可忍受的越界行为,却是非常主观的,需要每位父母自己定夺。而当事情演化到这个临界点之前,我们其实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多给“坏小孩”一些机会
行为不良也要分是什么样的行为,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有体会,婴幼儿期的小朋友,发育阶段不同、认知曲线不同,可能会造就相似年龄段的小孩行为能力差别很大的现象,一个幼儿激进莽撞的行为,很多时候是因为他还不能处理一些环境讯息、无法控制自己行为、或者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力而造成的。你如果了解也信任自己的朋友,就多给这孩子一些机会,慢慢的他会克服诸如乱发脾气、爱抢东西、横冲直撞的毛病。只要自己的小孩并不会因此处于危险境地,让孩子学习如何在激进的小孩面前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其实对孩子也有利。
朋友的态度很重要
当朋友的小孩出现行为问题的时候,如果朋友及时站出来制止教导自己的孩子,那么相信大多数父母都不会和小孩子一般计较,也肯定会愿意持续孩子之间的交往。如果朋友通常都是默不作声像没有看到一样,那么你应该考虑和朋友开诚不公的谈一谈他家孩子的行为问题。假如在这之后朋友仍然毫无作为,对你也没有任何交待,你的孩子还是任由他欺负,那么你需要认真考虑是否还应该继续这段友谊。
强化自家的教育
在你认为可以给朋友和他的小孩更多机会、也给自己的小孩机会学习处理这种情况的能力时,不要忘记,你需要在私下里和孩子讲明,对方小孩的一些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可以的,在你的家规中是不允许的。
谁的地盘谁做主
假设这个行为有问题的小孩是你的邻居,你没法躲开他,你去和邻居谈,邻居也毫无作为,这个时候,你可以考虑改变游戏规则。你带孩子在家门外玩躲不开他,乾脆请他到家里来玩,这样你不但可以监控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还可以随时介入解决争端,你可以温柔但是坚定的告诉对方小孩,在你家里,某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事情可以反过来看
如果对方孩子的行为没有严重到让你无法忍受的程度,而且朋友的态度和你一致,那么你家行为良好的小孩对朋友家的小孩就是一个正面的影响,慢慢的,朋友家的孩子会学习到与其他小朋友玩时,如何才是良性的互动,谁说这里面没有你的功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