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精要主义》,发现这是一本很有干货的书。
01
《精要主义》全书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
1、什么是精要主义?它有三个核心思想模式:选择–甄别–取舍,但我更加喜欢“更少,但更好”,直达本质。
2、如何执行精要主义?它有三个步骤:探索–排除–执行,共十五个要素。
探索章中的“抽离”要素,是我最喜欢的内容,我的决定11点才开机,也来自这里。
所谓的抽离,就是从忙碌拥挤的现实和信息世界,抽出身来。它包含空间抽离和时间抽离两个部分,简单好懂,即读即用。
空间上的抽离,就是给自己找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书中最有名的例子来自于牛顿。他之所以能够写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得益于在整整两年的研究生活里,与世隔绝,专注不断地思考。如果牛顿跟我们一样,一边做事情,一边聊天发朋友圈,我非常怀疑他能写出这么伟大的著作,以及他能否发现苹果掉下来。
时间上的抽离更好理解,就像番茄时间或者沉浸工作法所建议,给自己安排一段不被打扰的时间。
比如作者每周5天,从早上5点到下午1点的8个小时,不收发邮件、不接听电话,杜绝任何打扰,专心写作。这种生活方式会带来神奇的效果,如果去实践的话。
02
对这一段感同身受,因为我一直在这样做。
今天是我写晨间日记的第210天。这210天以来,每天早上起来,除了去洗手间,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或者电脑,开始写日记;当然不排除极少的时间,为了赶早,在车上或者火车站写。我用的是时间+空间抽离法,但我更愿意描述为:我穿好衣服,坐在书桌前,就好像给自己画地为牢,没有写完不允许出圈。210天,我养成了对这件事的绝对服从。
10分钟左右,写完晨间日记,我会关掉手机或电脑,不管愿不愿、心情好不好,打开书就开始读。我只读一本书,所以没有选择的余地和借口,这本书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就是朱熹注解版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但我三个月前,差点忘了这本书,因为时间放在晚上,等于没时间。
因为有一天我突然想:
“既然每天早上有了一个雷打不动的项目:晨间日记,就好似定海神针,为什么不把读经典,跟它捆绑呢?这样不就压根不存在意志力的问题了吗?”
我立马实行,晨间日记一写完,就上马读书项目,结果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
又想,还有没有其他可以接龙的项目呢?冥想!
我五年前开始冥想,断断续续坚持了三年,最终不了了之,心里有了阴影,觉得自己做不好这件事。但是一和晨间日记、读书捆绑后,根本不用考虑坚持的事,变成了条件反射。
但这还不是“抽离”的精髓和核心,我认为。
03
“抽离”的精髓是:留出空间,专注探究和思考。
我一直认为,思考是推动个人向前发展和进步的最大动力。
书中写道,有人问牛顿是如何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牛顿回答道:
“答案就是持续思考,就是排除一切杂念持续不断地思考。”
我非常认同,持续地思考,是推动个人向前发展和进步的最大动力。就好像种子一样,它的发芽必是因为内部具有强大的力量,促使它向外扩展;不然那么小的一颗,何以能长成大树,开花结果。
去年年底,我曾有过一次关于国学深入思考,虽然只持续了一个小时不到,但是却带我跨入了新阶段。我至今记忆犹新。
然而现在,我突然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当我回顾过去一周、一月的生活时,居然找不到思考的痕迹。我既没有给自己安排专门的时间来思考,更没有思考的专门的地方,我的思考随意、随性而发,断断续续,所以产生不了大块的成果,而这其中,起着割裂作用的,就是各种琐事、聊天,微信、朋友圈等等。
我又做了一个决定,从今天开始,要立即运用《精要主义》其中的一条:
一周安排一个小时的持续思考时间。
这才是我认为的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