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家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斗争。思想家说,一切人类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构成了直至今日的全部成文历史的内容。而战争,就是这种争斗和矛盾表现出的最高形式和暴力手段。
广义而言,战争并非人类独有,大部分动物之间都有战争行为。然而,只有人类的战争,才具备毁灭性、残酷性、目的性等社会特征,才会形成特定的客观规律。
因为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是不同利益集团、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解决矛盾的最高和最后手段。因此,战争一旦爆发,谁都想成为赢家。
那么,怎样才能赢得战争呢?在经历了大量而长期的战争之后,人们不断摸索,探究战争规律,终于形成一门专门的科学一一兵学(更广义的称呼是斗争哲学,近现代以来称军事科学)。
在整个军事史上,历代兵家名将可以说是灿若星辰,关于战争的艺术性和规律性的军事著作也层出不穷。而最为人所称道、最能代表斗争哲学最高成就的,就是“世界三大兵书”:即中国人孙武著《孙子兵法》,德国人卡尔・冯・克劳塞维茨著《战争论》,日本人宫本武藏著《五轮书)。
三大兵书涵盖全部斗争哲学的精隨:孙子重谋(战略)、克氏重术(战术)、宫氏重器(兵器)。
《孙子兵法》
揭示竞争规律的顶尖之作
春秋战国是我国的社会大动荡时期,同时也是思想大发展的时期。在百家争鸣的大格局中,有一些学说脱颖而出,班固在《汉书·文艺志》中,把他们总结为“九流十家”,其中“兵家者,盖出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包括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大派别。
其中以《孙子兵法》为首的权谋派,“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最为宏大全面。
《孙子兵法》竹简
何谓“形势”?班固的解释是: “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向,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这里的意思包括两点:一方面,利用天时、地利等因素,取得更快更大的胜利。另一方面,根据对敌我情况的了解,不断变化战术,出奇制胜。即利用客观条件和主动创造形势。
再来看“包阴阳”。对于兵法中的“阴阳说”,班固作出了如下说明:“阴阳者,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也。”也就是说利用天时星象的运转,五行生克的道理,帮助军队取得优势。
孙子论兵受阴阳说的影响,但是对鬼神之事却坚决不信,孙子认为,知己知被才能百战不殆,他在《用间第十三》里强调,战争要取胜,一定要事先了解敌方情况,而要了解敌方情况,一定要通过人的观察,“不可取于鬼神”。
最后来看看"用技巧”。班固说:“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也就是锻炼强健的体魄,熟练掌握各种兵器,设置各种机巧的关卡。
上面分析了《孙子兵法》兼具另外三派的一些特征,除此之外,孙子同时也受到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影响。然而它作为兵家权谋派本身,又有哪些特点呢?还是引用《汉书・艺文志》里的话:“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一是奇正结合,二是重视计谋。
《五轮书》
日本历代膜拜的剑术家
宫本武藏临终绝笔
《五轮书》作者宫本武藏(1584-1645),原名新免武藏,出生于日本网山县英田郡,日本战国末期至江户时代初期的剑术家、兵法家。
从13岁初次战胜对手开始,一生决斗60余次,战无不胜;更在29岁时于“船岛决斗”中以自制的一把四尺ニ寸的木刀将名满天下的剑士佐佐木小次郎斩杀,获得"剑圣"称号。
但他并不满足于此,继续潜心研究20余年,开创“二天一流”剑道,终成一代宗师。其传奇事迹口口相传,至今我们还可在众多影视、漫画、游戏作品中一睹其形象。
《五轮书》五卷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在历史上又素有恩怨纠葛,因此,尤以近代以来,我们对日本文化的研究向来关注。在其独特的文化体系中,武士道精神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
无论是装备上瑰丽鲜艳的盔甲、锋利无比的武士刀,还是精神上的忠君侍主、杀身成仁,都独树一帜。“二战”后期,日本军队采用的自杀战术也让美国等西方国家震惊,《菊与刀》就是从西方视角对日本文化解析的尝试。
《五轮书》则是宫本武藏总结其一生剑法和兵法之专著,其中所蕴含的武学之道在商业等领域亦被奉为圭臬,实为研究日本武道乃至日本文化不可不读之经典。
《战争论》
战略学的《圣经》
《战争论》出版于19世纪30年代,是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奠基之作;全书总字数约70万字,分3卷,共8篇120余章,本书将其中讲述当时的古典战法内容删减,保留了17万字左右的精华内容。
