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可以提升我们的认知、指导我们的行为、改变我们的生活。
知识体系就是特定专业知识的总和,它具有完整性、结构化、系统性的特点。完整就是专业领域的知识要全面,有概念、理论、数据、案例等支撑;结构化就是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不是随机杂乱的组合;系统性就是构成系统的知识点相互关联共同作业。
如何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一,明确的主题(Why)
在确定明确的主题时,要问自己三个问题:具体的专业领域是什么?它对我的意义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确定具体的专业领域意味着你的聚焦,放下建立一个大而全、囊括你所有兴趣方向的知识体系的期待。大而全的知识体系是在你搭建了若干个专业领域知识体系后自然形成的,而不是在最初阶段追求的目标。如果想要在自己的知识体系里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心理学等等,结果只能是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只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广度和深度在有限的时间里无法二者兼顾。
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需要选定现阶段你最想要突破的点---单点突破法。要问自己选择这个点的意义是什么?是你最感兴趣、最有热情?是自己困惑最多、最想突破?是身边的人有很多痛点,自己想要解决?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才会让自己长期坚持。
搭建知识体系,不是只在知识层面了解,而是要解决自己和他人的实际问题,能指导行为、能改变生活。看到的痛点是什么?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
主题的明确要靠自己,不能依赖他人,因为你的兴趣、热情、好奇、关注点只有你最清楚。
第二,结构化的框架(How)
框架决定了内容的呈现形式,知识体系不是将所有知识点罗列,要预先选定一个结构,这个结构体现的是逻辑关系。比如:马斯洛的心理需求金字塔形、Why-What-How黄金圈、5W2H分析法、PDCA管理循环法、SWOT分析法等等,根据主题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框架。
如果你搭建的知识体现的成果是一本书,要清楚设置哪些章节、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每个章节要包括的小节是什么、各章节和各小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结构化的框架有很多资源可以参考,当然你也可以独创自己的结构,关键是逻辑要清晰。
第三,知识体系的内容(What)
知识体系的内容包括概念、理论、观点、数据、案例、故事、图表、个人经验总结、参考文献等等。
通过书籍的阅读、听课、实践活动等,我们可以获得对概念的理解、理论基础、不同的观点、数据支撑、实际案例、生动的故事、高度概括的可视化图表、他人和个人的故事分享、经验总结、如果引用他人的成果要有参考文献说明等等。
在框架内填写内容时要注意的是问题:概念理论太多晦涩枯燥、故事案例太多会显得干货太少、个人经验总结太多缺少理论基础、缺乏个人观点会变成他人文献的堆砌。所以,关键是做好不同形式内容的平衡。