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某人一条信息说 “作为一个读书人,其实你最缺内心的宁静”。 看到对方这么直接说话,一点也不留有余地,我莞尔一笑。我内心是不是缺少宁静,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看法,不过我最近的文字的确透露出我内心的不安定,文字几乎没什么太多的逻辑,完全是想到哪,写到哪的“散文”式。所以尽管这话听起来是有那么一点刺耳,但的确也没说错,反过来说,对方说的不对,我现内心非常宁静,我还会计较人家说得不对吗?
对于别人的评价,能不能用空杯心态去接纳,这是我在反思的主题,想到前几天跟领导之间的尴尬电话,我直接说对方观点不正确,这点,毋庸置疑肯定是我错了,我并不是抱着真诚给别人提建议的心态在说话,而是属于兴血来潮,市井小民的庸俗言论!但是作为一个听众,应该拥有怎样的心态呢?听到刺耳的话,就要立马还击回去,别人打了我一掌,我立刻就要回击两掌,仇是报了,恨也解了,但是这样的话,也永远失去了放弃自己的存量,追求增量的机会。
最近罗胖解读了傅盛《认知三部曲》,人和人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认知差别。在认知升级和迭代的过程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学会不断地自我否定,要有空杯心态。我就假设我什么都不懂,我的杯子里没有一滴水,现在你们说什么,我先听着,我不马上跟你辩驳,打倒你的观点,这样才有机会吸收新的知识和改变旧的思维方式。
这点说起来看似很容易,但是没几个人愿意虚怀若谷的向别人学习,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生存的,我们时刻生存在人际关系的环境中,维护自己的脸面,捍卫自己的权威,是我们的本能。
今天看到一个90后写了长文抱怨父母,父母仗着自己吃过盐比孩子吃过的饭还多,走过的桥比孩子走过的路还多,就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早已参透了世间的一切真理,于是用上各种手段逼着自己的孩子回老家找份旱涝保收的工作,然后安排一堆相亲,逼着他们早点结婚,完成传宗接代的艰巨任务,全然不顾孩子心中还有梦想,还有诗和远方。
他们全然不知道自己年龄是一年一年的在增加,但是他们的思维认知却在一年一年的减少,他们根本无法理解现在的世界格局,各个行业和领域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未来的世界会长成什么样,我们的未来会有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他们一点也不了解这个世界,但是他们还以为他们已经掌握了世界运行的规律,这是多么可怕的一叶障目啊!
罗胖以前谈到“40年黑洞”,40年黑洞中最黑的部分,不是你没钱,你身体不如以前,而是你的认知不可避免的在衰退,这个衰退一部分是自然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来是自身的原因。因为我们抗拒改变,我们不愿意抛弃我们在过去60年里已经积攒下来的私心杂念,陈旧的习惯和偏好继续往前走,这也是人的本能,待在自己熟悉的舒适区,生活是如此美好,我干嘛还要跟自己过不去,把自已硬生生的从舒适区拖到学习区,把自己过去60年成功的经历全部推翻,让自己每天都在懊悔中度过(因为学到了新思维,必然会觉得以前自己好傻,好愚蠢),没有几个人愿意跳出自己僵化的思维,保持空杯,积极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