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节,在成人眼里只不过是个节日而已,但是在孩子眼里简直是盛世,回想起小时候过的六一节,的确是非常快乐的。
挑战游戏和糖果奖品
我和很多80后一样,成长在90年代,如今二三十岁。小学四年级以前,我们庆祝六一的方式是全校玩游戏,领糖果。
具体实施是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所有的班级把课桌移动重新组合,每个教室都是一项游戏项目,比如有“钓鱼”、“端乒乓球”、“瞎子摸象”等等,五花八门的,能想起来的不多。挑战成功,奖品就是糖果,这对当时的我们来说太有吸引力了。
六一当天,先是升国旗,新一批少先队员发红领巾(我二年级成为了少先队员了,红领巾非常很好看,所以我特别喜欢带),宣誓,六一节正式开始。
四年级以前,学校表演节目的活动很少,即使在六一儿童节,也不见组织精彩的节目。一年级的时候,有单人表演,老师挑了班里最得意的女学生,把红色墨水当胭脂涂了女生两边的脸庞,像个可笑的红苹果。她上台清唱了一首《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连我都觉得这首歌听起来太凄惨了。其他班级有的人表演诗歌朗诵,那架势和气宇很“专”很“红”。虽然舞台非常简陋,但那时是他们所能见到的最大舞台了,能上台表演自然是骄傲的。
三年级的时候是集体广播体操表演,那时刚刚普及第七套广播体操,我学得可卖力。果然,因为我做得标准,被老师安排领队。我们穿着清一色的白衬衫白裤子白球鞋,那时我第一次养长发,扎了两个羊角。
六一节第二天,不上课,全校玩游戏,不分先后,想玩就玩。有时候人太多,很多游戏都玩不上,比如“钓鱼”,就是用纸片做成鱼的模样,鱼嘴上有个铁圈,课桌围住做鱼塘,鱼杆上拴着鱼线,用鱼线的铁钩“钓鱼”就行了。
如果因为游戏通关,得到了糖果,我们都能高兴地蹦起来。其实糖果的味道我们早忘了,只记得得奖瞬间的喜悦,小时候这种单纯简单的满足感,长大之后就鲜有了,因为欲望沟壑越来越大,我们感受到的喜悦却越来越少。
简陋舞台的表演 是全部的自豪
家住农村,比不上城市里的高品质教育,没有兴趣班,甚至音乐课也只是唱唱歌而已。所以一切节日都是我们展示自己的好机会,而且由于学校小,人少,很多人都有机会。
记得四年级的时候,同学对六一节目表演热情似火,提前好久就开始排练。我们的排练场所就在天然的草坪上,我与两位同学跳《娃哈哈》(因为会扭脖子,被同学拉上一起),有同学讲相声(乐桑的),还有同学演小品(陈佩斯的)。相声和小品本来应该隐蔽的,但是他们为了更好地表演,天天在草坪上排练,我们每次围观看了都要哈哈大笑,看多少遍都不厌。
五年级的时候,我与好朋友合作唱《山路十八弯》,这是一首土家民歌,免不了有高音。当时我和她站在人群前面,还是清唱(环境简陋),唱到第二次“十八弯哪九连环”时,好朋友卡壳了,唱不上去。我好像打了她一下屁股,只好继续把歌唱完了,现在让我唱我反而唱不了了,现在想来都是趣闻乐事,老了还能拿出来调侃。
到了六一那天,我妈妈就会很难得地跑到学校看我表演,在我化了妆,穿了花裙子上台表演,看到我妈一脸惊喜的样子,真是超级珍贵,觉得那是妈妈才有的表情吧,如果那个时候有微信,她准也发朋友圈了。
我们没有搭建舞台,只以绿茵为舞台,那时,在草地上表演大概就是我们全部的自豪了,是我们的,也是我们的爸爸妈妈们的。
你去看孩子表演了吗?
现在,六一儿童节庆祝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了,有陪同孩子可以去游乐场的,也有陪孩子去购物城的,但最好的形式莫过于孩子们一起欢庆,爸爸妈妈坐在圈外观望。
如果你家中有孩子去表演节目了,希望你也能过去看看,给他一个肯定的眼神,他一生都会感到无比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