《战争论》作者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克劳塞维茨(1780年-1831年),德国军事理论家、军事历史学家。1803年从柏林军官学校毕业,1809年初调总参谋部工作,1818年出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克劳塞维茨研究了1566-1815年间的130多次战争。去世后,他的妻子于1832-1837年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10卷,其中第1-3卷为《战争论》。
《战争论》不愧为全面研究军事学术的理论著作,在某种程度上讲,他的著作就是战略学的《圣经》。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世界三大兵书
★世界三大兵书 ——《孙子兵法》《五轮书》《战争论》
★《孙子兵法》—— 自面世起即被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兵学圣典”“经典中的经典”
★《五轮书》—— 日本历代膜拜的剑术家宫本武藏临终绝笔
★《战争论》—— 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奠基之作
《世界三大兵书
(全3册,孙子兵法、五轮书、战争论)》
作者:(日)宫本武藏,(春秋) 孙武,(德) 克劳塞维茨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名为“世界三大兵书”系列。分别为:五轮书、战争论、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武兵书》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
《孙子兵法》共有六千余字,十三篇。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诞生迄今两千五百多年以来,就一直被奉为兵家经典,代代有研究。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五轮书》作者宫本武藏,日本历代公认的第一剑手,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剑术家。《五轮书》是他临终前写下的对其一生的剑术和兵法的总结。
《五轮书》分为土、水、火、风、空五卷。详细介绍了宫本武藏的剑术必杀技以及独特的兵法诡道。该书融合了日本剑道、禅道、武士道等文化基因,既是一本日本剑术及谋略大全,又是一部日本文化百科,还是探寻日本人精神本源的第一书。《五轮书》是世界兵法史上的杰作,其战略战术对于企业管理与个人成长都具备极大的指导意义。
《战争论》是一部运用辩证法全面论述战争基本原理的经典军事著作。首次把西方军事思想综合成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理论体系;为国家政府部门及军事统帅如何对未来战争实施正确的战略决策、战略指导、制定战争计划,最终取得战争胜利,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方法,推动了军事科学的建立与发展。
作者简介:
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具体生卒年份不详,大约跟孔子同时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后人尊称他为孙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经吴国重臣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被重用为将。后率领吴军大破楚军,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乎灭掉了楚国。其巨著《孙子兵法》为历代兵家所推崇,被誉为“百世谈兵之祖”,居《武经七书》之首,亦是世界上著名的兵学圣典。
宫本武藏(1584年-1645年),日本历代公认的第一剑手,剑术家、艺术家,生活于日本战国末期至江户时代初期。
武藏从小便随父亲学习兵法,十三岁出道,行走江湖几十载,挑战高手无数,未尝败绩。二十来岁时便开创了“圆明一流”派,后又完成二刀兵法,号称“二天一流”。武藏晚年出仕于细川家,开始系统教授、总结其一生的剑术和兵法。1643年,他隐居于九州灵岩洞,将毕生感悟撰成《五轮书》,于1645年去世,享年六十二岁。
克劳塞维茨,德国军事理论家、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将军,出生于普鲁士马格德堡的一个贵族家庭,12岁参加普鲁士军队,13走上战场,之后进入柏林军官学校学习,后又出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并晋升为将军。他一生参加了四次著名战役:莱茵战役、奥斯塔德会战、1812年法俄战争和滑铁卢战役。在担任军官学校校长的12年中,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运用辩证法系统地总结战争经验的思想成果,著就《战争论》一书。这本书被称作“西方军事思想的代表”,他也因此被称作“西方兵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