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件私人的事。阅读也应该是件快乐的。
读书让我们获得知识快乐,也在提升我们的能力。在阅读的过程前,我们可以找一种自己喜欢的姿势,坐着、躺着、趴着等等,只要舒服,只要我们可以有更好的阅读。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式,或快或慢。不同的书有不同的体验,或轻松,或深沉,或忧郁。眉头紧锁抑或喜笑颜开,这是书带给我们的,也是他的特质,就好像和不同的人去交流。书也一样,也有好有坏。书中讲述的不一定都是真理,他也有可能出错。作者也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凡人,只不过比我们先掌握了更多的知识。然而受困于时代,他们也可以是错的。阅读我们应该持以怀疑的态度,而批评这本书或者作者,我们应该保持客观且下文中会提及。
如今电视电脑手机的流行,获得资讯的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可是阅读从不可缺少。微阅读或快餐文化以及电子阅读的风行,让我们的阅读方式不断变化。当然知识的快速传播符合于当今社会的趋势,人们浮躁也在急于获得各种资讯。可是在当今这快速阅读的时代,我们的在获取资讯的同时,理解力是否也会随之加强。资讯与理解力,哪个更显重要?而若,同时获得是否更加好?当然,这过程中消耗了时间。
当然现在我们并不去讨论这些得失。而讨论的是读书的方法。如今方法论实用主义的盛行,其实是一种功利主义再现。我们总是想走捷径,可是事实上的捷径到底是否就是这些所谓的干货?我不知道,因为方法论有好有坏,甚至有些只能停留于理论。当然,现如今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执行力,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即使我们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可是没有应用于实际那也没有一点用处。
《如何阅读一本书》给了我们一种阅读的方法。如果我们细细品味的话,其不失为一种写作方法。当然其致力于理解力的提高,更加提倡主动阅读。书中有这么一句话“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我为之神到。下面让我们来说说这本书所提到的阅读的方法。
首先阅读分为四个层次从浅到深依次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其中四个层次是层层递进的,而不是没有一丝关联。可以说,只有进行了前一个层次,后一个层次才显得有意义。
首先第一层次为基础阅读,其实就是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而不做深层次的理解。这在我们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掌握,在这不做多余赘述。
第二层次为检视阅读,即抓住这本书的重点。在这一层次内,书中给我们提供了两种读书的方法。其一为略读,二为粗度。
略读是因为一些书并没有细读的必要或者说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需要阅读完这本书,因为它花的时间相对较少,且获得了一定的资讯。下面我们简述他的规则: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为了确定这本书的主题,判别这本书到底是哪一类的书。
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3、如果书中有索引。(大多数论说类的书籍有索引)快速评估一下这本书涵盖了哪些议题的范围,以及所提到的书籍的种类与作者等等。
4、如果书中包着书衣的外皮,先看一下出版社的介绍。因为许多书的宣传文案会尽量的将书中的主旨摘要出来。
如果上述已经完成,那就已经获得了足够的资讯,这样就可以判断这本书是否适合我们。而接下来是放弃这本书,还是更仔细的阅读这本书。当然我们继续谈略读的问题。
5、开始挑几个看着和主题相关的章节去阅读。
6、最后一步,把书打开,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段,有时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
这样就可以将这本书读完,并且可以寻找主要资讯。而实际上,在我们的阅读中这一步,我们总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进行。当然,或许我们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么详细的去做。比如,我们在买书的时候,街边书摊上或者书店中看书时。
第二种方法是粗读,即粗浅的阅读。头一次面对一本难度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或者思索。这样下来或加深我们对这本书的整体理解,而不是对一个句子或段落的理解。因为往往一个障碍困住了我们,造成的结果是对这本书整体的遗忘。
阅读的第三层次:分析阅读。这一层次的阅读实际上是对这本书的整体掌握,从内容到文法,从结构到主旨。甚至于对作者的全面理解,以求获得更多的资讯与提高自己的理解力。这层次的阅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论什么。而它的规则如下:
1、在自己阅读之前,明白自己读的是那一类书。
2、使用单一的句子或一段话来描述这本书的内容。
3、按照顺序与关系,将书中重要的篇章列举出来。将书中的纲要拟出来,再将各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4、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者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5、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词,于作者达成共识。
6、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构架这些论述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8、确定作者解决了那些问题,还有那些问题是未解决的。在为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自己无法解决的。
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
A、智慧礼节性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了大纲构架,也诠释了整本书,否则不要轻易的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正真的知识与个人的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知识的不足。
13、证明作者知识的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第四层次阅读:主题阅读。主题阅读是在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主题,同时进行大量的同主题书籍阅读。在不同的书籍中每个作者会对这个主题甚至于一个名词有不同的论述,有些会得出相反的结论。而更是这些讨论,才是我们进步的原因。主题阅读是我以为的最重要的阅读方式。如果这一步能够真正的实施下去,我们的理解力或者是获得咨询的能力会大大增强。现在说下主题阅读的规则:
一、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
1、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2、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二、主题阅读:阅读所有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1、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5、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注意:理想上,要一直保持对话式的疏离与客观。要做到这一点,每当你要解读某个作家对一个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并列。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我想谈谈我对这本书的理解。我们一直在进行着着各式各样的阅读,我们有着自己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方式。在这本如何的阅读一本书中,他将我们的所知道的或者日常中所用到的以规范性和系统性的记录下来了。但是她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语言显得有些啰嗦,在叙述一些事时一直在重复。当然这或许是为了强调和照顾更多的人。
PS:其实可以用书中的方法来读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相信会得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